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記憶體買256的還是512G的好(手機256g記憶體和512記憶體有啥區別)

快哥在《2021年三款最佳千元機,無短板,配置太香了》文中粗略提起過,關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記憶體辦法,但是有很多朋友希望再講細一點,我發現好像沒有人把記憶體選擇,講的細且完整,所以今天就快哥扛起大旗,來系統的分類講解下各種記憶體的情況,和正確的選擇方法,建議儲存收藏!

   

快哥往期文章

快哥將分為兩塊內容來講解,記憶體說明、使用人群(包含使用目的),方便大家對號入座,正確選擇。

一、記憶體說明

64G及以下:非常過時的記憶體量,手機裝上系統和必備軟體基本記憶體滿了,通常是用作備用機,緊急使用的。不信的話,你拿家裡的舊手機,下載完WX、QQ或者一些遊戲軟體,記憶體的不夠用的,不能滿足這個時代的日常使用(能不能用做老人機,在“使用人群”會說)。

128G:非常拮据的記憶體量,不知道你或者你身邊的朋友是否體驗過,手機使用1年以後,記憶體滿了,就要開始手動刪檔案、軟體,忍痛割愛、非常難受。有些人甚至都不玩遊戲、沒裝啥大記憶體的軟體,為何也會這樣?原因不在軟體的大小,而在於軟體產生的快取垃圾,常用的WX、QQ這些軟體,你在軟體設定中,就會看見它們佔用了多少記憶體,如果你手機中有多個這型別的軟體,記憶體很快會用完(學生黨等下會在“使用人群”中說)。

   

快哥256G的手機,狗信佔了8G記憶體

256G:非常舒適的記憶體量,配合手機正常的使用壽命(不管什麼品牌手機,都可以參考《小米手機正常能用幾年,聽聽小米工程師怎麼說》),正常使用各種軟體、遊戲、學習,毫無壓力,差不多用個2-3年,到你換手機時候,記憶體才滿。

512G及以上:非常豪橫的記憶體量,高記憶體對應高價格,最開始高記憶體是手機廠商為了刷跑分而開發的,例如我們常聽見某款手機12G 512G,這麼高的運存和記憶體都能當工作電腦了。高記憶體手機其實是給視訊拍攝者用的,只有視訊素材會在短時間內佔用大量記憶體,方便先儲存後匯出。有錢的話當然可以隨便選。

二、使用人群(包含使用目的)

大類來說,一共分3類,有錢人、普通人、職業人。

職業人就是使用手機從事重度工作的人,例如手機視訊拍攝、職業遊戲比賽,這類人的手機是需要效能和記憶體溢位的,也就是大記憶體,才能在手機工作時候,不會彈出什麼記憶體不足、效能降頻這種情況。

重點說下普通人的情況:

1.學生黨:只用來打電話,建議選64G以上,因為我認為不可能只用來打電話。有遊戲需求,建議128G以上,記憶體不夠的話,遊戲載入和執行都會被影響,你上不了王者的原因或許是這個。需求存學習資料,5年高考18年模擬,外加各種老師的學習資料,直接上256G好了,就算你用不完,還能當場行動硬碟,存些7788的東西,都是學生時代的留念。

2.打工人:只用來上班發資料談客戶,建議選128G,因為你可能會有很多社交群,軟體的日常快取會非常大,而且需要存些檔案、視訊啥的,如果記憶體不夠,你手動刪錯檔案,就慘了。想生活工作兩不誤,就選256G,空的記憶體還能下些遊戲、存些電影電視劇,生活美滋滋。喜歡拍照記錄生活,建議選256G或512G,具體看你預算,有錢就上大的,還能當個行動硬碟,存些其他東西。

3.長輩:長輩的最大痛點其實不是效能,而是不會清理手機垃圾,有時候誤點了啥東西,就下載了一堆垃圾,久而久之,記憶體就容易滿,滿了就卡,卡了就以為手機效能不行。所以建議選擇6G運存,搭配128G或者256G大記憶體,等用個1-2年,直接給長輩換個新的,畢竟現在的老人機都非常便宜,甚至用你淘汰的大記憶體手機也可以。

快哥總結

手機記憶體這個問題,從我沒錢只能用8G的手機開始,就一直影響著我,以前小記憶體的時候就養成了定期清理的習慣,目前手裡用的是1年前買的256G手機,工作生活兩不誤,記憶體還有小剩餘,等到了明年就可以考慮換機,效能和記憶體升升級別,增加使用體驗。有沒有錢買大記憶體是一回事,怎麼合理使用和管理記憶體才是一門學問。如果你還有其他我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快哥,購機不迷路,新機發布我都會第一時間給出購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