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為什麼不如蘋果流暢(為什麼安卓系統沒有蘋果系統流暢)
還記得痛斥《原神》的戴夫嗎?如果你還不知道戴夫是誰可以自行搜尋“《原神》實機對比《塞爾達》再充錢國內永遠沒有好遊戲”。
我現在曝光他不僅黑米哈遊,還是一名職業米黑,用的蘋果手機就覺得自己非常尊貴,拿iPhone13 Pro Max與小米11 Ultra比開機速度,讓自己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本著不與小人爭高下,不同傻瓜論短長的想法,我打算拓寬一下戴夫老師的眼界見識,讓他知道蘋果才越用越卡,流暢只是假象!
小小戴夫可笑可笑
給大家爆個料,自古以來做用新機對比測試,要麼是收了廠家的錢要麼是公關。流暢度對於兩臺硬體實力差不多的新機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參考意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不會手機一年一換吧!所以比流暢還得用舊手機,推翻戴夫只需要一臺小米10和一臺iPhone11 Pro。
我們也按照戴夫老師的測試項來對比,先是開機速度,很顯然小米10更快,等iPhone11 Pro進入桌面像等了半個世紀,我們不得不承認MIUI的優化就是比iOS更好。開啟時間慢到令人髮指,一點都沒有展現出A13的優勢,就好像時間凝結了;反觀小米10,我們不得不承認MIUI的優化就是比iOS更好。
而在開啟應用上,小米的速度也要優於iPhone,iPhone在開完機後根本無法快速進入APP,即便是進去了畫面也會卡在首頁,毫無用機體驗可言,雖然咱們不能說iPhone沒有針對軟體冷啟動進行優化,但肯定沒有小米對於這方面砸的錢多。
再來看戴夫老師引以為傲的抖音,iPhone在進入到抖音APP後表現非常拉胯!開啟時間多少有些延遲;反觀小米10,應用開啟乾淨利落,無需等待直接觀看。
而在遊戲開啟速度上,iPhone11 Pro 確實要比小米10快幾秒,但是幾秒鐘的差異並不能代表小米10的遊戲體驗就不如iPhone,並且小米10就算遊戲載入速度慢也不丟人!
驢脣不對馬嘴保值率還得看安卓
所以說,拿新款手機對比開啟速度並不具備參考意義,就算速度快個幾秒也並不會真的影響使用體驗。反而,當iPhone用久了以後會比小米更卡,卡到我有了摔手機的衝動,不知道三年後的戴夫在面對iPhone13的時候,還能不能笑的如此開心。
結合售價來看保值率,售價更高的iPhone更不保值:
售價越高掉價越快,這就是iPhone!可能前兩年iPhone的保值率確實不錯,那是因為還有熱度,一旦到了第三年就會瞬間變為“過時”產品,並且買一臺二手iPhone的價格,可以買一臺新的安卓旗艦,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這話說得沒錯!
由於安卓手機的定價本不高,買一臺新的iPhone甚至可以買兩臺新的安卓旗艦,假如一臺iPhone能用兩年,相信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安卓手機一年一換,每年都能體驗到最近的黑科技,還能保證手機的流暢度,不會真的有人想用iPhone當傳家寶吧。
活在過去的戴夫鼠目寸光
至於在系統層級的問題,戴夫像活在了2011年,用過小米的都知道,小米這幾年在系統領域的優勢!雖然安卓與蘋果的後臺重新整理機制不同,但大力出奇跡般的堆料效果十分明顯,是8GB的大運存不香還是記憶體融合技術給不到你快樂,非要高價選擇可丁可卯的小運存產品,這不就是怨種嗎?
再來說說iOS的作業系統,確實非常封閉,但是成也封閉敗也封閉!雖然每款應用都要經過蘋果的嚴格稽覈才能上架,但是有很多應用壓根在蘋果軟體商店找不到,作為一個科技大廠來說這樣的做法並不妥當。反觀安卓廠商,如今對於軟體的審查早已加大了力度,廣告內容已經非常少了。
至於iOS作業系統只服務於蘋果裝置的說法,我比較認同。但是,現如今所有的安卓手機廠商也都推出了屬於自己的系統,對於系統層級的優化十分豐富,不論哪個品牌採用的系統,都要比安卓原生好用,也都比安卓原生系統功能豐富。並且,由於安卓使用者體量巨大,所以安卓系統的開發者會更多,系統漏洞也會比iOS更少。有了龐大的使用者群體,才會有多樣化的軟體供應,戴夫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純純膈應人,永遠無法體會安卓的樂趣只能當果蛆。
硬舔蘋果戴夫你收了多少錢
相較於iPhone動輒上萬元的售價,安卓則顯得十分親民,即便是旗艦手機也沒有讓使用者遙不可及。再看看iPhone近幾年在國內的表現,傷了多少果粉的心,雖然效能在增強,但是瘋漲的售價正在蠶食著90後、00後兩代人的錢包。
而小米的存在正是通過多樣化的產品為更多有“特殊”需求的使用者提供服務,加量不加價的策略深得人心。iPhone硬體擺爛、升級擠牙膏這類現象已成常態,從來沒有大方的為使用者考慮過一次,不知道戴夫老師的無腦支援還能堅持多久,等到錢包被掏空的內一刻是否會後悔。再給大家爆個料,現在戴夫老師正在預謀將陪伴他4年的小米筆記本賣掉,換一臺尊貴的MacBook,到時候一定會再寫一篇吹文詆譭小米筆記本像個低能兒。
我個人非常喜歡小米品牌多旗艦的策略,不論是影像旗艦、遊戲旗艦、全能旗艦都能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iPhone一年發四款,外觀萬年不變、售價越來越高,我寧願一年換一臺小米,也不願意兩年換一次蘋果,保持用機新鮮感會讓大家忘掉貶值的痛。
(79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