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外賣員打賞能收到嗎(給外賣員打賞他能知道嗎)
在這次疫情之前,我是沒有關注到外賣行業有這個功能的。外賣常點,此功能未用過。雖然我以前也去過國外和國內的西餐廳,對西方的“小費”文化(暫且稱之為文化吧)有一定了解。但我自認在國內絕大多數服務業,這項業務開展地還是比較少的。雖然滴滴打車較早開通了付小費打車的業務,但身邊人們一般都是選擇等兩分鐘,而不是讓他們競爭這五元或十元、二十元。問了一圈朋友,我發現,付小費或者打賞的現象,在上海和廣深常見,而內地罕見。
前段時間上海有位女士因為打賞外賣小哥被網暴,憤而離世,讓打賞這個功能衝上了熱搜。
我從上海回內地這十來年,唯一一次付小費是在去年,上門安裝油煙機的師傅,因為管道問題前前後後幫我鼓搗了快兩個鐘頭,大熱天,上上下下好多次,手還被劃破了。當時新房沒有開水,人家連水也沒有喝一口。最後他走的時候,我付給他40元材料費,轉念一想,還差這十元錢麼?我就總共支付了五十元。請注意,我在內心並沒有覺得這是付小費或者打賞,我不是有錢人,普通人一個,安裝師傅是廠家指派的,他們有自己的工資和獎勵機制。我這十元錢純粹是因為我個人覺得家裡沒有水給人家喝才支付的。開頭師傅說啥也不收,還說他幹安裝十來年,第一次遇到多給錢的,在我的一再堅持下,師傅才收下了這十元“礦泉水錢”
我現在住的小區成為一級防控區以來,已經做了十次核酸檢測,大家都是居家狀態。小區發了出入證,可以出去買菜。但話說前幾天,旁邊的小區出現了確診病例,連帶盒馬生鮮、旺中旺全部停業消毒,像我一樣選擇在家等外賣、去小區門口拿的人不在少數。我用的外賣軟體是美團外賣。美團外賣怎麼打賞騎手呢?當我們開啟美團外賣APP,完成點餐環節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頁面上有個【答謝騎手】的按鈕。點選【答謝騎手】,可以對騎手進行打賞服務,金額有1.1元、8.8元不等,也可以自定義金額。
所幸我所在的區域,雖然大超市物價漲了一些,但外賣小哥人數還可以勉強維持,雖然等待時間較長,但都能等得到。但我表哥和表嫂所在的區域就不同了,那裡是管控區,外賣小哥都是遠距離過去的,送一單都要一小時以上,像昨天暴風驟雨的情況下,時間要更長。平臺沒有說必須打賞,小哥也是憑本事吃飯,能送到就接單,送不到就不接。但是(但是來了),我們如果自己出不去,很多小哥為了不被突然封控在某個出現感染者的小區,有些過得很辛苦,是住在某個相對偏僻的店面或者很簡陋的地方。
前天我給老家人點了個蛋糕,平常20分鐘的距離,那天送了兩個鐘頭才到。我急得給小哥打電話,才知道接單的小哥臨時被封閉到了一個小區,出不來,平臺又安排了其他人接力送過來的。出於感激和不好意思,我們給人家打賞,沒什麼不妥。小哥接了,不違反規定,不接,是人家有自己的理解。
在我看來,服務行業(有完備工資體系的)是不需要消費文化的,因為你做好了自己的事,你才能拿到自己應得的工資。顧客給小費,是人情,也是顧客本人不願意欠別人人情的體現,與經濟實力沒有多大關係,可以不必上綱上線。
但我也想對外賣小哥說,親們,辛苦了!打賞的,該收就收。但千萬要記得,不要比較,不要因為某一單打賞的錢多了,就要求所有的單都這樣,如果不給,就偷摸做點手腳。那就有違職業道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