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護眼模式真的有用嗎(手機的護眼模式真的能保護眼睛嗎)

#頭條創作挑戰賽#

大家為了保護眼睛,很多人可謂是煞費苦心,佩戴防藍光眼鏡、開啟手機電腦護眼模式.....開啟“護眼模式”後,手機、電腦螢幕顏色確實會發生變化,但是這真的有用嗎?手機、電腦顯示屏的護眼模式真的可以保護我們脆弱的眼睛嗎?

1、護眼模式的原理

可見光電磁波波譜圖

其實“護眼模式”就是讓顯示屏自動過濾一部分的藍光,讓整個螢幕變得柔和,不刺眼。所謂藍光,簡單來說就是led屏產生的光線,它的波長為400-500奈米,雖然波長短,但能量高。尤其是波長在450-470奈米之間的短波藍光最為“可惡”,因為它們對視網膜的傷害最大。

藍光雖然不刺眼,但是它能量大,穿透力強,能通過晶狀體到達視網膜,損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

藍光穿透晶狀體後,還會加速黃斑區細胞的氧化,產生大量自由基,導致白內障,並引起黃斑部病變。

藍光穿透晶狀體

此外,藍光還會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導致入睡困難或睡眠質量低下。

在開啟護眼模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整個螢幕的畫面變得很黃很暗,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手機發出的白光是由紅、綠、藍三種光共同組成的,護眼模式就是通過軟體演算法使RGB色調中的紅、綠光突出,而藍光減少,從而呈現出我們看到的黃光等。

2、護眼模式能護眼嗎?

瞭解了護眼模式的原理,我們就能初步判斷它是否能夠護眼。

雖然我們在開啟護眼模式時螢幕會變黃,藍光會減少,但是這並不意味藍光會消失。也就是說,護眼模式下的電子產品只是“遮蔽”了部分藍光,用這種調節視覺光線的方式來保護眼睛,只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非常微弱的作用。

其實,護眼模式的色溫調節和蹺蹺板的原理是一樣的,過度地降低藍光之後,會讓紅光和綠光高於藍光,但是紅光和綠光多了, 會導致螢幕變黃,甚至失真。

手機護眼模式

況且螢幕過暗,還會對眼睛造成其他影響。比如說瞳孔,瞳孔可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量的多少,它能夠根據光線強弱來調節大小。當外界的光線變強,為了不讓過多的光進到眼睛裡面造成傷害,我們的瞳孔會變小;外界光線比較弱時,為了讓更多的光進到眼睛裡面,讓我們看得清,瞳孔就會變大。

所以,當開啟護眼模式,螢幕過暗,為了增加進入眼睛的光量,瞳孔會變大。瞳孔長時間處於緊張和放大狀態,會使眼睛跟著緊張、疲勞和睏倦,用眼睛也會更加費力。長期以往,還可能加深近視的程度。

總而言之,護眼模式只是為了減少藍光對視網膜的影響,但長時間玩電子產品仍然會對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的眼睛就像照相機,起聚焦作用的是睫狀肌。如果你一直盯著近距離的東西看,睫狀肌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時間長了就會視覺疲勞、視力模糊、頭暈甚至近視。

所以,即使暖色系統確實會比冷色系統看起來舒服,護眼模式下也不能長時間盯著手機。護眼模式只是讓螢幕變暖,並不能完全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3、夜間護眼模式的影響

前面我們說到,短波藍光會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分泌少又會擾亂人體的生物鐘,甚至失眠。

黑暗的環境可以幫助大腦分泌褪黑激素,它也被稱為“睡眠激素”。人體內的褪黑素達到一定的量,人就會感到疲勞和睏倦。夜間的燈光,尤其是手機等螢幕上的藍光,會延遲褪黑激素的分泌。如果沒有足夠的褪黑激素,我們就很難有睡意,從而導致入睡困難和第二天的疲勞。

但有時候為什麼你放下手機了,還是難以入睡呢?

這是因為是當你玩手機時,大腦是很興奮的,放下手機後,身體需要從這種興奮狀態切換到平靜的睡眠狀態。大腦工作需要時間,儲備足夠入睡的褪黑激素也需要時間,還有我們從興奮過渡到睡眠也需要時間。所以剛剛放下手機時,大腦和身體通常還沒有完成入睡的準備。

所以,為了更好的睡眠,要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才是最正確的護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