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ip地址有什麼後果(ip地址可以隨便改嗎)
顯示IP屬地後有人動起了歪腦筋
海外留學生賬號IP屬地顯示為國內某地;X地生活資訊IP屬地則在其他省市……近日,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上線開放顯示IP屬地的功能,讓一些自媒體博主、網紅賬號人設“翻車”,引起熱議。與此同時,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商家打起了付費IP代理的主意,提供更改IP地址服務的生意在搜尋引擎平臺、電商交易平臺、QQ群上悄然興起。
記者在搜尋引擎平臺搜尋“IP代理”,顯示出不少相關廣告,有的聲稱“可覆蓋全球國家和城市”,有的表示“提供高質量匿名IP”。還有“一鍵換IP軟體”,“可自動秒換,穩定不掉線”。該軟體下載頁面提示:使用者使用從事的任何行為與本公司無關,產生的相關責任使用者自負。
其中一家提供IP代理服務的商家告訴記者,可提供動態和靜態兩種IP,如果是用於在平臺修改IP地址,則推薦動態IP。包天價格5元,包月109元,還可以選擇包年,可隨機修改全國任意屬地。
有人賣IP還有人買IP
記者瞭解到,IP 地址是網際網路協議特有的一種地址,是上網需要的唯一身份憑證。而IP代理則相當於中介平臺,由代理IP訪問想要瀏覽的網頁,從而達到隱藏真實位置資訊的目的。
北京市公安局通過其官方微博提示,高質量的代理IP可抵擋電腦病毒、防止黑客攻擊等,對網路安全有很大的好處等。然而,也有不法分子利用代理動態IP,用各種虛假伺服器地址傳播各類謠言、實施詐騙、涉黃涉賭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記者還發現不少冠以“國內/海外代理IP”“動態IP技術交流”等字樣的QQ群,其提供的業務和需求五花八門。一名買家告訴記者,自己手裡有不少客戶有修改IP地址的需求,想要購買一批代理,但是群裡資訊魚龍混雜,害怕個人資訊被盜用。
有人提供IP,還有人收IP。“收國外IP,有的聯絡”;有人尋求業務合作,“找自建IP池有經驗的夥伴,一起搞東西”;也有人專門代辦各類電信增值資質,“IDC、IP-VPN、多方通訊……”
買賣IP可能觸犯刑法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想要通過更改IP屬地製造“偽現場”,進行謠言釋出或電信詐騙等,其背後涉及黑灰產業。不僅個人資訊有洩露的風險,也可能陷入不必要的麻煩中。
此外,未經登記備案或逃避技術監測與行政監管即開展非法經營的IP代理,還可能成為犯罪幫凶。
2020年9月,雲南警方偵破一起利用“秒撥”網路裝置獲取運營商動態IP資源,為境外不法分子提供動態IP代理、動態VPS服務非法牟利的網路黑產案件。其團伙所涉網路裝置關聯出多起網路賭博案、電信詐騙案。
今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釋出的電信網路詐騙及關聯犯罪典型案例中,兩名電信從業人員違規幫助上游買家架設伺服器,改變寬頻賬號的真實IP地址,致一被害人被騙158萬餘元。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提醒,賣家為使用者提供IP代理服務,幫助使用者篡改個人資訊及後臺資料,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執行,後果嚴重的,涉嫌構成破壞計算機資訊系統罪;如果擅自篡改他人的IP屬地資訊,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另外,為使用者提供代理IP服務也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
非法IP代理在全國範圍內被嚴厲打擊。去年,公安部專門針對網路電視和 “動態IP代理”等網上違法有害資訊滋生的重點基礎資源開展治理,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關停非法寬頻線路1.3萬餘條、寬頻上網賬號5000餘個。
作者:唐姝
來源: 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