怎麼用ppt做長圖(PPT怎麼做長圖)

不得不說,隨著PowerPoint功能的加強,普通人進行平面創意和設計的門檻變低了。以前只有PS、AI能做的事兒,現在好些時候PowerPoint也可以勉強勝任。

例如在社交媒體上可以經常見到的長條資訊圖表、長條漫畫,包括著名科普大V@區域性氣候 常做的那種「刷起來就沒個完」的超長條科普漫畫,只要有合適的素材,從理論上來講都可以使用PPT進行製作。

       

典型的資訊圖表

在PPT外掛iSlide的「PPT拼圖」功能的支援下,我們可以直接將PPT裡的頁面一頁頁的連起來,最終匯出連貫的長條圖片。

       

iSlide外掛的「PPT拼圖」功能

就像這樣(圖為著名PPT設計師阿文的教程):

       

直接放圖太長,用全圖視角意思下

不過,即便是小圖,我們也能看出它和前面專業資訊長圖之間的明顯區別:

平面設計師使用專業的平面設計軟體做出來的資訊長圖整體感很強。雖然資訊圖表上有非常多的元素內容,但卻各就其位,充分利用了頁面上的每一寸空間;

PPT拼圖形式製作出來的資訊長圖,由於本源上還是一頁一頁的PPT頁面,且每一頁的高度相同,所以元素總是一茬一茬的聚在一起,很容易被看出拼接的痕跡。

如果想要做得更加自然,就必須人為地打破這種規律,在製作的時候就拋棄單頁視角的排版,直接以全域性視角去擺放各個元素的位置。

可是這樣做的話,就會導致一個問題:有一些元素可能會剛好位於頁面與頁面之間,上半截在前一頁,下半截在後一頁。例如下面這份PPT,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節選自@Louis雲軒 的PPT作品

從第5頁到第6頁,我們必須要巧妙地佈置頁面接縫處的四個圓形(包括裡面的文字)、外圍的灰色線條圓角矩形的位置,這樣才能在拼圖之後嚴絲合縫的銜接起來,毫無破綻。

如何才能在製作時保證這一點呢?

網上有部分PPT愛好者是這樣做的——首先在第一頁底部放置好跨頁元素:

       

第一頁的造型

開啟參考線功能,沿幻燈片頁面頂部建立水平參考線:

       

建立幻燈片頂部參考線

在頁面左下角外,頂角放置一個小正方形:

       

放置輔助正方形

然後將這一頁PPT整體複製一份,在第二頁框選需要跨頁放置的元素和輔助正方形,按住Shift鍵同時向上移動,直到正方形靠近頂部參考線被自動吸附就位:

       

同時移動兩個物件

這樣,前後兩頁的圖形就能剛好銜接起來了。

雖然並不麻煩,但這一套動作下來,還是要經歷好幾個工序。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呢?當然有!

一步到位的方法

首先,同樣還是複製出第二頁幻燈片:

       

複製出第二頁

然後右鍵點選圖形,在右鍵選單中選擇「大小和位置」:

       

右鍵點選圖形彈出選單

展開「位置」引數組,在當前垂直位置數值的基礎上減去19.05就可以了——例如當前垂直位置為12.94 :

       

當前垂直位置數值為12.94

12.94-19.05=- 6.01(注意新增負號),填寫數值、回車即可:

       

直接用數值調整元素位置

為什麼可以這樣呢?

這是因為19.05是PowerPoint頁面預設的高度,與此同時,PowerPoint的座標體系是以左上角為原點倒置的(y軸方向朝下)

       

PowerPoint的座標體系

因此,想要頁面上的元素向上移動一整頁幻燈片的高度,就在當前位置高度上減去19.05即可。

學會了這一個小技巧,再配合iSlide的「PPT拼圖」功能,跨頁拼圖就再也難不倒你啦s!

       

右側預覽圖,你還能看出來拼接痕跡麼?

好了,這就是今天教給大家的小技巧,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就來個贊吧!點選「收藏」按鈕即可進行收藏,不怕下次需要回顧時找不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