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幽門螺旋桿菌,孩子要查嗎(小孩幽門螺旋桿菌怎麼治療)

#快樂寒假# 寒假要到了,春節也來了。孩子們都很開心,但最近幾天很多父母們卻因為“無限極”的事,產生了焦慮。

2019年1月16日下午,今日頭條上名為“田淑平”,實名認證為“幼童疑因無限極致心肌損害事件當事人”的女士發文指出,2017年,她3歲的女兒因早晨口臭在當地檢查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在“無限極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讓孩子服用無限極多種產品,後卻被醫院診斷為心肌損害、低血糖等。

       

田淑平 微頭條截圖

該事件一經曝出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除了保健品亂象外,很多父母還非常關注這樣一系列的問題:

幽門螺旋桿菌到底是什麼東西?孩子感染後嚴重麼?

怎麼判斷我家的孩子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聽說感染率很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去醫院檢查下?

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必須根治?

實際上,儘管在一些細節上可能存在部分爭議,但現代醫學對於幽門螺桿菌的很多檢查治療意見還是比較明確的。而且,為了規範中國兒童Hp感染的診斷與治療,我國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如下圖):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那些事兒。

#真相來了#


1、全球有多少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最古老也是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儘管,100多年前人們才首次觀察到了它[1],但研究顯示,自人類在約58,000年前首次遷出非洲時,即已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2]。

全世界範圍裡,各年齡人群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記錄。保守估計全世界有50%的人口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感染率更高,感染年齡更小[3]。如今流行病學證據表明:即使在發達國家,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也發生於兒童期[3,4]。


2、中國孩子,有多少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這個問題應該是父母們最關心的,我們還是看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5,6]吧:

1990-2002年,1~5歲孩子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39.55%,6~10歲孩子感染率為42.04%,11~20歲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53.38%,21~30歲感染率為65.75%。

2001~2004年兒童 Hp 感染率為 25% ~59%,平均 40%,並以平均每年 0.5% ~1%的速度遞增 。

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非常高,基本在40%左右。

換句話說:

5個孩子中,大概就有2個孩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3、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可能會有哪些不好?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兒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複發性腹痛等的發病密切相關[7]。

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援,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與兒童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過敏、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生長髮育遲緩有關。


4、孩子都常規需要去醫院檢查「幽門螺桿菌」麼?

並!不!是!

2015年的《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明確指出:

不建議孩子常規檢測幽門螺桿菌。

臨床檢查的目的是尋找潛在病因,而不是檢測是否存在Hp感染。

同時指出,以下這6類孩子,才需要到醫院檢查有沒有「幽門螺桿菌」:

(1)消化性潰瘍;

(2)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級親屬中有胃癌的患兒;

(5)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6)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s)。


5、孩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都需要根治治療麼?

並!不!是!

因為治療藥物本身也有一定的損傷和副作用,所以2015年的《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明確指出,確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且合併有以下情況時,才需要對幽門螺桿菌感染進行根除治療如下:

(1)有消化性潰瘍

(2)有胃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胃癌家族史;

(5)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6)計劃長期服用NSAID(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

(7)監護人、年長兒童強烈要求治療。


6、怎麼做,才能預防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

寒假要到了,作為父母一定很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儘可能的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其實很難預防,畢竟超過50%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意味著控制傳染源是一道很大的難題。

所以,目前預防兒童 Hp 感染的重點主要在切斷傳染途徑上,著重在管理飲食、管理糞便、用具消毒、個人衛生等措施。比如:

要避免與嬰幼兒和兒童進行口對口接觸,改變不衛生的餵養習慣,並做好餐具消毒,實施分食制或使用公筷,便後和餐前洗手,玩具清洗消毒,培養幼兒及兒童正確進行漱口與刷牙,定期進行洗牙,預防和治療齲齒等。

兒童 Hp 感染的防治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此還涉及到兒童的父母和家庭人員,以及其他與兒童密切接觸者的 Hp 感染情況及治療。


7、綜上

現在,作為父母,你知道了:其實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非常常見,一半以上的人都感染了,孩子的感染率也在40%左右。絕大多數問題都不大,只有合併了一些症狀或疾病才需要檢查和根治,所以父母們也沒有必要太焦慮。如果父母想預防,那麼需要做的可能很多,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家庭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更多有趣有用有料的醫學科普知識,也歡迎您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參考文獻

1.Marshall BJ. Hi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C. pylori. In: Campylobacter Pylori in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Blaser MJ (Ed), Igaku-Shoin, New York 1989. p.7.

2.Linz B, Balloux F, Moodley Y, et al. An African origin for the intimate associ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Nature 2007; 445:915.

3.Pounder RE, Ng D. The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1995; 9 Suppl 2:33.

4.Parsonnet J. The incid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liment Pharmacol Ther 1995; 9 Suppl 2:45.

5.王凱娟, 王潤田. 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Meta 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 2003, 24(6): 443-445.

6.胡伏蓮 . 中國幽門螺桿菌研究現狀. 胃腸病學 , 2007, 12(9): 516-518.

7.查健忠 , 戴星 , 李冰冰 .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黏膜病理變化的關係. 臨床兒科雜誌 , 2010, 28(1):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