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中文標點符號怎麼設定)
一、句號
1.圖片或表格的短語式說明文字,中間可用逗號,末尾不用句號。如:小區公園一角
2.即使文字較長,前面已出現句號,末尾不宜加句號。如:小區公園一角。清晨,居民在健身
二、問號
1.選擇問句的三種情況
(1)選項較短而在語氣上沒有停頓,只在句末用問號。如:這到底是仁慈還是虛偽?
(2)選項較多(如三項),可以在每個選項後用問號。如:這首曲調如此組合,是想表現人和自然的和諧?還是熱情和理智的重合?還是……?
(3)選項為兩項時,前一項通常用逗號,為了表示選項的獨立性,也可都用問號。如:①這到底是樂曲出了問題,還是演奏出了問題?②這到底是樂曲出了問題?還是演奏出了問題?
2.問號可以疊用,但最多隻能用三個。如:怎麼可以塗改出廠日期?你們心裡還有沒有群眾利益??你這個總經理是怎麼當的?
3.問號有標號的作用,可以表示存疑或者不詳。
(1)馬致遠(1250?—1321),元戲曲作家。
(2)下一個節目是小合唱(笛子獨奏?二胡獨奏?)。
三、逗號
句內並列成分,如帶有語氣詞,應由頓號改為逗號。如:遠遠望去,大橋啊,輪船啊,碼頭啊,賓館啊,歷歷在目。
四、頓號
1.相鄰數字連用要分清是概數還是縮略形式,前者不加頓號,後者宜加頓號。
(1)一出手就買下了三四棟。
(2)三、四棟住著小王和小李。
2.標有引號或書名號的並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入,宜用頓號。
(1)“偉大”“壯烈”“崇高”都是形容詞。
(2)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子夜》(矛盾)、《駱駝祥子》(老舍)、《倪煥之》(葉聖陶),都是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品。
五、冒號
1.一個句子內部一般不應套用冒號。
在列舉式或條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號,宜另起段落來分清層次。
出席今天會議的有:
山東:張華、陳芸
河北:餘新、郭坤
2.冒號不能用於非提示性話語。
(1)呂氏春秋記載:“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ye)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2)據《呂氏春秋》記載,先民們“舉重”謂“勸力之歌”,原始歌謠便由此產生。
3.冒號的提示範圍應與提示性話語保持一致。
艾滋病有三個傳播途徑:血液傳播 、性傳播 、母嬰傳播。(這裡不用逗號,用句號,表示冒號的提示到此)日常接觸是不會感染艾滋病的。
4.冒號不能用在無停頓處。
中國政府再次發出“釣魚盜自古以來是我國神聖的領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發出後不能加冒號)
5.冒號不能和提示語並用。
章魚有一個最大的本領:就是被敵人咬住不放時,……(句中冒號和就是不能同時用。)
六、引號
獨立成段的引文,如果不止一段,每段開頭用前引號,只在最後一段的末尾加上反引號。
七、括號
1.括號有四種形式:圓括號()、 方括號 []、六角括號〔〕、方頭括號【】。
2.括號避免套用,必須套用時,採用不同形式的括號。
一般用()
國籍或朝代用[]〔〕
公文發文年份用〔〕
電訊稿訊息來源用【】
詞條用〔〕【】
八、連線號
有一字線,半字線,浪紋線三種,新規去掉了兩字線,因其易與破折號混淆。三種連線號分工明確:
(1)短橫(半字線)用於連線。如:021-64372608 WZ-10直升機。
(2)一字線表示起止,有的也用浪紋線,用漢字表示時,為避免與一誤會,用浪紋線。如:9月18—27日集訓 上海—北京高鐵。
(3)浪紋線表示數值範圍。如:15~30天 3000~4000人。
九、書名號
1.標示各種作品的名稱:紙質讀物,聲像製品,電腦軟體等。
2.標示作品的簡稱。如《現漢》。
3.標示欄目的名稱。如《社會廣角》。
十、分隔號
1.分行: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2.分節:橫眉/冷對/千夫指。
3.分隔供選擇或可轉換的兩項,表示“或”。如:接下來是魔術/雜技。
4.分隔層級或類別。點號按停頓時間長短分為頓號/逗號,句號,冒號/分號,句號/問號/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