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電腦固態硬碟可以擴容嗎(膝上型電腦固態硬碟可以擴容嗎)

這兩年新上市的筆記本基本都搭配固態硬碟,而且高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也很親民,讓不少小夥伴萌生了擴容的想法。


固態硬碟相對於機械硬碟的優點很多。

啟動快這是顯而易見的,不用磁頭,快速的隨機讀取,傳統機械硬碟的開機30秒,換上固態硬碟會縮短一半的時間。而且無噪音,發熱量小,這裡就不過多的介紹固態硬碟的好處了,還是進入主題,如何去換裝新的高容量的固態硬碟以及換了之後該怎麼去做電腦的系統。

入手固態硬碟前

這個時候需要去檢視一下,可以下載一個磁碟工具CrystalDiskInfo,測試一下你的愛機是否是sata介面,自己膝上型電腦固態硬碟的介面根據電腦的型號去檢視一下需要的介面型別,不能看容量大就隨便就買一塊,導致安裝的時候介面不統一或不支援,那個時候就比較尷尬了。

行動硬碟的容量

目前win10系統比較流行,介面也很漂亮,小夥伴們從win7/8過度到win10可能會有點不太習慣,慢慢適應就好。但是win10系統佔用的硬碟空間也比較大,有些軟體預設的安裝目錄直接就是C盤,不注意的小夥伴安裝軟體一路點下去,軟體就會常駐C盤了,或者有些軟體直接會在C盤裡建快取的資料夾,windows的安裝補丁也會預設在C盤,所以對於有些小夥伴動手能力稍微弱點的還是把C盤(系統盤)做的容量大一點的比較好,小編親測win10的系統盤分割槽到80-100G比較好,避免硬碟不足造成系統的卡頓。到時候就得從其他硬碟裡去分割槽給系統盤了。

時下硬碟256G的容量價格還是比較親民,容量也夠用。這個盤可以分成兩個區,一個做系統,一個安裝軟體。剩下的資料儲存就利用原有的機械硬碟吧。

更換行動硬碟前的準備

1 需要把電腦裡的資料進行轉移,因為你之前或是系統在機械硬碟,或是更換全新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在更換之前把有用的資料通過行動硬碟或者百度網盤進行資料備份。

2 最好買一塊8G的U盤,製作啟動盤,小編比較喜歡純淨的系統,就在msdn上下載了原版系統,再自己去安裝驅動和優化系統(這裡小夥伴要注意哦,一定要先把電腦的網絡卡驅動下載下來,否則新系統安裝之後是上不了網的),或者小夥伴圖省事,可以直接去選優化好的ghost系統。

準備開始更換

話說這個時候得拆機了,其實很簡單,拆開後蓋,裡面固態硬碟的位置很明顯,固態硬碟兩端一頭是插槽,另一頭是螺釘固定。(這個螺釘有的時候是電腦安裝固態硬碟的空位就有的,有的是購買的時候商家帶的)

安裝系統

1 筆記本進入到bios更改啟動優先順序,改為U盤啟動,設定bios的SATA模式為ACHI,BOOT啟動模式為UEFI,一般新款的主機板都是預設的。然後設定第一啟動項為UEFI開頭的U盤,也可以通過快捷啟動鍵選擇啟動項啟動電腦。例如華碩主機板開機按“F8”,微星主機板開機按“F11”,技嘉主機板開機按“F12”,華擎主機板按“F11”,重啟電腦,按照提示把系統安裝到新的固態硬碟上。

2 安裝好了之後,把bios的啟動優先順序改為新加裝的固態硬碟啟動,拔掉系統安裝的U盤,把原有的機械硬碟格式化,作為資料儲存盤。

3 把新安裝的固態硬碟分割槽。

介紹一下分割槽的方法:win10的系統C盤的容量還是大一些比較好,所以我選擇了100G。這裡不用外部工具去分割槽

先關閉C盤的系統保護。

再開始選單上點右鍵,找到磁碟管理,在C盤上右鍵點選壓縮卷,輸入壓縮空間量102400M(正好100G)

剩餘的固態硬碟分割槽就作為軟體分割槽吧。

之後把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做一下4K對齊,這樣與不做4K對齊的硬碟效能會相差25%。

小貼士:如何4K對齊 用DiskGenius 選擇快速分割槽 選擇扇區數值(32位系統為2048,64位系統為4096) 這樣就做到4K對齊

檢查一下

下載AS SSD這個軟體,按照紅框裡的對照一下,都顯示ok就完成4K對齊了。

小夥伴們歡樂的去擴容吧,多鍛鍊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會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