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常用小標題(公文標題怎麼寫)
怎樣正確擬寫標題
嶽海翔
在公文的整個結構要件中,標題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全文的綱目和“眼睛”。要使公文標題合乎規範,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擬製時,應當認真把握和遵循如下“八字訣”:
(一)準確
這是公文標題擬定的最基本要求。它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事由”部分的內容表達要準確無誤,要與正文所述內容完全吻合,即通常所謂“題文相符”。為此,要求作者必須全面、準確、具體地瞭解和掌握所反映內容的總體面貌,不能滿足於一知半解抑或淺嘗輒止;要求作者具備較高的綜合概括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要能夠用極其精簡的語言將所要反映內容的實質提煉出來,務求準確,不能有所疏漏。這個提煉出來的“精華”即公文標題的“事由”。它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通篇公文的質量及其效用。其二是對文種的使用要準確,不能錯用或者混淆濫用。公文文種的使用具有單一性,採用何種文種,直接受制於公文的內容表達需要。此外,不同的行文方向和行文目的對文種的採用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具體來說,必須把握五點:一要嚴格按照黨和國家最新公文法規規定的文種名稱使用,不能自編自造,以保證其準確性;二要依據不同的行文關係選用相應的文種;三要根據發文機關的職權範圍來選用恰當的文種;四要根據不同的行文目的選用恰當的文種;五要注意區分相近易混文種,避免錯用或混用。為達到上述要求,必須下苦工夫,悉心研究每種公文的性質、特點及其各自的使用功能,要特別注意辨析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只有如此,才不致在選用文種時張冠李戴。
(二)簡潔
冗長的公文標題面目可憎,令人生厭。於是,簡潔便成為一種客觀要求,要竭力壓縮事由部分的文字,使之簡得不能再簡。要以少勝多,言約意豐,切忌繁冗雜亂,囉嗦累贅。當然,也決不能刻意求簡而使“事由”表意含混不清,甚至造成歧義。例如《××建築公司關於水泥的請示》,這一標題不可謂不簡潔,但是由於隨意苟簡而導致表意不明。“關於水泥的請示”,到底是想增撥水泥還是減撥水泥?令人費解。
(三)齊全
公文標題應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文種三要素構成,不得隨意缺漏。公文標題的擬製講求要素的齊全和完整,其作用顯而易見。它既有利於促進和維護公文標題的統一化和規範化,便於受文者準確瞭解發文的機關、公文內容及所用文種,以有利於公文辦畢後對其進行編排檢索和立卷歸檔,同時,還有利於運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管理,以適應辦公自動化的需要。如果在標題擬製中不注意這點,濫行省略,則勢必導致不應有的混亂,給工作造成麻煩甚至不必要的損失。
(四)美觀
即指公文標題擬定以後,要將其在文面上妥當、合理地進行排列位置,使之清晰整潔,醒目勻稱,美觀得體。其基本原則是:如果標題字數較少,則居中排成一行。如果字數較多,排列時超過一行3/5以上的,則應分成兩行或三行。要盡力控制在3行以內,如果超過3行甚至更多行數標題的出現,說明該公文標題的事由部分的擬製尚不夠簡潔,應當加以壓縮。此外,還要注意保持詞或片語的完整性,不要隨意割裂,將其分置兩行之中,例如“優化發展環境”是一個片語,如果在排列時將“環境”與“優化發展”斷開分置兩行,即屬不合規範。那樣,即使各行字數勻稱相等,也不符合公文標題的排列要求。具體來講,對於公文標題的排列形式可以分為兩類3種,即梯形(正梯型、倒梯型)和菱形。值得注意的是,公文標題一般不排成上下等長的長方形,如果這樣,就會使得公文標題的左右兩端分別頂到公文版心的左右邊緣,這樣排列出來的公文標題會顯得很難看,另外公文標題也不排成上下長中間短的沙漏型。在實際寫作中,應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做到既美觀醒目,又合理得體,能給閱者以形態上的美感。
(作者系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中國公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特別提示】由於本文系採用WORD文件上傳,因此可能出現排版方面的變動,敬請留意並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