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創作怎麼賺錢(哪些自媒體平臺釋出作品可以賺錢)

【摘要】有時對一個原創小號手,花了一天時間寫的文章,因深度、領域、標題、流量等客觀原因,一篇文章的經濟收益才幾分錢,甚至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當然更難談上社會效益。可能一篇好的文章就此沉澱了,一個好的作者就此沉淪了。因此,如何提高平臺的流量及資訊的傳播效率、使用效率,使得有更多的人去發現好的已發文章,在泛娛樂的今天,保持新聞、資訊、知識、文化等得到同等的傳播和進行適當的推薦、轉發、認定,也是資訊流轉中重要的環節和角色。如何通過平臺、功能、機制、角色和經濟獎勵來實現這種資訊的科學利用,又能提高平臺、作者、讀者的綜合效益,是自媒體平臺需要認真和仔細研究並解決的難題。

如今各自媒體運營公司對號手們的文章即愛、又恨,愛的是希望天下所有的好文章都能投到自己的平臺上,恨的是總是有一群水軍,專門幹批號、抄襲、群發的事。對於號手們來說,原創得不到尊重,文章被大量的自媒體作者抄襲,而且各平臺幾乎都有一群專業抄襲者,十分頭疼。寫一篇文章還是蠻辛苦的,在網上看到一些自己的文章卻不是自己的名字,心裡真不是滋味。如果能加大、增加原創文章的認定、評價機制,增加讀者使用閱讀、文章、轉載文章的打賞機制,適當的將作者閱讀、轉載、評價、打賞和平臺、作者及服務掛鉤,對綜合效益進行一次全面的升級,尤其是利用社交平臺和交流機制,讓讀者瞭解文章的創作過程及相應的價值和服務,讓平臺開通適當的價值服務認定通道及互助打賞功能,或許也是提高文章原創度的方式。

一點小希望:

最近,網友爆料賈乃亮在微博的長文引起了網友的共鳴和支援,並得到了網友的慷慨打賞。 僅僅兩個小時就有5000多人打賞,賈乃亮一晚上收到的打賞金額就高達300萬,希望錢能夠給亮哥帶去一點安慰。

在此,我想自媒體平臺是否可以開通及推廣文章打賞功能。對打賞的讀者,平臺是否給予更多的推薦及服務,另外收到打賞的作者是否可以讓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平臺的推廣服務費,這樣把作者、讀者、平臺、服務等因素做了綜合考量和利益對接,從而支援深度原創及專業讀者。

例如,微博打賞是為了使用者提供的一個新功能:粉絲在閱讀創造的內容後可以給其打賞。在微博實現至需內容產出與傳播就可以獲得收入,讓內容更簡單便捷地轉化為收益。 微博打賞是網際網路新興的一種非強制性的付費模式。從去年開始,微信、映客、今日頭條等中國網際網路產品開通“打賞”功能,使用者如果喜歡作者和主播發布的內容,會根據心情給一筆費用不等的“小費”,直接通過軟體支付。

翔龍

2018年於北京海淀龍翔路8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