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優化配置的方法(win7電腦優化設定)
誰不希望讓自己的Win7系統跑得更快!然而,網上很多所謂的Win7優化祕笈不是忽悠就是照搬XP的優化技巧。例如,不使用Win7主題會讓Win7節省那麼一點資源,卻犧牲了自己的體驗為代價,得不償失。
Win7優化有很多誤區,本文挑選了目前10則常見的Win7優化誤區,讓你自己對比一下自己有沒有試過類似的Win7優化技巧。
誤區1. 定期清空SuperPrefetch
這項祕籍應該是從XP時代流傳過來的,不可否認XP中的Prefetch(預讀緩衝)並不好用,效果一般還經常整出點錯誤來,於是便有人琢磨將這個資料夾清空以解決這一問題。然而隨著微軟對此問題的重視,以及Vista、Win7兩個版本的陸續完善,如今的Prefetch(已經升級為SuperPrefetch)已經相當好用了,不但可以自動記憶程式檔案,而且還會對資料週期進行記錄。
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們平常都是開啟電腦後直接啟動Word,那麼SuperPrefetch便會在啟動後自動預讀Word檔案,利用主動性分析迎合使用者習慣,效率自然大幅提高。因此當我們清空SuperPrefetch檔案時,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啟動規律也會一併消除,非但不會對程式啟動帶來幫助,反而會導致Windows重新記錄這些規律。因此不去管它,恰恰就是最好的優化。
誤區2. 修改引導設定可提速
這項“技巧”來源於一篇海外文章翻譯,即將“系統配置程式(msconfig)→引導→高階選項”中的“處理器數”調成“2”,勾選“最大記憶體”覈取方塊即可提高Win7啟動速度。
經過查詢微軟文庫發現這項設定僅僅是維修人員用來除錯系統所用,屬於作業系統相容性選項。比如當系統出現啟動類故障時,維修者便可通過這一選項強制關閉一個核心(或部分記憶體)以判斷是否由CPU及記憶體硬體瑕疵而導致啟動失敗。預設情況下,如果不勾選該選項,Windows7就是按照CPU標稱核心(即2核心)啟動,根本不存在設定後可以加速的結論。
誤區3. 2G記憶體可禁用虛擬記憶體
網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個祕籍,如果你的記憶體超過2GB,那麼就可以禁用虛擬記憶體,以免大規模資料交換髮生在速度較低的硬碟之中,從而降低系統整體效能。然而細心的網友應該已經注意到,這項技巧由來已久,準確地說應該屬於XP時代的產物。眾所周知,和先前的WinXP相比,Vista及Win7的記憶體佔用更加龐大。也許2G記憶體對於一臺XP電腦已經足夠,但對於Win7卻只是平常而已。
如果你真的聽從“技巧”禁用掉虛擬記憶體後,不但不會發現系統效能出現明顯提高,反而還會引發更多出錯機率。這其中的緣由,就在於Win7對硬體的效能把握遠超Vista,如果你的配置不是很差勁的話,那麼無論是否禁用虛擬記憶體,對於系統的執行效率都不會有明顯影響。可一但期間我們執行了一個超大程式(如XX遊戲等),剩餘記憶體再也無法滿足系統需要時,等待你的不是出錯就是徹底的系統崩潰了,因此Win7系統禁用虛擬記憶體不可取!
誤區4. 虛擬記憶體應設為實體記憶體1.5倍
這項技巧應該很多老鳥更為熟悉,它的起源大概是在Win9x時代。即通過將虛擬記憶體設定為實體記憶體的1.5~3倍,才是最科學的設定方法。不過大家也許忽略了一個小問題,那就是這項技巧盛行之時,電腦記憶體還在32MB~128MB之間徘徊,說實話當年哪臺電腦能夠配得起一條PC133 256MB記憶體便已經是很NB的事情了。在如此小的實體記憶體下,虛擬記憶體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因此參照上述設定虛擬記憶體的確能夠收到一定效果,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降低“記憶體顛簸率”。
但隨著硬體效能突飛猛進,我們早已走入到GB時代,如今開啟電腦配置單,4GB記憶體已成為標配。如果還要遵守上述的“規範”,那麼虛擬記憶體無疑就要設到4GB~12GB。先不說是否真有軟體需要如此大的交換空間,即使有按照目前主流SATA2介面硬碟來說(其資料讀取速度約為100MB/s左右),完全讀取一遍虛擬記憶體(以4GB計)便需要約40秒時間,更何況頻繁的讀寫必然導致“硬碟碎片”產生,如此結果電腦不慢才怪。
那麼說了半天,到底虛擬記憶體應該設定多少為宜呢?由於目前的電腦配置跨度較大,單純限定一個標準早已不太合適,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Win7自身調整。千萬可別小看它,因此Win7的這種根據配置量體裁衣的方法,不但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系統執行對硬碟空間的損耗,而且還能根據應用情況智慧擴充(即當臨時執行一些大程式時,Win7會自動擴充套件虛擬記憶體),而這樣的方式往往要比你絞盡腦汁搞出的一個固定尺寸更可靠。
注:同樣不要將虛擬記憶體的初始值和最大值設為一致,雖然理論上這樣的做法能夠減輕一部分硬碟碎片產生,但常常會導致系統出現一些不規則錯誤,反倒讓系統執行更不穩定。
誤區5. 系統保護是雞肋
不少網友在安裝之初便會把系統保護隨手關掉,認為這項功能除了白白佔用一定資源,並沒有太多用途。事實上這個原因可能要追溯於2000年的Windows Me系統。當年微軟在Windows Me中第一次加入了“系統還原”,期盼通過這項功能幫助使用者降低系統維護的難度。然而由於蹩腳設計以及Windows Me本身的原因,該功能被很多網友所詬病。
然而隨著作業系統日趨完善,Win7時代的“系統保護”早已解決了之前種種問題,不但能夠對系統設定提供保護,還能恢復不同時間的檔案版本(即“歷史版本”)。最為關鍵的是,Win7允許使用者自由設定系統保護所佔據的磁碟空間,一旦備份超過限額,Win7將自動刪除舊的還原點為新還原點騰地兒,操作十分人性化。
誤區6. 系統瘦身有木有
很多祕籍都在告誡使用者,系統要時常進行清理,甚至為了方便網路上還專門流傳了一些一鍵清理工具。不可否認,經常的系統清理的確可以提高效能,但在這裡要特別強調一句的是,“垃圾”的概念比較寬泛,有些檔案你可能沒用,卻不代表別人沒用。比如在一些清理工具中發現了WinSxS、MSOCache兩個資料夾,事實上這兩個資料夾雖然體積龐大,但絕非毫無用處。
其中前者包含著一些Win7的重要檔案,一旦誤刪很可能導致系統崩潰,而後者則是Office軟體的“本地安裝源”(其實就是Office光碟在硬碟上的備份),雖然刪除它短時間內對日常使用沒有影響,可一旦使用者打算進行特殊操作時(如添刪元件、安裝SP包、修復Office時)都將導致失敗,最終只有解除安裝重灌一條路可選。因此對系統清理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果拿不準,還是不要點選了吧!
誤區7. 裝個檔案就能搞定4GB記憶體
如今記憶體白菜價,很多玩家裝機之初便直接上了4GB記憶體。不過一個讓人很尷尬的現實是,32位Win7無法識別4GB記憶體,最多僅能識別到3.25GB。為了解決大記憶體使用者之惑,網上開始流傳一些通過“破解”使32位系統也能支援4GB的方法,但事後證明有些軟體只不過是更改了系統顯示,真正的記憶體並沒有利用,反而影響到了系統穩定性。
因此如果你真的擁有4GB記憶體的話,還是乖乖換成64位Win7吧,畢竟現在的64位系統相容性不錯。如果依舊眷戀老版的32位系統,建議不如搜尋一下RamDisk這個程式吧,它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將部分閒置記憶體直接虛擬成一塊硬碟。藉助這塊高效能“硬碟”,我們不但可以將虛擬記憶體(Pagefile)放置其中,同時也能將臨時資料夾(Temp)或者IE快取(Temporary)移動過來,藉助記憶體條這塊高速區域,享受無與倫比的效能體驗。也許這要比你費盡力氣,增加一個0.75GB記憶體空間更有價值。
誤區8. UAC很沒用
很多人都對UAC沒啥好感,因為這項功能常會時不時蹦出一個對話方塊讓人厭煩,其實這是您不瞭解UAC原理所致。和當年的XP系統不同,Vista及Win7天生沒有管理員許可權,所有對系統有影響的操作(如軟體安裝、系統調整等)都需要更高階別的管理員授權。如果一個程式未經授權,那是絕對不會啟動的。因此當有大批量軟體安裝(比如系統剛裝好時),也就不難理解UAC為何頻頻彈出對話方塊了。
不過話說兩頭,雖然UAC真的容易讓人很煩,可它卻實在有用。比如當我們去訪問一個掛馬網站時,木馬入侵準備啟動,UAC同樣會向我們發出提醒。因此即便使用者沒有安裝防毒軟體,也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這些隱蔽執行的傢伙。而為了大幅降低UAC對使用者造成的干擾,Win7也已經對其進行優化,同時還加入了四級提醒選項,事實上已經在安全與人性化之間達成了平衡。
誤區9. 玩加速就得去特效
很多祕籍告訴大家,要想讓電腦跑得快,就要關閉各種華麗特效。乍一聽這句話似乎很有道理,電腦畢竟是拿來用的,漂亮不漂亮自然就在其次。然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和之前版本相比Win7不但引入了更加絢麗的外觀,更關鍵的是加入了很多創新的人性化功能,比如Aero Peek、Jumplist、工作列縮圖、工作列進度顯示等,全都依賴於全新的Aero特效。這些特性除了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受外,在日常使用上也的確方便了許多。如果光為速度就將這些新特性摒棄,未免有些因噎廢食之嫌,若如此何不裝款Win98來得痛快。
事實上為系統提速有很多方法,相比關閉Aero特效,筆者更傾向於對系統服務進行精簡。一般來說只要優化時細心一些,不要傷及重要服務(可通過一些優化工具),它所帶來的提速效果絕不次於關閉特效。
誤區10. 刪除休眠很給力
要說Win7裡的檔案大頭,除了虛擬記憶體就數它了。這是一個隱藏在系統盤根目錄中的檔案,檔名為Hiberfil.sys,作用是當系統休眠時將實體記憶體中的資料依次寫入休眠檔案,以便下次恢復時直接還原到休眠狀態。正因為這一技術的原理所限,它的尺寸和實體記憶體完全一樣(即你的電腦裝了2GB記憶體,則Hiberfil.sys也為2GB),看上去十分龐大。但對於如今的電腦而言,刪除一個幾GB檔案,事實上對系統速度沒有絲毫影響,反而會讓你失去享受Win7休眠的樂趣。
和桌上型電腦使用者相比,筆記本使用者也許更能體會到休眠的好處,當我們將筆記本上蓋合上,或者直接按下電源按鈕時,便能啟用休眠操作(或睡眠)。和傳統的關機操作相比,休眠(或睡眠)的恢復不但速度更快,而且可以直接恢復到休眠前的樣子,比如當時我們正在編輯一份Word檔案,那麼恢復後Win7同樣會將該檔案擺放在螢幕之中,讓人很快就能進入工作狀態。同時較少的讀寫操作(特指睡眠)也會大大延長硬碟的實際壽命。
注:睡眠和休眠都是Win7休眠的一種方式,區別是睡眠適用於短時間離開電腦,所有檔案、狀態會自動保留在記憶體,睡眠及恢復的速度都較快。而休眠則是將上述資料全部存入硬碟檔案(Hiberfil.sys),因此速度較睡眠稍慢。值得一提的是,睡眠在經過一段時間(可設定)後,可自動轉化為休眠,以節省系統電力。
寫在最後
從很早以前的Win9x開始,系統優化就一直是個很熱門的話題,網上也能搜到很多有關如何優化電腦的帖子。要優化總要因人而異,不知情地盲目追風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此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同樣安裝一款防毒軟體,有些人沒事有些人卻經常中毒的原因,因為很好的安全意識和習慣才是保證系統安全的最終核心,在這一點上系統優化和系統安全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