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暑假作業最快的方法(暑假作業如何快速寫完)

一到暑假,看著家裡放飛自我的孩(神)子(獸),父母們恨不得自己長出三頭六臂,想了很多招,開了許多腦洞,但每次還是被不想寫作業的孩子而氣得頭疼。

春節期間,河南漯河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不想讀書,用睡衣和鞋子擺成人形,假裝自己在讀書,成功騙過父親;

一名父親也曾在微博分享了兒子寫作業的情景,自己一出門,孩子就開始撓牆、晃門、上廁所,各種小動作頻繁,花費時間遠超於寫作業。

在與孩子鬥智鬥勇的路上,真是縱有千條計,卻比不上孩子的過牆梯。

難道孩子就不能高效、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暑假作業嗎?

其實,孩子不愛寫作業,沒有好的寫作業習慣,只是因為父母沒有用對方法,掌握下面5個祕訣,孩子作業一定能做得又快又好:

1 選擇作業環境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的名士管寧幼時與好友華歆一起讀書,兩人情同手足,不分你我。

有一天,兩人正並排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喧鬧聲,管寧目不斜視,正襟危坐地專心讀書,但華歆卻不時把目光離開書本從窗戶偷看,最後拋下書本跑出去看熱鬧。

故事真假暫且不論,但生活中,像管寧一樣能不被外界環境影響的孩子很少,如華歆一樣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喜歡看熱鬧的孩子居多。

所以,在孩子寫作業時,為了減少環境的影響,父母最好給孩子準備一處沒有干擾,但又不過於安靜或孤立的地方,例如,孩子房間的寫字桌,廚房的桌子。

父母也儘量不要看電視,或者把電視調為靜音狀態,更不要打電話或玩手機。

但如果孩子不喜歡特別安靜的環境,我們也可放一些輕鬆愉悅的音樂,當孩子心情舒暢,對寫作業也會有一定裨益。

2 生物鐘和鬧鐘法

什麼時候是孩子寫作業的最佳時間呢?這要因人而異,取決於孩子的性格、家庭日常安排、家長的喜好、孩子的業餘活動安排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物鐘”。

按照孩子的生物鐘來給他安排寫作業的時間,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早晨6——8點,人的頭腦比較清醒,記憶力比較好,適合完成背誦類的作業;晚上6——9點,不利於記憶,則可讓孩子做數學題;中午比較疲倦,安排孩子午休等。

有時為了督促孩子儘快完成作業,有的父母還會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孩子,但往往越催,孩子做得越慢,作業質量越差。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使用“鬧鐘法”,在孩子寫作業前定好鬧鐘,讓孩子像打遊戲一樣產生一種緊迫感,按時甚至超前完成作業。

3 制定寫作業前的規矩

在孩子寫作業前,還要制定一定的規矩。

如把當天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割,列成作業清單,或者把一週的任務用檢核單的形式展現,孩子每完成一項,就在後面打一個“✔”,一目瞭然,便於孩子完成。

如果孩子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例如寫作業時小動作多、磨磨蹭蹭、字跡潦草,父母還可制定一些額外的規矩,如一次性完成作業,字跡工整,錯題較少才算完成任務,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否則就要重寫,或取消特權。

4 適當監督、輔導有度

如果我們工作的時候,領導一直坐在身邊,時刻監督,會不會覺得很不舒服?同理,父母時刻坐在孩子身邊,對寫作業的過程全程監督,孩子也會覺得難受。

因此,在孩子寫作業時,父母不用刻意陪伴,只需在一個可以看見孩子的地方,做自己的事情,例如工作或閱讀。

當孩子向我們求助,說:“這道題我不會做”,我們也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先查詢原因,如果確實需要幫助,可給予一部分指導,但不能告訴答案;如果孩子是不想動腦筋,就鼓勵他獨立完成;但如果孩子是想敷衍了事,就要退回去讓他重做。

5 巧用獎勵效應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被父母表揚,所以,如果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一定要及時表揚他,最好事先制定一些獎勵規定。

如每次作業完成可獲得一個積分點,積分點可兌換一些特權。

特權包括看30分鐘電視,玩20分鐘遊戲,出去玩1個小時等,每個特權一定要有具體的時間限制。

還可鼓勵孩子把積分點攢起來,兌換一些較大的獎勵或特權,例如去遊樂城玩一次,買一個喜歡的玩具等。

而如果孩子沒有做到,就要進行小小的處罰,如取消看電視、玩遊戲的特權等。

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獎勵還是處罰,一定要及時而堅定,要能經得起孩子的“軟磨硬泡”。

最後,祝孩子都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過一個快樂的暑假。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暑假“碌碌無為”將過半,你還要繼續荒廢后半個暑假嗎

很多學生暑假背完高考、中考、小升初大綱英語單詞,開學背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