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等級怎麼劃分abcd(學生成績的abcd的等級怎麼劃分的)
“雙減”政策落地後的第一次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對於此次期末考試都有哪些變化呢?又有哪些點是需要老師們注意的呢?一起來看看!
按照“雙減”工作部署,為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準確把握考試功能、大幅壓減考試次數、規範考試命題管理、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完善學習過程評價、加強學業質量監測、健全管理監督機制等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考試主要發揮診斷學情教情、改進加強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外,其他考試不具有甄別選拔功能。
《通知》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要合理控制考試難度,嚴禁超課標超教學進度命題。要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學校期中期末考試實行等級評價。要統籌處理好考試、作業、日常評價、質量監測等方面的關係,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習慣與學習表現、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各地各校要認真按《通知》要求貫徹執行。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落地對正常的考試,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考試成績不再以分數論作為評判標準,而轉換為以A-D為代表的等級評定標準;那麼很多老師可能就要問了,如何就學生們的分值進行等級評定呢?其實,就本次改革,也給出了相應的說明,也就是等級對應分值區間做了明確劃分,具體劃分如下(以小學為例):
A等級區間:100—85分(優秀)
B等級區間:85—65分(中等)
C等級區間:65—60分(合格)
D等級區間:60以下(不合格)
老師們即可按照這個等級劃分標準,就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等級評定,以往的具體分數將不再出現在成績通知單裡。
對於成績等級制政策實施後,引發不少熱議,但其實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成績等級制度是利大於弊的,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排名其實並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學習知識相對不是很難,也不是很多,也沒有什麼升學壓力,所以排名對於孩子學習來說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很多班級可能98,99的都是一堆人,這一分其實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對於低年級來說,關鍵看的不是排名,而是你的潛能、你的思維、你的文學修養、你的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如果在低年級階段,僅僅展現出來學習好這一個能力的話,你的中學大概率將落後,將非常吃力。所以我很贊同,低年級階段考試一律用等級分制,而不是分數排名制。
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因為這種排名,主要是讓父母督促孩子的學習。因為低年級階段的學習內容並不難,沒學好大多是不用心,不過這個問題的關鍵性是家庭教育,而不應該成為班級課堂裡討論的主要話題和代名詞。
另外,對於雙減政策的實施,還明確要求,小學階段,不再公開公佈學生成績,但考試等級資訊,還是需要老師們來做公佈,與以往的分數公佈一樣,老師們仍需要採取一定的方式,將學生的等級資訊告訴家長,對於等級資訊公佈,很多老師一時還找不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其實老師們仍然可以選擇利用易查分這個平臺來完成學生等級資訊的公佈,操作方式和往常的釋出一樣,只需要把學生的等級資訊做成Excel表格,導進易查分,按照嚮導設定,就可以完成等級查詢系統的建立!
然後,把建立好的查詢連結,分享給家長,家長就可以自主進入查詢到自己孩子的等級詳情,還能線上就考試情況進行留言反饋,同時,老師也可以線上就該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點評,家長也可以同步在查詢結果裡檢視到評語情況。
對於本次考試成績等級化的改革,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