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備份恢復 MAC?
文章目錄
- 升級前先備份
- 如何從備份恢復 MAC?
- 如何從老版本系統升級?
- U 盤重灌系統
- 升級失敗無法進入正常系統桌面怎麼辦?
- MAC 硬體升級
- 老版本無法下載 App Store 軟體怎麼辦?
- 後記
本博 2010 年的時候買了 09 年末的 MACBOOK A1342 小白,那個時候小白記憶體條才 2G,配置很低。雖說處理器是雙核的, 然並卵,2.26 GHZ intel Core 2 Duo 的 CPU 屬於第一代雙核酷睿處理器。
這款 CPU 的效能較低,主機板低頻得不能滿足主流遊戲的配置要求了,功耗大,發熱也厲害,目前基本上都已經淘汰,現在都到 酷睿 i7 了。
眾所周知 HDD 機械硬碟速度不如 SSD,如今新機子都是 SSD 固態硬碟了,而博主還在用著第一代 SATA 介面的 HDD,看看下面的讀寫速度,災難啊!我不信誰還能比我更慢!!!
SATA1 硬碟速度,不服來戰!!!
有人問,這麼慢的速度你還能用?
現在都 2020 年了,我當年犯了所有小白會犯的毛病,就是給 MAC 裝了雙系統,想別人為了用 MAC 的系統還專門搞了黑蘋果,真正的 MAC 使用者其實很多都是用雙系統的小白,又卡又熱,基本用了一段時間後就放在那裡一直吃灰了。
可以說買了十年,斷續滿打滿算用了一兩年???
一句菜鳥不足以表達小白程度,據說買 MAC 出問題了,會有一大堆人出來罵你笨。不過話說,“小白”用“小白”,也算是相得益彰。
為了繼續使用這個古董,決定把它的軟體和硬體都升下級,在擺弄的過程中你會發現 MAC 的諸多問題,在逐一解決的過程中得到了莫大的滿足,果然折騰使我快樂。
話不多說,下面開始剖析我的翻修過程,以下所有升級都是在我的小白基礎上,其他的 MAC 機子也可以參考,操作原理和流程是一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升級前先備份
為了防止意外,如果老筆記本有重要資料的話升級前記得備份!備份!備份!本人只負責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至於每個人的操作各有差異,個別手殘黨操作失誤請自行負責。
第一種備份方法:手動備份
匯出重要檔案,比如應用程式資料夾,瀏覽器的書籤、照片等 , 備份保留到相容格式的大 U 盤或者行動硬碟裡。
第二種備份方法:時光機 Time Machine 備份
簡單來說和 iOS 裝置的備份是差不多的,從備份中恢復後,你會得到一模一樣的 MAC。
時光機備份的缺點:不能選擇性備份,要備份就全部備,沒有足夠的儲存空間是不行的,必須用大容量的硬碟備份。
你可以給本機硬碟分成兩個區,一個做系統分割槽,一個做備份分割槽,不過這種方式如果電腦壞了就慘了,所以還是備份到外接的行動硬碟安全點。
Time Machine 備份前會抹掉磁碟,如果你不想把整盤資料抹掉的話,要不就找一個空白的硬碟備份,要不就給要備份的行動硬碟單獨分出一個蘋果格式的檔案分割槽來儲存這個備份。
進入 MAC 左上角的蘋果圖示選單,選取“系統偏好設定”,找到Time Machine 開始備份,最好不要選自動備份,可以需要的時候自己手動備份,雖說是增量備份,但你會看到按照時間順序儲存著好幾個備份副本。
系統偏好設定裡新增好備份盤後,以後想備份的話,可以點選頂部右邊選單欄的時間機圖示,點立即備份就開始了。第一次做的是完整備份(Full Backup),所以肯定慢,幾十 G 就十幾分鍾了。之後每次做的是增量備份,就很快了。
如何從備份恢復 MAC?
備份恢復主要有兩種方式:Time Machine 和遷移助理
Time Machine 恢復備份
插入備份盤,開啟 Mac,同時按住 Command (⌘) 和 R 鍵,直到蘋果圖示出現,直接進入 macOS 實用工具,如下圖。選擇從 Time Machine 備份進行恢復。
選中備份盤,根據日期選中最後一次的完整備份,備份先開始是抹掉系統盤的老資料,然後才開始進行恢復新資料到被抹掉的目標磁碟上。
(如果是不同的 MAC 裝置間的備份轉移,可能需要更改下機器名,個別軟體要重新授權。注意你不能從老的版本通過 Timemachine 恢復到新的系統版本上,只能抹盤後整個轉移備份過去。)
遷移助理
“遷移助理”位於“應用程式 Launchpad”資料夾的”其他”資料夾內,囊括了三種遷移方式。具體操作不說了,按照指示進行即可。
第一種遷移方式跟 Time Machine 的一比一覆蓋不一樣的是,如果你通過遷移助理傳輸 Time Machine 的備份,那隻能遷移除系統之外所有內容到目標系統,所以附帶的原來系統裡的第三方驅動和外掛都會失效,這些軟體都需要重新安裝。
但是它比 TM 好在可以選擇您要遷移到 Mac 的檔案,不用全部遷移。(注意:如果傳輸的帳戶與新 Mac 上的帳戶同名,系統會要求您重新命名這個舊帳戶或替換新 Mac 上的帳戶。)
建議:遷移助手速度比時光機慢。如果內容很多,傳輸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如果不是系統降級或者沒有足夠的硬碟空間做 time machine,不建議用遷移助理。
如何從老版本系統升級?
Mac 的專屬作業系統叫 macOS,之前叫 OS X ,據說以大型貓科動物為版本代號的名稱即將用盡,所以後來轉採用加州景點名稱作為系統版本名,莫名好笑怎麼回事。
老系統升級的時候會發現原來長時間不升級會帶來很多問題,你無法一鍵升級到最新版本,必須循序漸進的根據版本升,如果不照著官網的指示操作基本都是失敗。
即使照著官網的要求升級,但由於自身機型太老和一些其他因素造成升級失敗的也比比皆是。
蘋果官網指示:
涉及到硬體和相容性問題,不同系統要匹配不同的機型。
如果你執行的是 Lion (10.7) 或 Mountain Lion (10.8),需要先升級至 El Capitan (10.11),然後再升級到 Sierra (10.12),注意 High Sierra (10.13)是個分水嶺,千萬不要在升級前更換新的硬碟。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手提是什麼版本,可以點選 Mac左上角的蘋果 LOGO 選單中選取“關於本機”,檢視你的 Mac 版本,還可以檢視記憶體、儲存空間、機型等。
想知道什麼版本配什麼機型的,可以檢視下面這個表格,裡面有官網連結可以點進去檢視。
(如果看不到連結的話,可以進入黑科技娃娃的部落格搜尋原文標題檢視)
如何升級到 macOS Sierra?
根據官網指示並不是所有機型都必須升級到最高版本的,因為老機子上有很多過時的硬體,無法輔助升級後的系統發揮出正常功能。比如 2012 年前的老機型無法使用 airdrop 隔空投送功能。
另外老機子使用新系統會出現卡頓不流暢、續航時間短等問題,所以升級有時候只是吃力不討好。
以我的機子為例,09 年末的 MACBOOK 小白,按照它的配置官網顯示最高只能升級到 High Sierra (10.13),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 macOS Sierra(10.12)更適合我的小白。
雖然 10.13 的檔案格式發生了優化,但因為機子太老升到 macos high sierra 有很多毛病,:
- 耗電快,續航時間少。
- 版本越高佔記憶體越大越卡,越不流暢。
- Mac OS 10.13 的原生機,可以支援帶 M.2 介面的 SSD,而我的機子即使升級到了此版本,沒有 M.2 介面也是白搭。
所以升級新版本毫無意義,一堆更新的功能沒有結合匹配的硬體都只是擺設而已,哪怕你是高手,能更裝主機板上的焊死的硬體,也可能會有轉接卡休眠和機器點不亮這種問題出現,等到了要改主機板的時候也是換機的時候了。
下面來說說我家小白的悲催升級史,小白的原始系統是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8),也曾在網上買了系統光碟,先升級到 Mountain Lion (10.8),然後再升級到 El Capitan (10.11),花了近七十大洋。
最後發現原來官網可以下載到新系統,那時不知道製作系統盤重灌,啥都不懂,搞到後來連 10.11 還沒升級成功!
出現了“osx 未能安裝在您的電腦上 沒有符合安裝資格的軟體包”這個問題,當時我買系統盤的那家還沒給我解決!!!嗯,小白就是在不停交學費的過程中成長的。
最近研究的時候才發現導致10.11沒有升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主機板時間太老了無法識別最新的系統安裝包,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終端修改時間解決。
解決方法:開機鍵 Command (⌘) R,開啟實用工具,選擇終端,輸入:date 122014102015.30 回車。
關掉終端,不是關掉視窗,是要從終端那個選單退出,然後重啟再進行安裝就正常了。
(命令要在英文狀態下輸入,設定一個 2015 年以後的時間,因為 10.11 釋出時間是 2015 年)
注意:如果問題沒有解決怎麼辦?
1、關閉 WIFI 後再操作,因為有些情況下時間修改後又會聯網更新回來。如果升級其他版本出現問題,假設你在 macOS 桌面環境下升級安裝, 請先關閉電腦網路,把時間修改為 2015 年 12 年 20 日看下。
2、如果修改時間後能走進度條,但最後還是出現此錯誤,那麼可能是下載的檔案丟包了,重新再下一個。
3、如果上面都不行,那就檢查下是否更換過硬碟或者記憶體,改成原裝硬體看看,成功後你可以用 TM 把在原裝盤上裝好的新系統恢復到新硬碟。
4、如果還是不行,就只能抹盤重灌了,重灌需要 U 盤系統盤重灌,或者可以先本機硬碟分兩個區,一個是系統分割槽,一個是儲存要安裝的系統檔案分割槽,然後系統分割槽抹盤重灌。
解決完 El Capitan (10.11)的升級問題,然後我才能繼續順利升級到 macOS Sierra (10.12),你想升級更新的版本也可以套用,因為都是一樣的操作流程。
App Store 精選裡只有最新的系統,但由於不能跨級升,所以無法操作。我們只能點選上面表格裡macOS Sierra的官網連結下載文中第四步裡的系統安裝包。
幾個 G 系統下載大概 15 分鐘左右,下載完成後會彈出安裝提示,這個安裝程式可以在 Launchpad(即應用程式資料夾)裡找到。接著你根據安裝指示一步一步升級即可。
如何升級到 High Sierra?
10.13 因為檔案格式的優化,所以寫入比 10.12 版本會快些。再加上想用下 HOMEBREW,就打算升級下 10.13.6 的版本,結果發現這個版本真的是天坑,如果你機子跟我一樣老的話,不建議嘗試,新機子升級可能會順利點。
因為 10.13 版本是 2017 年推出的,老機子要升級到 10.13 版本的話,會韌體檢測,如果跨版本升級的時候換了新的硬碟會顯示韌體錯誤。必須要用原裝硬碟從 10.12.6 版本升級到 10.13 版本,這樣才能正常升級主機板的 Boot ROM(209.0.0 到 209.0.0.0.0),進而識別新的 SSD 硬碟。
升級前準備工作:
- 保證硬碟是原裝的。
- 安裝包要從美區的 APPLE STORE 下載,完整容量 5.23G。
- 下載軟體安裝包完成後,升級前記得斷網,還有用 DATE 命令改下系統時間到 2017 年以後。
基本搞定以上三點,然後你就可以從 10.12 版本上順利升級了,不然就會一直出現韌體安裝錯誤這種報錯,迴圈往復。
升級中會重啟兩次,一次 45 分鐘,一次 16 分鐘左右,就安裝成功了。接著時光機備份這個升級好的新系統到新 SSD 中(SSD 事先分成兩區, 一區裝系統,一區備份,記得不要把新硬碟格式化成 APFS,裝系統的時候會自動又識別成 MACOS 擴充套件式,系統盤用 APFS 格式後續會出問題)。
接著恢復這個備份到新 SSD 的系統分割槽,可以外接硬碟恢復,然後 30G 左右二十幾分鍾就 OK 了。最後在 MAC 上把機械硬碟更換成恢復新系統的 SSD 硬碟,成功!
建議:
為了避免老機子拖不動新系統,發生閃退卡頓、熱得快、續航時間短等問題,2015 年之前的機子最高升級到 10.12.6 版本就行了。當然如果你擅長主機板改機,提升效能後可以嘗試升級到最新版本看看,具體還是根據你所有的機型決定。
dmg 檔案雙擊後會在桌面生成一個磁碟,但是你不能直接執行,你應該拖住圖示移動到旁邊的 Applications 資料夾裡面去。
PKG 檔案安裝包,要先雙擊點開檔案,然後他會自動裝上系統安裝器,然後就跑到應用裡去了。
注意你要重灌哪個盤就不要直接系統進入那個盤,按重灌啟動組合鍵進入電腦重灌系統。
MAC 組合啟動鍵:
Option 即 alt:進入“啟動管理器”,可以從中選取想要的啟動硬碟或外接盤。也可以選中恢復分割槽自動聯網恢復系統(分割槽顯示“恢復-XXX 版本號”,之前叫做 Recovery HD)
Command (⌘) R:重灌啟動鍵,進入內建的 MacOS 恢復功能,可以從時間機器備份進行恢復、下載並重新安裝 MAC 系統、 使用磁碟工具裡的“急救”進行檢查修復磁碟,或者抹掉磁碟任務。安裝的系統是你最近安裝過的版本。
Option Command R: 也可以用 Shift-Option-Command-R, 當 Command (⌘) R 失效時,可以用這兩個組合鍵通過網際網路從 macOS 恢復功能啟動。可以升級到 Mac 相容的最新 macOS。
Option-Command-P-R:重置 NVRAM 或 PRAM。如果您的 Mac 使用了韌體密碼,電腦會忽略這個組合鍵或從 macOS 恢復功能啟動。
Shift (⇧):以安全模式啟動。如果使用了韌體密碼,這個組合鍵將被停用。(韌體密碼可防止不知道這個密碼的使用者從指定啟動磁碟以外的其他任何磁碟啟動。)
U 盤重灌系統
如果你覺得循序漸進升級比較麻煩的話,或者正常升級總是出錯的話,可以通過 U 盤重灌系統。用速度太慢的 U 盤重灌容易卡住,建議能用時光機恢復就用時光機。
只要機子不要太老,沒有一些硬體限制的話,你想要哪個系統,都可以一步到位,降級升級無壓力。具體參考下文。
升級失敗無法進入正常系統桌面怎麼辦?
升級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而導致升級失敗,接下來只要你一重啟,就會反覆讓你安裝系統,然後點“繼續”後會不斷出現安裝失敗的報錯。
要擺脫這種安裝死迴圈,進入正常的筆記本桌面,只要你沒把原系統抹盤,應該都是可以解決的。
方法一、首先在讓你重啟系統的方框裡按住滑鼠不放,然後挪到別的位置(非重新啟動的按鈕位置),滑鼠鬆開後會顯示上方選單條。
點選左邊選單的蘋果圖示,點選”啟動磁碟”(如果看不到啟動磁碟,就進入系統偏好設定裡會找到),接著彈出一個視窗,選上你的系統盤,點選“重新啟動”,重啟後就能正常進入桌面了。
方法二、按 Command R 鍵重啟,選擇語言,進入修復模式,開啟磁碟工具,選擇系統盤的「急救」按鈕。
如果以上都不行,那就抹盤重灌系統吧。
MAC 硬體升級
系統軟體升級後,老的硬體配置已經帶不動新系統了,速度慢到讓你懷疑人生。所以接下來你還需要升級硬碟和記憶體條。當然必須這兩樣沒有焊死在主機板才可以更換,據說很多 2015 年後的機子都已經無法 DIY 更新了。
具體還是檢查自己的機子,反正博主的小白都是可以換的。一般來說只要升級了 SSD 和記憶體條,基本就跟換了半臺新筆記本一樣,具體操作可參考下文。
老版本無法下載 App Store 軟體怎麼辦?
因為老機子各種限制不能升級到最新系統,導致很多應用軟體無法下載。具體解決方式可以參考下文。
後記
換下的機械硬碟如果是當作資料備份外接盤的話,那記得買個 USB2.0 到 SATA 介面的轉接線,當然買 USB3.0 也可以,就是要記得插在主機的黑色或者白色的 USB2.0 介面上,千萬不要插在 USB3.0 的藍色口上,機械盤會瘋狂轉動,發出“嘀嘀”聲警告,估計狂轉下會炸吧,老牛拉破車,拖不動。
USB3.0 轉 SATA 轉換器 2.5 英寸硬碟轉接頭資料連線線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小白原機 SATA 硬碟是 2.5 英寸的,預設 SATA 2 介面,選擇極速款就可以了,如果你是 3.5 英寸的硬碟需要電源介面卡,綠聯和蘋果有合作,品質應該可以保證。)
補充知識點:
- 如果你電腦上有 Apple Mini DisplayPort 介面的話,可以弄個轉換線,到時候用來投影用。
- iphone 不能通過藍芽直接和筆記本傳輸檔案,iphone 的預設藍芽是為耳機設計的,但是可以安裝一些例如 Phone Drive 之類的 app 來實現藍芽傳輸。
- 所有電腦工作了三、四年就應該拆開更換導熱矽脂、清理灰塵,舊電腦動不動過熱降頻多是這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