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二手車值多少錢(二手車的價格是怎麼評估出來的)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人們對汽車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早幾年買的車放如今不管外觀還是技術都有所差距,於是有些朋友便有了換車的念頭。二手車市場既熟悉又陌生,怎麼判斷自己的車能賣多少錢而不虧呢?小木通過這幾個資料給大家分析下。

首當其衝要看的就是行駛里程和使用年限了。其實在二手車市場是有一套折舊演算法的(演算法並不是統一的標準,本文只舉例常用演算法僅供參考),但是很多人並不瞭解,往往會覺得自己賣虧了。那如果知道怎麼計算折舊的話,賣車時也有個喊價的底氣。

例:3年前小明購買了當地某車(中配)指導價為10萬元,已行駛了3年6萬公里。如今,該車換代後的新車指導價為7萬-12萬(配置差異)。

>>若按行駛里程算

雖然國內汽車強制報廢里程為60萬公里,但是實際估價演算法並不會使用這一資料(你懂得)。通常一部車估價時按30萬公里有效壽命算,每6萬公里為一個損耗階段,共五段,依次分別是10/30(6萬公里內)、8/30(6萬-12萬公里)、6/30(12萬-18萬公里)、4/30(18萬-24萬公里)、2/30(24萬公里以上)。

參考公式:評估剩餘價值=現最低新車指導價*(1-已消耗的階段值總和)

小明已行駛了6萬公里,已消耗前一個階段,那麼剩餘階段估價應約為:7萬元*(1-10/30)=4.67萬元左右。

>>若按使用年限算

雖然國內取消了年限報廢限制,但是實際估算一般可參照10年為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3年以內、第4-7年、第8-10年,每個階段每年折舊率分別是11%、10%和9%。10年以上的車一般只計算固定餘值。

固定餘值的意思是指即使車輛報廢也還是有一定的剩餘價值,一般為車價的15%,而另外的85%為浮動值(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而減少)。

參考公式:評估剩餘價值=現最低新車指導價*【15%(固定餘值) 85%(浮動值)*(使用年限折舊率之和)】

小明已使用3年,那麼使用年限折舊率之和為:11% 11% 11%=33%。那麼剩餘階段估價應約為:7萬元*(15% 85%*33%)=3萬元左右。

行駛里程和行駛年限不一致時,原則上一般參考較低的評估價。故小明的車輛估價約3萬元左右。以上兩種演算法僅僅是理論參考,實際二手車市場評估價除了車況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事故處理記錄或者改裝車

在進行理論估算後,還要考慮車輛是否有事故處理記錄以及車輛是否改裝。若是事故車,即使維修好,其估值也會大打折扣。而若是改裝車導致與車輛出廠技術引數不符,也會影響車輛過戶,繼而影響估值。

>>車輛裝飾件的磨損程度

第一印象的好壞也是影響估值的。保養良好的車,估值相對來說也會高一些,雖不是主要因素,但也不可忽視。對於收車人來說,磨損越少的車輛也更容易出售給他人。

>>保值率和排放標準

保值率也是二手車市場影響估值的一個重要因素。保值率越高的車估值上浮的空間越大,因各地資料不一,不做具體說明。另外排放標準也是需要考慮的,越落後的排放標準估價也就不會太高。

當然還有一個最簡便的方法,如果大家覺得演算法太繁瑣也可以直接參考該車型在二手車市場均價。畢竟只有瞭解大致行情,才不至於被宰而懊悔。

想了解更多關於用車知識的朋友,不妨關注我,我會每天給大家分享一段汽車小乾貨,讓你們遠離用車煩惱。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精選推薦】

>>買低配車再改成高配,划算嗎?需要注意什麼?

>>哪些原因導致的汽車跑偏,連四輪定位都解決不了?

>>車子修好後又發現問題了,怎麼辦?如何維權?

>>開車違章被扣分,哪些可以申請行政複議要回來?怎麼做?

>>車險費改後,怎麼判斷事故走保險划算還是私了划算?(硬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