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拍短視訊(拍短視訊的技巧和方法的視訊教程)

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都關注了“手機攝影技巧”

關於手機短視訊的拍攝剪輯技巧學習,繼續接上篇文章,還沒看上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點選檢視:新手如何快速學會用手機拍短視訊?長文總結(上)
   上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視訊的前期拍攝方法技巧,這篇文章主要來講手機短視訊的後期剪輯需要學習哪些操作和技巧。

手機短視訊學習的思維導圖還是先來複習一下,主要從前期拍攝和後期剪輯兩個方向來學習:

▲點選看大圖

溫馨提示:文章可能較長,需要花10-15分鐘才能讀透徹

手機短視訊到底要學什麼?

導圖拆解

後期剪輯部分

目前手機上最好用的剪輯軟體是剪映,所以下面的講解主要以剪映為示範。

一、背景樂/聲音

視訊,是畫面和聲音的結合,除了要把畫面拍美,還需要要非常合適的聲音搭配,這裡的聲音不單單指背景音樂,還包括環境音、音效、人物旁白聲等等,合適的聲音能夠更好的帶動視訊的節奏,同時也能更好的感染觀者情緒,所以背景樂和聲音在視訊後期剪輯中是最重要的環節。

首先是背景樂,可以先瀏覽視訊素材,瞭解視訊素材的大致風格,再來尋找一首比較符合你的想法的背景樂,背景樂可以從剪映的自帶樂庫中尋找,也可以在網易雲音樂app中尋找。

比較建議在網易雲音樂中搜尋歌單,例如搜尋“歡快節奏”,就會出現很多“歡快節奏”風格的背景樂,再一一試聽,找到喜歡的音樂就好。

其次,音效和環境音也特別重要,在前期拍攝視訊時,可以儘量錄製更加清晰的真實環境音,在某些需要強調環境音的畫面,適當保留視訊原聲會更更好的聲畫感受。

在剪映中,也自帶了很多的音效效果,可以在剪映的“音訊”-“音效”中找到,選擇合適的音效來搭配視訊畫面即可。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音效,可以網路搜尋音效效果,找到音效素材後,通過手機錄屏的方式把音效錄製下來再匯入剪映中。

如果還需要加入人物旁白或真人配音,需要找到比較安靜的環境,用手機錄製人物聲音,再通過提取音訊的方式把錄製好的人聲匯入剪映。

背景樂、環境音、音效、人物旁白在剪輯視訊時特別重要的環節,除了要掌握其他的剪輯操作之外,大家一定不要忽視聲音對畫面的作用。

二、剪輯操作

視訊的後期剪輯操作非常細碎繁多,在正式剪輯視訊之前,要對剪映軟體的剪輯工具比較熟悉,軟體的基礎操作大家可以自行下載軟體後慢慢摸索,剪映的工具基本上都很清晰,主要花些時間就能熟悉了。

這裡介紹幾個比較重要的剪輯操作:視訊排序、變速調整、關鍵幀、轉場效果、畫中畫和蒙版、視訊特效。

1、視訊排序

如果視訊素材非常多,比較建議先在手機相簿中瀏覽所有的視訊素材,先在腦海中做個大致的先後排序,在剪輯軟體中匯入視訊時,按照事先想好的排列順序依次匯入,這樣就在匯入視訊的時候做了一個大致的排序,之後在剪輯視訊時,再對視訊順序做微調,這時可以直接“長按視訊素材”,拖動即可完成排序調整。

視訊素材的排序對視訊的故事情節、前後的邏輯、畫面關係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剪輯視訊時,可以按照時間線的先後順序、事物發生的前後關係、運鏡的前後關聯等方面來合理排序,還可以按照音樂的節奏來進行排序。

2、變速調整

後期剪輯時可以對視訊素材進行快進或慢放的速度處理,讓視訊的播放速度達到理想的效果。剪映的底部選單,點選變速,可以看到“常規變速”、“曲線變速”。

“常規變速”是對選中的視訊素材進行整體變速調整,在調整欄中滑動紅色圓點即可調速,往右是快進,最大可快進100倍,往左是慢放,最大可慢放到0.1倍,可以根據視訊畫面的情況,調整到合適的速度。視訊經過變速調整後,聲音會有變形,如果要保留視訊原聲,可以開啟左下角的“聲音變調”功能,讓視訊的聲音也有一定的變調效果。

“曲線變速”主要是可以讓同一段視訊素材出現前後畫面的速度不同的變化感,具有比較強的快慢變化的節奏,曲線變速讓視訊的快慢速度變化更加平滑。

根據自己的想法可靈活選擇曲線變速的效果,我比較喜歡使用的是“自定”編輯曲線變速效果,進入“自定”編輯的調整介面,會看到有5個白色調整點,從左往右分別代表視訊素材的開頭、前段、中間、後段和結尾。白色調整點按住上滑是加速、下滑是減速,5個調整點都能自由調整變速的快慢效果,實現多種風格的快慢節奏變化,“自定”變速調整的空間比較大,當然,也可以使用剪映自帶的曲線變速效果,在變速效果的基礎上也能繼續調整。

3、關鍵幀新增

在剪映中,可以給視訊新增關鍵幀,怎麼理解關鍵幀的概念呢?關鍵幀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給視訊製作一些動畫效果,讓視訊更有趣味性。在剪映中,可以對視訊、文字、圖片等素材新增關鍵幀,來達到動畫效果。

在剪映中,選中需要新增關鍵幀的視訊素材,點選上面的菱形按鈕即可新增第一個關鍵幀,再拖動播放指標到後面的時間,拖動放大視訊素材,視訊就自動新增了第二個關鍵幀,這樣就得到了一個畫面逐漸放大的動畫效果。

這是關鍵幀最基礎的一個操作,掌握了關鍵幀的原理,也還可以製作出其他更多的動畫效果。

4、轉場效果

在剪輯軟體中可以為視訊新增轉場效果,能夠讓前後的視訊畫面切換變得更加緩和。點選兩段視訊素材中間的“白色按鈕”,會出現許多的轉場效果,例如基礎轉場、運鏡轉場、幻燈片、特效轉場、遮罩轉場等等,選擇想要新增的“轉場效果”,合適的轉場效果能夠讓畫面的切換效果更有動感。

在新增轉場效果時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視訊素材都需要新增轉場效果,轉場效果不宜過於花哨和搶眼,轉場效果過於突出會喧賓奪主,視訊畫面本身才是觀者最應該關注的。通常在前後兩個視訊素材的關聯性不那麼強時,使用轉場效果能讓兩個畫面有較為平緩的過渡。

5、畫中畫與蒙版

畫中畫,可以理解為把兩個視訊畫面疊加在一起,能夠營造超乎常規視角的畫面效果。

在剪映軟體中,先匯入第一個視訊做背景素材,之後在底部選單中,點選【畫中畫】、【新增畫中畫】,匯入第二個視訊素材,第二個視訊素材就疊加在第一個視訊素材之上了。

匯入後,在底部選單中可以對增加的畫中畫素材進行一系列的剪輯操作:分割、變速、音量、混合模式、動畫等等,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適當調整畫中畫素材。用兩個手指在視訊畫面中划動,可以調整畫中畫素材的大小、拖動它的位置。

新增畫中畫素材後,可以調整畫中畫素材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和蒙版。

蒙版,可以讓畫中畫素材只呈現出我們想要呈現出來的部分,而不想要的畫面可以隱藏起來。

進入“蒙版”功能後,有線性、鏡面、圓形、矩形等效果,可以選擇合適的效果新增到畫面中,例如選擇“線性”,畫中畫素材就只出現了上一半畫面,下一半畫面就隱藏起來了。

同樣的,也可以選擇其他的蒙版效果,例如鏡面、圓形、矩形等,也可以調整蒙版效果的範圍和邊緣的過渡效果。選擇蒙版效果主要看用哪種效果能夠讓我們想要的畫中畫視訊素材部分更好的疊加在背景素材中。

利用好了畫中畫和蒙版,可以製作許多有趣的視訊素材和蒙版效果。

6、視訊特效

在剪映軟體的底部選單中,可以找到“特效”功能,點選【特效】進入,可以找到:基礎、夢幻、光影、動感、紋理、復古、漫畫、分屏、自然、邊框等不同風格的特效,每一種風格中,都有數十中特效效果,可以自由選擇和新增。

在眾多的特效效果中,效果較好也比較常用的是基礎、夢幻、光影、分屏、邊框這幾個風格,其中有眾多好用的特效,例如“基礎”風格中的電影畫幅、模糊、變清晰、開/閉幕效果;“夢幻”風格中的煙霧、柔光、模糊效果;“分屏”風格中的不同的分屏效果。

這些特效效果能增強視訊畫面的趣味性,營造不同風格的畫面效果。當然,特效效果也要在合適的視訊畫面中恰當新增,如果特效與畫面風格搭配,只會適得其反,同時,特效效果也不應過多新增,特效太多也會喧賓奪主、弱化視訊畫面本身的內容。懂得適度新增特效效果能為視訊畫面帶來錦上添花的作用。

視訊的剪輯操作非常多,這裡列舉出的幾項比較重要的操作大家在今後可以做更多的練習。

三、視訊調色

用手機拍攝的視訊原片,在曝光和色調方面可能會比較平淡,而且一段視訊中需要多個視訊畫面合成,如果各個視訊畫面的色調不統一,那麼就會導致視訊的整體色調看起來比較混亂。因此,視訊的調色非常的重要,在剪映中給視訊調色,大致的調色思路是:濾鏡調整 引數調整。

首先是濾鏡,剪映裡有多種濾鏡風格:精選、質感、清新、風景、復古、電影、膠片等十幾種,濾鏡很多,眼花繚亂也不太好選擇。我個人比較推薦的一個風格是精選、質感、清新、電影、膠片這幾個風格。

根據畫面的特點和自己的調色偏好,選擇合適的濾鏡,再微調濾鏡的強度,就完成了第一步調色。

之後,再來對畫面進行引數的調整,主要是在第一步濾鏡調整中如果畫面的曝光、明暗、色調還有看起來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再調整引數。

在剪映中,選中視訊素材,點選底部的“調節”,就能調節視訊的曝光於色彩引數,主要能夠調整: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光感、銳化、高光、陰影、色溫、色調、褪色、暗角、顆粒。

當然,這裡也不用每個引數都調整,一般主要調整的是:亮度、對比度、高光、陰影、飽和度、色溫、色調。主要對畫面的整體亮度、陰影和高光部分的亮度調整,再對畫面色彩的飽和度、色調和色溫做微調,達到自己比較喜歡的效果就可以了。

調色其實是比較主觀的一個操作,大多情況下都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調色,主要是選擇合適的濾鏡來確立色調風格,再根據畫面的不足來微調引數,這樣調色會更加高效,也更加出片。

四、視訊文字

在視訊中還可以加入合適的文字,文字會增強視訊畫面的資訊表達,主要可以新增標題類文字、說明類文字、還有字幕。

1、標題類文字

標題文字在視訊畫面中能夠對視訊的主題和畫面內容有比較好的說明,讓視訊內容的呈現更加清晰直觀,觀者也更容易看懂視訊表達的主題。

標題文字通常加在視訊的片頭位置,相當於給整個視訊取一個概括性的名稱,在剪映軟體中,在底部選單中點選【文字】工具,可以給視訊新增文字,點選【文字模板】,選擇標題,就有許多可以直接套用的標題模板,一個醒目的標題更加能夠吸引觀者的注意力。

2、說明類文字

在視訊內容中可能有部分視訊畫面需要新增一些文字說明,例如說明視訊的拍攝地點、拍攝時間、視訊畫面的內容等,讓觀者對呈現出來的畫面有更好的理解。

在剪映軟體中,把播放指標滑動到需要新增文字資訊的視訊畫面,點選底部選單【文字】、點選【新建文字】輸入需要新增的文字內容,同樣的,可以調整文字的字型、樣式、顏色、動畫等等效果,選擇合適的效果新增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新增說明類文字,文字的大小要儘量小一些,通常要把文字放在畫面的左右下角,不能讓文字太過於搶眼,因為文字只是對畫面的附加說明,視訊畫面本身才是觀者的視覺關注重點。在視訊畫面中,可以按住文字框的右下角按鈕拖動即可調整文字大小;手指按住文字框拖動即可調整文字框在畫面中的位置。

說明類文字的新增要儘量簡明扼要,只需要大致概括當前視訊畫面的內容即可,文字加的太多太長也會導致文字搶眼,需要把握好文字的內容和長度。

3、字幕

在一些有人物出鏡說話的視訊中,適合新增人物說話的字幕,字幕能讓觀者更加清晰的看到人物的說話內容。

在剪映軟體中,匯入有人物說話的視訊素材,點選底部選單【文字】、點選【識別字幕】【開始識別】,等待一段時間就能自動識別出視訊中的人聲為字幕。

字幕識別出來後會再視訊素材下方生成一個字幕素材,選中字幕素材,點選底部的【樣式】,如果識別出來的字幕有錯別字,點選“鍵盤”修改錯字;同樣也還可以調整字幕的文字大小、樣式、字間距、陰影、描邊等多種效果,調整到合適的文字樣式效果即可。

人聲旁白字幕一般加在視訊畫面的底部,居中或居左對齊,字幕儘量小一些不會太過搶眼,在人物對話、人物vlog、生活旅行記錄類有人聲說話的視訊中,可以新增字幕效果。

以上這3種文字的新增方式,在很多視訊中都可以運用,掌握好操作的方法就好。

總結

好了,這兩篇文章總結的是手機短視訊需要學習的2個大方向:前期拍攝和後期剪輯,前期拍攝需要掌握基礎拍攝操作、運鏡、轉場、延時攝影、慢動作、取景與構圖的方法,後期剪輯需要學會基礎剪輯操作、背景樂與音效的匯入和剪輯、視訊調色與文字新增等。

希望通過這兩篇教程,能夠幫助大家建立用手機短視訊學習的框架,提供一個學習的思路,手機拍視訊要比拍照片更繁瑣,但也更加有趣。

文章比較長,看到這裡不容易,可以收藏或分享,今後再慢慢回看。

......

原創教程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