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和全鍵盤哪個打字更快(九宮格跟全鍵盤的人有什麼差距)

輸入法派別的爭論由來已久,這兩個派別在淘汰了五筆、11鍵、14鍵和17鍵等佈局,最終君臨大陸,就跟豆腐腦的鹹甜黨一樣,很多人只選擇一種,也有很多兩個都喜歡,還有些兩個都鄙視選擇辣的。

對於九宮格的使用群體來說,九宮格不死,爾等永遠是太子,而對於26鍵來說,用九宮格只會想起當年的小靈通,經常找個字找半天的老古董輸入法。

   

演變出來的14鍵輸入法。

還有比如祕書專用的速記打字機等就不考慮在本文裡面,在特殊需求的時候有一項特殊本領固然好,但也不可能拿個手機還連著笨重的速記打字機。千萬不要再會速記的人面前炫耀自己打字快。比如在我面前。

九宮格

在90後這一代用著手機長大的人,能夠在熟練地看著黑板,兩隻手放在書桌底下自然的將九宮格物理鍵盤按出火花。參與了這次按鍵機到全面屏的過渡,當時九宮格輸入法說是獨佔鰲頭也不為過。作為固定在手機上的九宮格,就算當初大多都是打電話,你不用他去打字,但還是會現潛移默化的的用著,就跟現在很多人用全鍵盤,並不能說出每個鍵的位置,但就是能盲打。

在西方世界,固定電話的數字鍵盤上本身就是有字母的,這也稱為E.161鍵盤。因為以前西方的電話號碼有一些會帶有數字,所以在當初家用電話中,就自然的帶有這些字母,很多習慣在事物出現後就改不了,基本服從於第一版本才是王道。就像現在做公司,受眾最重要,一個人自嗨就很傻比。

26鍵全鍵盤

它跟九宮格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按鍵一個字母,輸出文字更快更準確,對輸入者來講會省去翻找字的時間。全鍵盤的佈局跟電腦鍵盤佈局一樣,想必很多小夥伴從九宮格轉入全鍵盤陣營都是用電腦習慣了。

優點:準確性高,可直接快速輸出你想要的文字;

缺點:每個字母之間的間隔較小,很容易產生誤觸問題。

最初對於26鍵的印象第一來自於電腦,第二來自於黑莓手機,黑莓是十足的商務範,全鍵盤的設計也來自於這,但黑莓在未佔領更大市場時就不斷衰落,因此當初全鍵盤只在電腦鍵盤上成為主流。

而真正把26鍵發揚光大的就是iphone了,在2013年之前,蘋果手機只支援全鍵盤,而作為當年的神機iphone,贏得眾多人的追捧,而大家為了手機,也都轉站為26鍵的全鍵打字。剛開始的時候蘋果手機螢幕小,很容易按錯,但隨著智慧化的興起,手機內部會自動判定你想打的字,到現在,蘋果手機就算字幕按錯了,也會出來你想要的文字,已經超過了大鍵盤的電腦了。

想想真的很神奇,如果你問我具體的某個字母在哪個鍵上,我還得找。但是打字的時候完全就沒有任何的遲疑和思考就知道要點哪個健。

從理論上講,26鍵位的速度是快於九宮格的。因為即使詞彙聯想能力再強大,九宮格特有的佈局,會導致出現重碼,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從速度上講,全鍵盤輸入法是快於九宮格的,尤其是中英文混打,對於九宮格來回切換更是災難級挑戰。因為很多人都是打中文用九宮格,但打英文就會切換到26鍵。

直到現在

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很多人強迫自己變成26號鍵,因為這更符合自己的工作習慣,更適用於經常有英文、小語種輸入習慣的使用者,更或者是商務人士,抑或習慣盲打的使用者,不僅更接近於電腦鍵盤的輸入習慣,同時切換大小寫字母上會更加便捷。

但九宮格依舊堅挺,畢竟從小到大已經安逸於九宮格的人不在少數,並且較大的按鍵更能保證打字不出錯。

雖然現在還是會有些年長的人使用五筆輸入法,但對於從小習慣於接觸拼音的人來說,這種習慣的形成是遙不可及的,還有中國臺灣的輸入法,也是大部分完全看不懂的習慣。這也是習慣的問題。

不過,無論哪種輸入法,只要使用者自己用著習慣和方便,其他的都不重要。

現在除了手機自帶輸入法之外,還有眾多第三方輸入法,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方式進行不斷改進升級,相信大家在使用時也會有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