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腦應該怎麼選(如何選購一臺電腦)
對於一個新手小白來說,選電腦的時候是迷茫的,各種型號各種品牌能讓人眼花繚亂。
那麼,我們通俗易懂的語言就來細數一下,那些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電腦的基本組成 :主機、顯示器、鍵盤和滑鼠三大件組成。
而在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主機了,他電腦的主體,包括有:主機板、CPU、記憶體、電源、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等硬體。總得來說可分為五大部分:運算器、儲存器、控制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但顯然,對於一個小白,你肯定也很懵。
那麼就簡單的說,主機最重要的三件套:主機板,CPU, 顯示卡。
首先我們先確定下,你選購電腦準備搭建那個平臺的,目前來說,有AMD,INTEL可供選擇。Intel不用多說,作為一個橫行CPU界數十年的大廠商,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
CPU
CPU(中央處理器)是一塊超大規模的積體電路,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資料.其最重要的兩個,或者說,大部分展示給你看得兩個引數:主頻,外頻。其中主頻也叫時脈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資料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資料的速度就越快。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機板的執行速度。通俗地說,在桌上型電腦中,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
再說下,CPU的命名,我們可以從CPU的命名上,看出這個CPU是否是最新的。
比如英特爾酷睿系列,Core i7 是這款 CPU 的品牌名稱,i 後面的數字代表的是家族名稱,接下來的四位數字中,第一位代表它是第幾代架構的產品,數字越高架構越新,比如i5-7500 就是第七代的產品。後三位是產品編號,其中第一位數字代表的是處理器等級,這個數字越大,往往效能就越強。比如i7-6700和i7-6700K之間,就是i7-6700K效能更為強大。接下來的兩位數字代表處理器的頻率,比如 i7-4790K 比 i7-4770K 高出那麼一點,效能也相應的高了那麼一點。
“K” 代表的是超頻,基礎頻率會比同型號的略高;・H、M、U 則代表功耗,字母越小,功耗越大,效能越好,其中 H 在 i7 中較少,i5 中較多;M 和 U 是筆記本專用,U 是低電壓版;・X 則是至尊版,這類處理器完全不鎖頻,在散熱和供電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無限制超頻,而即便是預設頻率下,也比同一時代的其它產品強大得多,價格當然也是最貴的了。至於工作站和伺服器型別的志強系列CPU因篇幅所限就不做概述。
主機板:
華碩(ASUS):全球第一大主機板製造商,也是公認的主機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實而不華,高階主機板尤其出色,超頻能力很強;同時他的價格也是最貴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號也有相對較差的產品。
微星(MSI):出貨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園行令微星在大學生中頗受歡迎。其主要特點是附件齊全而且豪華,但超頻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號縮水比較嚴重,使得造假者經常找到可乘之機。
技嘉(GIGABYTE):出貨量與微星不相上下,一貫以華麗的做工而聞名,但絕非華而不實,超頻方面同樣不甚出眾,中低端型號與微星一樣縮水,因此也經常受到假貨的困擾。
根據你選擇的CPU來搭配主機板,其中Intel主機板CPU插槽有金屬陣腳,而AMD主機板則是一堆小孔。Intel主機板晶片組有四個等級,X/Z/B/H,高階,次高階,中端,入門級。
X字母開頭:最高階,用來搭配高階CPU,一般CPU型號字尾有“X”字母。比如X299主機板,那麼就可以搭配i9-7960X或者i7-7800X。
Z字母開頭:次高階,Z字母開頭的主機板都支援超頻,搭配的CPU一般帶有“K”字母后綴,比如Z370主機板,就能搭配i5-8600K或者i7-8700K。
B字母開頭:中端主流,這種主機板不支援超頻,B開頭的主機板價效比最高,主要搭配不帶K字母后綴的CPU,比如B360,就能使用i3-8100、i5-8500、i7-8700。
H字母開頭:入門級,不支援超頻,價格非常便宜,當然,H字母開頭不代表都是低端產品,比如H310和H370,第二個數字越高,規格就越高,H370就相當於不能超頻的Z370主機板。
AMD主機板晶片組有三個等級,X/B/A與Intel一樣,第二位數字越大越高階
X字母開頭:最高階,支援自適應動態擴頻超頻,和Intel一樣,也是搭配AMD中代“X”字母后綴的處理器。
B字母開頭:中端主流,可以超頻,不支援完整的自適應動態擴頻超頻,價效比較高。
A字母開頭:入門級,不支援超頻,普通辦公使用者使用,價格非常便宜。
主機板的版型主要有四種:E-ATX加強、ATX標準、M-ATX緊湊、mini-ITX迷你型。我們可以從主機板的命名上看出他們是什麼版型,如ITU-B450M-PLUS ,這款AMD平臺的主機板,便是B系,M緊湊型,也叫作中板型。
顯示卡
顯示卡全稱顯示介面卡,是電腦最基礎、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是負責輸出顯示任務的元件。
顯示晶片,A卡還是N卡。
核心頻率
顯示卡的核心頻率是指顯示核心的工作頻率,因為一塊顯示卡效能強弱需要參考多方面因素,所以在顯示核心不同的情況下,核心頻率高並不代表該顯示卡的效能強。
不過因為英偉達和AMD都提供顯示核心給第三方廠商,在同樣的顯示核心下,部分廠商會適當提高其產品的顯示核心頻率,使正常工作頻率高於顯示核心的固定頻率,以達到更強的效能,所以玩家在對比採用了同一款顯示核心(例如GTX1060)的顯示卡效能強弱時,核心頻率是三大參考因素之一
視訊記憶體,在比較同一代不同廠商的顯示卡效能時,需要比較的引數有:核心頻率、視訊記憶體頻率和視訊記憶體容量,這三個引數都是越大越好。不同代的顯示卡請參考顯示卡天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