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軟體直接安裝在C盤(為什麼軟體不建議安裝在c盤)
昨天,有朋友火急火燎的問我:
雷雷啊,我的一個學姐電腦是win10系統,已經在設定裡設定了軟體預設安裝在D盤,並且在安裝軟體時手動設定了安裝路徑,可是開啟C盤儲存還是能看到才安裝的軟體。。她電腦C盤小,我給她整了兩個小時了還沒整好,再過十分鐘宿舍就鎖門了,怎麼辦怎麼辦,線上等,急急急!
你這個禽獸不如的東西啊,我真是懶得搭理你!
吶!首先,要明白:現代,我們常用的那種計算機,如果只有一個大硬碟。那麼它並不存在物質的真實的C盤、D盤、E盤。
確切地說,應該叫做C區、D區、E區。它們只是把計算機的外存(硬碟)人為地劃出了區域——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劃出F區、G區、H區——但無論劃出多少區,他們加起來的總儲存量,仍然是由你真實的物質的硬碟限定的。
然後,要明白:之所以分出C區、D區、E區,是為了明確格式化的範圍。
(所謂格式化,就是讓它恢復最開始的格式,你可以理解為“徹底清除”。)
如果沒有分割槽,要格式化,那隻能對整個硬碟全部格式化。分割槽以後,你就可以明確地格式化其中一個區,而其他區不受影響。
現在所謂的重灌系統,就是將C區格式化,存入新的系統軟體。
再然後,要明白:系統軟體,是承載普通軟體的舞臺方案。
接下來是正面回答問題:普通軟體每次的幕後化妝、登臺表演、舞臺佈置、演出事故、下臺卸妝等資料,都會在系統軟體中記錄在案。
所以你總能看到C區某個資料夾裡出現了和你安裝的那個軟體的名字相同的資料夾,那裡就記錄著這類資料。這並不是說那個軟體就安裝在了這裡,軟體仍然安裝在你設定的路徑下。
另,如果在設定的路徑下,你找不到安裝的軟體,卻只在C區能看到軟體整體——我目前只在安裝win10應用市場裡的小東西時,才遇到這種情況,而且不會讓你選擇安裝路徑,和手機模式一樣。
!正面回答完畢。
最後,為了確保知識完整性,還需要明白:無論系統軟體還是普通軟體,都要錄入記憶體,才會被你從顯示器看到。
(所謂記憶體,就是中央處理器CPU直接從那裡讀取、存入資料;所謂外存,就是CPU不直接從那裡讀取、存入資料。)
也就是說,上面講的外存,本質上,只是存放“劇本”“指令碼”(因為我們常把程式稱作指令碼,指令碼就是劇本)的地方(圖書館)。想讓演出真正變為現實,就需要把各類劇本錄入真正的舞臺(記憶體)。
所以,應該明白,C區只是存放系統軟體劇本和普通軟體的配置資料,而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以為C區就是舞臺本身,所以把普通軟體整體都放在C區就會執行更快——這是胡扯。
(雖然C區確實是最先被記憶體錄入的區域,但那僅僅是為了錄入系統軟體,與普通軟體沒關係。
普通軟體有關登臺的資料,已經放入系統軟體了(前面說過)。要執行普通軟體時,CPU翻閱登臺資料,派其他硬體找到這個軟體的主體劇本在哪裡,然後錄入記憶體。
所以普通軟體的執行速度與它的主體劇本放在哪裡沒關係——就算你放在C區,仍然要找,找到後的讀取耗時,可能會因機械磁碟的內外磁軌而有差異,但那不是人類可以察覺到的——執行速度只與它的主體劇本(程式)編寫方式,和執行它時協理它的硬體質量有關。)
拓展:
別人問你:電腦幾個G的?他問的是你計算機的記憶體,也就是實際舞臺場地有多大,能支撐多大規模的演出。你可別傻乎乎地說“4個T”,那是你劇本圖書館的規模,也就是外存(硬碟)的大小。
下面這個是記憶體(記憶體條):
這個東西才是舞臺。程序控制(而不是C區),控制的就是它裡面的東西。
你能從顯示器看到的東西,就是已經錄入它裡面的東西。退出、關閉一個東西,就是把那個東西從它裡面刪除。計算機斷電以後,它裡面什麼都沒了。
1、如果遊戲閃退,那就是因為遊戲太大,至少比你記憶體當前剩下的空間大。
2、如果檢視D區某個檔案,不是說整個D區都錄入記憶體,而是你開啟哪個,那個檔案才現從外存錄入記憶體。
下面這個是外存(硬碟):
它就是你的劇本圖書館。
所謂C區、D區、E區,就是對它的分割槽。
計算機斷電以後,它裡面仍然存著資料。
下面是計算機核心:
那個積體電路板,叫做主機板。
主機板上的風扇,是用來吹CPU散熱的。
風扇右側豎著的插槽,就是插記憶體條的地方。
圖的右下方,硬碟放在一個盒子上,那個盒子叫做光碟機,就是驅動光碟的裝置(點開它就會彈出一個托盤),用來讀取光碟裡的資料(給記憶體)。光碟也是一種外存。
下面是它們在機箱裡的位置:
所謂顯示卡,就是將數字訊號(二進位制碼,也就是高低電流)轉換為影象訊號的“卡片”。
(CPU與記憶體進行復雜的互動後,然後CPU把有關資料傳送給顯示卡,你才能從顯示器看到東西。)
同理,還有音效卡、網絡卡。
怎麼樣,這下了解了吧?有問題儘管來問我,有我不懂得算我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