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抖音做廣告(抖音廣告投放效果如何)
抖音廣告怎麼投放?
抖音廣告是屬於今日頭條廣告平臺的,今日頭條廣告平臺包括:今日頭條、西瓜視訊、火山小視訊、抖音四個媒體,投放時可以選擇期中某一個媒體進行投放或全部投放,四個媒體的付費方式及價格都一樣。
今日頭條競價廣告投放第一步(必讀),掃盲篇
本文是今日頭條精準競價廣告的入門文章,適合有競價搜尋廣告、或競價主動展示廣告投放經驗的人閱讀。如果你是個老司機,可以飄過。 如果從沒實際操作過競價廣告,或經驗過少,甚至對文章裡很多詞彙不理解,建議將今日頭條的競價廣告委託給我們操作,會讓你節省很多時間和節省大量廣告預算。
今日頭條廣告如何收費?
今日頭條廣告開戶需要預存款10000元,廣告有以下幾種扣費方式:
CPM(全稱:cost per mille):千人展示成本,即廣告被展示1000次所需要的費用。
CPC(全稱:cost per click):單次點選成本,即廣告被點選一次所需要的費用。
CPA(全稱:cost per action):電話諮詢,即一個客戶諮詢電話所需費用;表單提交,即使用者提交一次個人資訊所需費用;單次下載成本,即APP被下載一次所需要的費用。
收費形式及價格
普通競價CPC:適合所有型別的客戶。普通競價CPC是最常規的點選競價方式,可以簡單理解為出價越高,廣告位置越靠前,獲取的優質廣告資源越多。需要有較高的廣告投放和資料優化技巧與經驗。
目標轉化成本競價OCPC:適合希望獲取大量轉化效果資料,且單月至少投入5萬元以上廣告預算的客戶。根據不同行業、產品,實際預算可能會高於5萬。基礎原理:通過先投入一筆實驗性的預算,看看符合什麼特性的使用者看到廣告後更容易轉化成諮詢、留言、下載等。然後向更多的符合這個特性的使用者投放廣告,而從獲得數量更多、價格更低的轉化。前期投入的實驗性預算不能過少!否則無法獲得足夠多樣本資料。樣本資料至少要在240個以上,這意味著如果初期一個轉化成本100元,前期測試就需要24000元廣告預算,然後進行資料優化,再投入80000元,從而實現56元一個轉化成本,1840個轉化的的目標。
*以上價格鈞為競價起步價,實際廣告成交價格會高於等於競價起步價格。實際成交價格受很多因素影響。
廣告形式-大圖
精準競價廣告計費原理:
簡單的說,出價更高的廣告主可以獲得更優先的展示,獲得更多的點選數量。每個廣告均有最低出價,可以1分錢遞增。廣告成交價格 ≤ 廣告出價。基本成交價格的演算法是次名廣告出價加1分錢。(例如,廣告主A出價0.3,廣告主B出價0.5,廣告主C出價0.4,廣告主D出價0.41。先展示廣告主B的廣告,成交價格是0.42;然後是廣告主D,成交價格是0.41;然後是廣告主C,成交價格是0.31;最後是廣告主A,成交價格是0.3)。實際中的成交價格還受廣告點選率、投放時間、受眾人群、其他廣告主等多方影響。成交價格是動態的,以今日頭條競價廣告系統實際價格為準。
廣告形式-視訊
精準競價廣告與誰競價?
與所有投放條件完全相同的廣告主一起競價,但今日頭條競價廣告區別於搜尋競價廣告。今日頭條根據廣告、目標受眾、投放條件等因素,系統主動向潛在消費者展示廣告。潛在消費者在看新聞標題時會看到廣告。消費者一天不會只瀏覽幾條新聞標題,而是幾百條新聞標題。潛在消費者只要看到廣告,無論是第一支廣告,還是最後一支廣告,廣告都是精準的,而且不會出現同類廣告在同一螢幕出現。所以說,今日頭條競價廣告不需要像搜尋廣告一樣,必須出高價才能獲得有效點選。
廣告形式-小圖
精準競價廣告的劣勢:
操作較複雜,需要操作者具備一定的精準競價廣告投放基礎,通過學習和投放實踐可以逐漸掌握要領。廣告展示位置不固定,隨機展示。
今日頭條廣告展現機制及精準緯度:
如果經常使用今日頭條就會發現,每個人看到的新聞都不一樣,而且看到的新聞都是你感興趣的。這是因為今日頭條根據使用者的閱讀興趣推送新聞,如何做到的?
直白一些的解釋:
通過使用者以往閱讀的新聞類別、文章標籤推測使用者的興趣。使用者閱讀的新聞越多,推測使用者興趣越準。你看的新聞、文章越多,我越瞭解你。 例如一個最近要裝修的使用者會經常留意裝修相關文章,裝修陷阱、裝修技巧、室內設計等等。此時,這個使用者就具有了裝修屬性,向他推送裝修相關的廣告就會更精準。裝修過後,使用者會大幅減少閱讀相關文章數量,那麼這個使用者就不具備裝修屬性了。買車也是相同的道理。對於母嬰、育兒來說這個週期會更長。 對於一個喜好美食使用者來說,他的興趣是長期的。通過閱讀新聞、文章推測使用者興趣,這是除了百度搜尋外最精準的獲取使用者需求的方法。
國內的各種渠道千千萬,主流的廣告平臺不多也不算少,而今日頭條與其它平臺最大區別在於——個性化推薦和智慧分發。可以簡單理解為,今日頭條上投放的廣告,是通過“機器人程式碼”過濾再分發出去的,因此瞭解“機器人”在分發過程中遵循的規則,無疑能夠加大廣告主對投放的把握。
在今日頭條的AD系統新建一條廣告計劃後,計劃會經過預分配曝光、預估CTR、廣告排序、頻次過濾這四個步驟後,才會展示在使用者面前。本文主要分享在這四個步驟中,影響投放的主要演算法邏輯。
一、預分配曝光
系統根據計劃的日預算進行流量的預分配曝光,打比方,如果把頭條的全盤流量比作一個操場,那麼高預算的理論流量可以覆蓋整個操場,幾千幾百的低預算的流量理論上只能覆蓋一小塊區域,而在百度等平臺,可能100塊的預算理論上可以覆蓋百度全平臺的使用者群。
此外,預分配的曝光流量,以及計劃跑起來後分配的流量,都是分段式。把廣告系統當做一個智慧機器人,機器人在不停的觀察一個計劃帶給平臺的回報,當某個階段分配的流量,回報的CTR很低時,機器人會認為使用者不喜歡該廣告計劃,這就會導致廣告在下個階段的消耗變得困難。
不要問:看的很懵懂,好像沒啥用?
要問:雖然看著不太明白,但以上因素會導致什麼影響麼?
答:1、廣告計劃適合高預算(由於頭條分配力量的分段式屬性,實際消耗會遠低於日預算,還是打比方,一場NBA直播2~4小時,但實際比賽時間不算加時只有48分鐘),因為和問卷調查一樣,理論人群越少,那麼資料反饋波動越大,只有人群越大,資料反饋才會越接近真實值,這點對於遊戲這類廣告競爭力較弱的行業影響尤其明顯。
2、廣告計劃先有量比先有效果更重要,“機器人”的行為邏輯非常複雜,但只要是程式碼就一定有其規律可循,因此當量足夠大後,一方面能夠獲得最真實的效果,可以把握到計劃的真實回報和反饋,另一方面可以用量壓制住機器程式碼的波動。如果非要定個量的標準,筆者認為只有起碼花夠5000~10000的計劃才有初步討論和優化的價值,幾百塊消耗的計劃,不論回報好或壞都是不準的,做投放的優化,首先要掌握產品在平臺的真實情況,其次才是在真實情況基礎上的優化和運營。
二、預估CTR
頭條的廣告系統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預估廣告計劃的CTR,賬戶歷史表現(花的錢、歷史計劃的整體表現),行業廣告的投放資料。這裡面行業資料單個廣告主無法控制,因此核心就在於前者,其中花錢的持續性重要於數目,近一週的賬戶計劃表現重要於近一月的。
預估CTR具體過程如下:根據大圖or小圖、行業屬性、文案內容、圖片內容、受眾使用者特徵等,再加上錢作為加權,將新廣告與歷史廣告的展示點選情況做匹配,輸出一個預估的CTR值,同時在後續分段式投放中根據廣告的實際表現對預估的CTR做調整。
其中,由於系統會擔心預估的CTR不準確時,導致廣告主的損失,因此會故意放緩新計劃一開始的曝光,所以在頭條新建的每一條計劃,都要有一個時間緩衝,才會開始起量。
今日頭條廣告形式4-1大圖
不要問:什麼型別的素材點選率高?因為在一個大盤裡,每種素材都有過好和差的表現,這是典型的看著有用但對實際沒幫助的問題。
應該問:所在行業的平均CTR是多少?因為只要保證我的計劃比平均值高,盈利的機會就更大。
答:全行業素材在今日頭條資訊流中的平均CTR為2.3~2.5%;其中游戲行業CTR 1.5%,電商 2.5%,APP 2.2%。
三、廣告排序
當廣告計劃被APP端載入後,並不是即時顯示,而是進行ECPM的排序。ECPM≈質量度*出價,質量度最重要的是點選率CTR,代表著廣告被使用者接受的程度,出價即Bid,代表廣告主願意為一次點選所支付的最高費用,因此如果CTR越高,那麼廣告計劃實際的ACP點選價格,會比Bid越低。
今日頭條廣告形式4-2小圖
不要問:更細緻的廣告排序演算法?因為懂了其實也沒卵用
要問:這對投放的影響是什麼?
答:最大影響在於,投出去的廣告,不是即時被曝光和點選,因為廣告在使用者APP端排隊後,被刷到的時機有隨機性,可能下一秒就被曝光,可能幾分鐘,也可能半天甚至一天,因此導致今日頭條上的CPC(Cost per Click,一次點選費用)扣費,和廣告投出去的時間是有時間差的,即非即時。這種非即時最大的影響,就是後臺的即時統計資料會有緩衝和延時,所以在頭條投放,不需要跟百度廣點通一樣頻繁調價,而是耐心些,根據大盤資料表現,再做調整,以免得不償失,一天2~5次調價足夠。
此外,作為優化的一個重要依據,質量度的影響因素按重要度排序為:CTR>素材創意相關性>落地頁和素材的關聯性>廣告賬戶的歷史表現≈賬戶信用≈使用者在落地頁的停留時長≈落地頁的載入速度。
四、頻次過濾
今日頭條的廣告系統有非常多的頻次過濾演算法,摘取對投放影響最大的幾條如下:
1、曾經:新使用者7天內沒有任何廣告(IPAD版,IOS付費版終身免廣告)。現在:新使用者3天內不出任何廣告,3~7天只出資訊流廣告,7天后正常顯示資訊流廣告、開屏廣告、詳情頁廣告。
2、一個使用者一天內,最多看到7次大圖廣告,所以大圖有時候跑不動是有原因的,要麼加價,要麼想辦法提高CTR,要麼等,只有這三種辦法。
3、一個使用者一天內,最多看到20次應用下載類廣告,但如果下載連結是放在跳轉的落地頁上,則不受這個頻控影響,所以如果非常求量,不妨多投落地頁廣告。
4、當使用者Dislike了廣告主的其中一條計劃,那麼該廣告主所有計劃一週內不再顯示給該使用者
5、每一條廣告計劃,12個小時內只對一個使用者展示一次
6、ECPM太低的廣告,不予展示,連排隊的機會都沒有,具體門檻不透露,但2016年3月份時,今日頭條的系統輕微下調了ECPM的門檻,讓更多廣告有展示機會。
不要問:大圖和應用下載被頻控,那我要少投麼?
要問:大圖和應用下載被頻控,那有時候反其道行之,可否收穫驚喜?
答:可以。頭條的資訊流廣告,頁面形式分為下載頁和落地頁,區別在於下載頁是搭建在頭條伺服器中,且素材上有“立即下載”的ICON;素材形式分為大圖、小圖、組圖;競價廣告位置分為:今日頭條資訊流、內涵段子資訊流、今日頭條文章詳情頁底部Banner。可以說,上面每一種形式,都有好和壞的案例,因此投放中謹記水無定勢,盤子在不停變化,看你怎麼玩,但玩的過程中,務必記得上面的各種演算法,即遊戲規則。
五、還有麼?
1、賬戶餘額。根據筆者曾經觀察了2萬 條計劃的心得,不要等快沒錢了才充值,保持賬戶餘額有五位數以上,對流量的幫助絕對是正向的。餘額越少,以及廣告計劃的消耗越逼近預算,“機器人”放量的速度趨向於放緩,但具體臨界點和相關數值無法透漏。
今日頭條廣告形式4-4視訊
2、不盲目相信經驗。移動端的多元化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廣告投放領域也是如此,因此不同平臺的經驗和習慣不要輕易照搬,尤其是百度廣點通這類“傳統”平臺的經驗在頭條這樣的新廣告系統上會水土不服,讓部分新接觸的市場人員偶爾倍感茫然,投放也變得縮手縮腳。要知道,像筆者這樣的“老”員工,如果不保持每天的學習,一樣會被頭條自己的速度拋下,因此,保持“冒險”和“學習”的態度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