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code c++環境搭建的方法(visual studio code如何執行c語言)
前言
假期孩子想學習 C 語言程式設計,讓幫著搭建一個簡單好用的 C 語言開發環境。雖然筆記本配置的是Windows 7 作業系統,但當前可供選擇的支援Windows 7系統的 C/C 語言開發環境還不少,如: Visual Studio系列、Dev-C 、Code::Blocks、Eclipse for C/C 、NetBeans、VS Code 擴充套件等十幾種。於是計劃就此寫個Windows平臺搭建C/C 語言開發環境系列文章,面向廣大C語言程式設計初學者,分別介紹幾種主流常用的Windows平臺C/C 開發環境的搭建(下載、安裝、配置)和簡單開發(原始碼編輯、編譯、執行和除錯),以供其瞭解和學習。
本系列第一篇已經對 Dev-C 整合開發環境進行了分享介紹。
本系列第二篇已經對 Code::Blocks 整合開發環境進行了分享介紹。
本系列第三篇已經對基於MinGW-w64構建C/C 語言基礎開發環境進行了分享介紹。
本文是對Windows平臺基於MinGW-w64 Visual Studio Code Microsoft C/C 擴充套件構建C/C 語言組合整合開發環境的介紹。
本次分享內容的目錄如下:
前言
簡介
安裝MinGW-w64
安裝Visual studio code(下載、安裝)
安裝Microsoft C/C 擴充套件
基於MinGW-w64 Visual studio code C/C 擴充套件的組合整合開發環境應用入門
—建立工作區
—配置C/C 擴充套件
—建立原始碼檔案
—建立生成任務
—編譯(執行生成任務)
—執行(可執行檔案)
結束語
1. 簡介
Visual studio code 是一款免費、開源、跨平臺的、功能強大的、非常流行的程式碼編輯器,本身並不是整合開發環境,也不包含編譯器等。所以如果要用Visual Studio Code 進行C/C 語言程式設計開發,就必須自己單獨安裝編譯器(如MinGW-w64編譯器),然後安裝Visual Studio Code上用於支援C/C 執行/除錯的擴充套件(如Microsoft C/C 擴充套件),這樣就可以打造一款經過組合後的整合開發環境。
2 安裝MinGW-w64
在Windows平臺可以選擇目前應用廣泛的MinGW-w64(包含GCC編譯器、GDB偵錯程式等),可以滿足針對C/C 語言的編譯、除錯工作。
MinGW-w64的下載安裝請參見之前釋出過的文章 《Windows平臺基於MinGW-w64構建C/C 語言基礎開發環境》 中相關章節。
特別提醒注意:在安裝MinGW-w64後務必要新增系統環境變數並使之生效。
3. 安裝Visual Studio Code
3.1 下載安裝檔案
可從微軟Visual Studio Code官方網站(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下載安裝軟體:
Visual Studio Code下載
根據機器配置選擇相應的最新版本的安裝檔案(如:Windows平臺上64 bit的System安裝檔案 VSCodeSetup-x64-1.48.exe)
注:在微軟官網下載Visual Studio Code,Windows版本提供了System Installer和User Installer兩個下載包。它們的區別就在:System Installer安裝到所有使用者的程式裡,User Installer只安裝到當前使用者下。User Installer安裝包對系統許可權低,使用中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 System Installer則能暢通無阻。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下載System Installer。
3.2 安裝過程說明
Windows上安裝Visual Studio Code非常簡單,執行安裝執行檔案,然後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安裝,相關安裝過程如下:
Step1:進入“許可協議視窗”,檢視協議條款後,選中【我同意此協議】選項,點選【下一步】按鈕
安裝-進入許可協議視窗
Step2:進入“選擇目標位置視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安裝路徑(可以選擇預設路徑,或者自定義路徑,如C:/Develop/VSCode),然後點選【下一步】按鈕
安裝-選擇目標位置視窗
Step3:進入“選擇開始選單資料夾視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程式快捷方式名稱(保持預設值Visual Studio Code即可),然後點選【下一步】按鈕
安裝-選擇開始選單資料夾視窗
Step4:進入“選擇附加任務視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保持預設值即可),然後點選【下一步】按鈕
安裝-選擇附加任務視窗
Step5:進入“準備安裝視窗”,然後點選【安裝】按鈕
安裝-準備安裝視窗
Step6:進入“正在安裝視窗”,等待…
安裝-正在安裝視窗
Step7:進入“安裝完成視窗”,點選【完成】按鈕完成本次安裝。
安裝-結束視窗
4. 安裝C/C 擴充套件
Visual Studio Code上用於支援C/C 的擴充套件有不少,我們選擇下載量最高(1315萬 )的Microsoft 開發的C/C 擴充套件。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上述C/C 擴充套件本身不包括C/C 編譯器或偵錯程式。您將需要安裝這些工具或使用計算機上已經安裝的工具。流行的C/C 編譯器包括:
- Linux 上的GCC
- Windows上基於MingGW-w64的GCC
- Windows上的Microsoft C 編譯器(MSVC)
- macOS 上基於XCode的Clang 。
確保編譯器可執行檔案在系統環境變數路徑中,以便擴充套件程式可以找到它。可以通過在Visual Studio Code中整合終端中嘗試執行可執行檔案(例如gcc --help、g --help)來檢查C/C 編譯器的可用性。
4.1 Microsoft C/C 擴充套件簡介
Microsoft開發的C/C 擴充套件提供了對Visual Studio Code的C/C 語言支援(如程式碼智慧提示、瀏覽、執行和除錯),以支援在Windows,Linux和macOS上進行跨平臺的C/C 開發。擴充套件還支援在Linux的Windows子系統中或Docker容器中通過SSH進行遠端開發。
C/C 擴充套件
(1)副檔名稱:C/C (cpptools)
(2)擴充套件簡述:該C/C 擴充套件(預覽版)為Visual Studio Code新增了對C/C 的語言支援,包括諸如IntelliSense和除錯功能。
(3)開發者: Microsoft
(4)最新版本: v0.30.0 (2020/08/17)
(5)GitHub專案網址: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cpptools
4.2 Microsoft C/C 擴充套件安裝
Visual Studio Code 上安裝 Microsoft開發的C/C 擴充套件非常簡單,步驟如下:
C/C 擴充套件安裝
(1)開啟 Visual Studio Code 軟體,滑鼠點選左側的擴充套件圖示(見標號1處)
(2)在右側出來的擴充套件: 商店下的搜尋欄中輸入“C/C ”(見標號2處);
(3)選擇 C/C 擴充套件,點選右側的Install按鈕(見標號3處)進行擴充套件安裝;
(4)本擴充套件安裝過程很快,安裝完畢不用重啟即已啟用。
注:C/C 擴充套件會自動下載和安裝:C/C language compontent(Windows)、ClangFormat(WIndows)、Visual Studio Windows Debugger。(會在Visual Studio Code窗體右下角位置提示)
5 基於 "MinGW-w64 Visual Studio Code C/C 擴充套件" 的組合整合開發環境應用入門
5.1 建立工作區
在C:/MyCode目錄下建立一個名為VSCodeWS的工作區(Work Space),可以在其中放置所有Visual Studio Code專案和檔案。進入該目錄(如C:/MyCode/VSCodeWS/),並通過輸入code .命令在該資料夾中開啟Visual Studio Code程式:
C:/MyCode/VSCodeWS> code .
注:code .命令是在當前工作資料夾(工作區)中開啟Visual Studio Code 程式。
5.2 配置C/C 擴充套件
Step1:通過快捷鍵Ctrl Shift P開啟命令面板,鍵入“C/C ”,然後從建議列表中選擇“ 編輯配置”(UI)。
C/C 擴充套件配置
Step2:這將開啟“ C/C 擴充套件配置”頁面(如下圖示),在此頁面可以對配置名稱、編譯器路徑、編譯器引數、InstelloSence模式、包含路徑、C標準、C 標準以及高階設定等進行配置。
C/C 擴充套件配置
注:在這裡進行更改時,Visual Studio Code 會將修改的內容寫入.vscode資料夾下名為c_cpp_properties.json的檔案中。
Step2-1:對配置名稱進行配置(如下圖示),Visual Studio Code 軟體會根據作業系統自動識別並顯示。
配置名稱
注:本文在Windows平臺,故軟體會自動識別並顯示Win32來進行標識。
Step2-2:對編譯器路徑進行配置(如下圖示),Visual Studio Code 會根據作業系統上找到的內容嘗試使用預設編譯器來進行填充。它依次查詢Mincrosoft C/C 編譯器(MSVC)、在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上查詢gcc/g 、在MinGW-w64環境上查詢gcc/g 。
配置編譯器路徑
注1:本文已經在Windows平臺安裝了MinGW-w64環境(二進位制路徑在C:/Develop/MinGW64/bin目錄下),故軟體會自動檢測並列示出指定的C語言編譯器路徑C:/Develop/MinGW64/bin/gcc.exe。
注2:如果使用C 編譯器,則選擇C:/Develop/MinGW64/bin/g .exe。
編譯器路徑配置是本擴充套件最為重要的配置。擴充套件使用它來推斷C/C 標準庫標頭檔案的路徑。當擴充套件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那些檔案時,它可以在編寫程式碼時提供許多有用的資訊(此資訊稱為IntelliSense)。
Step2-3:對編譯器引數進行配置(如下圖示),可以在此處新增編譯器引數(每行一個引數)。
配置編譯器引數
注:為了便於編譯除錯,我新增了-Wall 和 -g 引數。
Step2-4:對IntelliSense模式進行配置(如下圖示),對映到體系結構專屬變體。
配置IntelliSense模式
注:本文使用的Windows平臺的MinGW64環境,因此選擇gcc-x64。
Step2-5:對包含路徑進行配置(如下圖示),可以在此處新增包含路徑(每行一個包含路徑)。
配置包含路徑
注1:本文此處選擇系統預設給出的包含路徑MinGW64${workspaceFolder}/**,表示會從該目錄開始遞迴搜尋標頭檔案。
注2:如果程式標頭檔案不在工作區或標準庫路徑的標頭檔案時,則必須要在此新增相應包含路徑。
Step2-6:對定義進行配置(如下圖示)。
配置定義
注:本文此處選擇系統預設給出的定義。
Step2-7:對C標準進行配置(如下圖示),可以選擇對應的C語言標準的版本。
配置C標準
注:本文此處選擇了C11標準,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Step2-8:對C 標準進行配置(如下圖示),可以選擇對應的C 語言標準的版本。
配置C 標準
注:本文此處選擇了C 11標準,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Step2-9:對高階設定進行配置(如配置提供程式、Windows SDK版本、Mac框架路徑、強制包含、編譯命令、瀏覽等),限於篇幅本文不在此部分本文介紹了。
經過上面對C/C 擴充套件的配置後,Visual Studio Code 就已經將修改的內容寫入.vscode資料夾下名為c_cpp_properties.json的檔案中了(具體內容如下)。當然,您也可以不經過上述配置,直接在vscode/c_cpp_properties.json檔案中完成相應配置即可。
c_cpp_properties.json檔案
此時C/C 擴充套件配置工作完成,並在工作區.vscode目錄下生成c_cpp_properties.json 檔案(指定了編譯器資訊)。
注:此"配置C/C 擴充套件"環節在首次配置完成後,在後續的C/C 原始碼檔案構建執行時就不用再單獨配置了(如果個別特殊需要配置的情況除外)。
5.3 建立原始碼檔案
在工作區下建立原始碼檔案(如:C:/MyCode/VSCodeWS/hello.c)
#includeint main() { printf(" /n"); printf(" Hello world! 北京您好! /n"); printf(" /n"); return 0; }
5.4 建立生成任務
在Visual Studio Code 上完成編譯器配置後,接下來就可以對具體的原始碼檔案來建立生成任務了(告訴Visual Studio Code如何針對原始碼檔案來編譯程式,此任務將呼叫gcc或g 編譯器建立基於原始碼檔案的可執行檔案)。
Step1:在左側的資源管理器中選中待編譯的原始碼檔案(如:hello.c),然後點選選單欄【終端】下的【配置預設生成任務…】子選單項
建立構建任務
Step2:在接下來的下拉選單中,列出了C編譯器的預定義生成任務,選擇“C/C : gcc.exe build active file”,它將生成當前在編輯器中顯示(活動)的原始碼檔案(如:hello.c)。
建立構建任務
注:如果是G 編譯器編譯C 原始碼檔案,則會提示選擇“C/C : g .exe build active file”。
Step3:接下來Visual Studio Code會在工作區.vscode目錄下建立一個的tasks.json檔案(指定了具體編譯資訊)
tesks.json檔案
當然,您也可以不經過上述配置,直接在.vscode/tasks.json檔案中完成相應配置即可。
注:此"建立生成任務"環節在首次建立完成後,在後續的C/C 原始碼檔案構建執行時就不用再單獨建立了(如果個別特殊需要配置的情況除外)。
5.5 編譯(執行生成任務)
在完成針對原始碼檔案的“建立生成任務”後,就可以對原始碼檔案進行執行編譯(執行生成任務)了。
Step1:在左側的資源管理器中選中待編譯的原始碼檔案(如:hello.c),然後按快捷鍵Ctrl Shift B 或 執行主選單欄【終端】下的【執行生成任務…】子選單項,進行編譯。
Step2:生成任務啟動時,應該能看到在程式碼編輯器下方出現“整合終端”面板。 任務完成後,該“整合終端”將顯示編譯器的輸出資訊,指示本次生成是成功還是失敗。 對於成功的gcc構建,其輸出如下圖示(標號1處):
構建
經過執行生成任務,成功的在當前目錄下生成了可執行檔案(如:hello.exe,見上圖示號2處)。
5.6 執行(可執行檔案)
此時就可以在Windows終端,進入到工作區目錄(如:C:/MyCode/VSCodeWS/)執行可執行檔案hello.exe了,如下:
C:/MyCode/VSCodeWS>hello.exe Hello world! 北京您好!
注:如果Visual Studio Code上已經安裝了Code Runner外掛(詳見之前的文章:《Visual Studio Code 擴充套件介紹 - Code Runner》),則本文的第5.5、5.6章節步驟可以合併通過點選快捷【執行】按鈕實現一鍵執行。 但要注意Code Runner只支援程式碼執行,不支援程式碼除錯。
5.7 除錯
限於篇幅除錯相關內容放在下一篇文章中單獨進行介紹。
結束語
相信各位 C 語言初學者們閱讀完本文後,應該已經對如何在Window平臺利用MinGW-w64 Visual Studio Code Microsoft C/C 擴充套件來進行C/C 語言程式開發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掌握,接下來就可以再次進入到 C 語言的學習應用環節了。
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就點個贊加關注支援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