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慧家居和華為智慧家居哪個好(米家和華為智慧家居哪個好用)
作為一個智慧家居愛好者來說,華為、小米各有各的優勢,小米的生態鏈已經很龐大,華為也後來居上。而其他一些智慧家居品牌其實不太建議去選擇,實際上他們主要在做燈光、窗簾等系統的自動化,而並非智慧。
要做智慧家居首先要考慮要選擇哪個平臺,華為、阿里智慧、homekit、塗鴉、小米,還是小米生態鏈發展起來的綠米Aqara、雲米、易來yeelight等。對於目前來說選擇了平臺,也就意味著後續要選擇可接入的產品,才能實現更多的智慧聯動玩法。雖然業內首個雙編號標準《智慧家居系統跨平臺接入與身份驗證技術要求》提出在不同智慧家居系統之家的裝置發現、連線、身份驗證可以跨平臺進行網路接入和身份驗證。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選擇智慧家居平臺入口。但實際真的實現這個要求,應該還會挺久遠的。
那麼該怎麼選擇平臺呢?
米家:是小米的智慧家居平臺,不僅可以接入小米的智慧裝置,還可以接入小米生態鏈的智慧裝置,比如Aqara、易來的部分產品,還有云米、石頭、一米田、創米小白、智米、小猴等眾多品類的產品,來實現更多的智慧聯動,如果是小白玩家或者是想有很多聯動玩法的愛好者來說可以選擇米家。
Hilink:是華為的智慧家居平臺,可以接入華為的裝置以及一些國內知名品牌,比如美的、方太、杜亞、海雀等眾多品牌,但目前也都是接入可以通過APP控制,無法進行智慧互聯,玩法較少。對穩定性要求高的,可以選擇Hilink平臺,有線肯定會比無線穩定。
Homekit:是蘋果的智慧家居,可以接入雲起、綠米、小米、三星、LG、飛利浦、易來等眾多裝置,有些米家的智慧裝置使支援雙系統的,支援Homekit和米家雙系統的。但目前品類比較少,相比米家會更比較穩定,也有很多達人從米家轉到Homekit。蘋果玩家可以選擇Homekit平臺。
塗鴉:塗鴉的平臺涉及的品牌會更廣更雜,很多小的智慧家居廠家都是通過塗鴉去二次開發的。需要進行定製開發,或者是不愛折騰的可以選擇,價格相對都會比較高,產品品牌更小眾。
從目前房子的狀態來選擇
毛胚房計劃開始裝修
如果你正處於毛胚房狀態,那麼恭喜你,你的選擇性更大,所有的平臺都可以進行選擇。
精裝房、舊房改造
處於這個階段的朋友也想做智慧家居,選擇性會比較小,想實現的智慧玩法也會更少。精裝房或者舊房基本上都是單火線,所以可以選擇米家、Aqara(單火版裝置)、Homekit。不需要改動線路就可以進行改造。
從使用穩定性來選擇
- 可以選擇Hilink、小的有線智慧家居品牌,是有線方式的,更穩定。
- 其次選擇homekit、綠米Aqara、易來yeelight、米家等,是無線方式的,更靈活。
這品牌眾多,你可能還是不明白到底該怎麼選,那麼我就重點來分享一下華為的hilink和小米的米家到底選哪個。我是一個小米智慧家居愛好者,目前裝置約100個,也從1年半的使用體驗來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米家
使用米家不受房子目前的狀態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新增,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步新增,從費用上來說壓力更小,千元就能做。
選擇了米家平臺,首先要做的就是網路的規劃,米家是通過無線方式去連線的,所以家裡的網路一定要好。可以選擇全屋mesh組網、也可以通過AC AP的方式。建議每個房間都要提前預留網線,主路由器不要放在弱電箱裡,否則不僅會影響訊號,還會遇到有些高階路由器放不下的尷尬問題。
無線有三種連線方式WIFI、Zigbee、藍芽mesh。之前被很多朋友吐槽過,他們認為wifi版的開關又便宜還不用閘道器,為啥要傻乎乎的買zigbee和藍芽的。那是因為你沒真正的長期使用過,或者說你的智慧裝置特別少。當家裡的智慧裝置達到一定的數量時,你考慮的並不是某個開關的價格,而是更希望穩定。長期的使用習慣已經讓你很難再返回去適應傳統開關的方式。而Zigbee和藍芽mesh的裝置相比wifi價格要高,但可以實現獨立的自組網,當wifi斷了之後,還是可以本地化進行執行,但不能進行遠端APP控制。
Zigbee協議相比更加穩定,但需要接入Zigbee閘道器,價格也相對要高,目前綠米Aqara主要為Zigbee協議,但可以接入米家的智慧開關主要為D1系列。實際我們在使用時,智慧開關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所以一定要選擇好開關。
目前小米藍芽協議的裝置也出了很多,同樣也是需要具備藍芽mesh閘道器的裝置。不僅僅是閘道器,還有部分小愛智慧音箱、面板燈、智慧插座等都是具備藍芽mesh閘道器功能的。但需要根據家裡實際的裝置去合理的規劃具備藍芽mesh閘道器功能的裝置,否則也是會出現網路不好的問題。
其次就是電路的規劃,主要為開關的佈線,佈線方式有兩種,分別為單火線和零火線。單火線也就是傳統的佈線方式,而零火線是在原有開關內多加一根零線,也就成了三根線(一開分別為零線、火線、控制線),用來保證給開關供電。也有人會說,我家不是零火線照樣可以使用,沒錯的,如果選擇了單火(一開為火線、控制線)也是可以使用智慧開關的,但相比穩定性要差。
單火佈線
單火佈線就是傳統的佈線方式,一根火線、一根控制線,使用單火版的智慧開關,單火開關是在內部整合了“可變電阻”,電路是與燈具進行串聯的,當關燈時,就把電阻調得很大,接近斷路,但不是斷路,線路中還是有微小電流,可以給“控制晶片”供電,所以在使用一些電壓比較小的燈具時,就會出現微弱燈光閃爍。所以單火的開關要略貴一些。
零火佈線
零火開關面板為了實現可以隨時控制開關,面板是需要線上狀態,所以零線就是起到了給面板供電的作用,保證開關一直在供電。同時零火版的智慧開關還是具有中繼功能的,更加穩定。
以零火線雙鍵版舉例,用實際開關來更詳細的分享一下零火線是怎麼接線的。
(1)兩鍵全部接燈線,控制兩個燈具
紅色火線、藍色零線、兩根黃色分別接兩個燈的控制線,可以分別控制兩個燈的開關,還可以設定,同時按鍵關閉窗簾等。
(2)一鍵接燈線,另一鍵轉無線控制窗簾或者任意一個智慧燈
紅色火線、藍色零線、一根黃色控制線,一根不接(從米家APP選擇轉無線),你可以設定為單擊左鍵控制燈,單擊右鍵控制窗簾,雙鍵關閉全屋所有燈。
(3)兩鍵全部轉無線
紅色火線、藍色零線,剩餘兩根都不接(從米家APP選擇全部轉無線),這樣就可以控制任意一個燈、一個智慧裝置或者任意一個場景。
比如左鍵設定為睡眠模式,可以從米家APP設定,單擊左鍵,關閉臥室的所有燈,關閉客廳的所有燈、關閉窗簾等你所需要的場景,數量是沒有限制的。轉無線後可以為左鍵、右鍵、雙鍵同時按等多種方式。
小米智慧家居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當智慧裝置多了之後,掉線問題比較麻煩,無線相比有線穩定性要更差。多模閘道器接入不同品牌的裝置,所以相容性上還是會差。
Hilink
使用華為智慧家居Hilink,所有的電路是需要重新設計的,所以精裝房和舊房想做,就比較麻煩了,是需要重新開槽佈線的,所以需要一次性投入比較大,從費用上來說壓力會更大,目前一套約10W 。
但華為的全屋智慧是搭建的倆張網,一張是全屋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通過電力線進行資料傳輸,也就是說有電的地方就有網,具有約2000米的超長傳輸距離,可以輕鬆覆蓋500平的大戶型。另一張是全屋Wi-Fi 6 無死角的覆蓋,主機裡的主路由模組有8個網口,1個IPTV,1個上行連線運營商的光貓,1個連PLC, 5個是連線多房間AP擴充套件面板,可以實現全屋Wi-Fi訊號覆蓋。這樣倆張網的組合,完美的解決了智慧家居裝置的穩定性。
華為智慧家居佈線方式其實也很簡單,從入戶電進入後通過濾波器再進入主機,再與智慧裝置相連線。濾波器的作用就是濾除電源干擾,提高PLC通訊穩定性。
然後再從濾波器出來到每個開關、燈具、感測器的位置。也就是說每個要接入華為Hilink的裝置都需要有零火線為其提供電源(一根火線、一根控制線),與傳統的佈線還是有區別的。這裡還需要注意的是插座的電源是不能接入濾波器和主機的,所以開關、燈具等的佈線是不能借插座的火線。從佈線上看與傳統不同的就是,開關和燈具直接是沒有關係的,也不需要像傳統佈線一個開關控制對應的燈。這就是智慧燈光系統的優勢,可以實現一控多,或者多控一的。
華為智慧家居相比要更加的穩定,但後期無法更改,如果需要增加開關是可以選擇無線開關的,後期想增加一些PLC供電的裝置就沒辦法了,所以需要在改電路時就要進行充分的考慮。所以還是建議交給華為的技術人員。是要收取裝置總價15%的服務費,後期也無法再去更換其他品牌的。
分享了這麼多,可能有人還是處在一個懵圈的狀態,簡單畫了個導圖,可以幫助大家去選擇,只是從我目前對智慧家居的瞭解和體驗上來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
從兩個智慧家居平臺來看,各有各的優勢,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智慧家居的便捷,來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