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如何合作快手入局直播賣貨

作為深耕下沉市場的快手和拼多多,被稱為“五環雙雄”。他們更關注的是五環外的下沉市場,而他們近期被更密切地捆綁在一起,聯手搞起直播。

有媒體訊息稱:拼多多與快手已達成合作,拼多多商家將可接入快手主播資源做商品直播推廣。

在一份拼多多與快手合作說明中提到:

目前雙方已完成後臺系統打通。該披露資訊還指出,雙方合作後,拼多多會在其官方購物返現平臺“多多進寶”的招商廣場引進部分主播資源,商家可直接選擇合適自己的主播合作。

同時拼多多規定,商家也可自己找外部主播合作。

對此,不少拼多多商家表示,“情況屬實,是拼多多小二宣佈的訊息”。而快手主播與拼多多的合作相當於“淘寶客”,純佣金結算。

這似乎是拼多多的又一次渠道下沉佈局,也是快手變現的新動作。雙方合作後,拼多多商家可獲得視訊和直播類的內容導流,而這一新的流量入口對拼多多的市場下沉會有很大的助益。

如今已經在快手主頁上已經出現了拼多多的廣告,似乎已經在開始大力推廣。

下沉市場雙巨頭“強強結合”

這場合作,拼多多商家可獲得視訊和直播類的內容導流,也能為快手的中小達人帶來更多的變現空間。但是對於雙方是否合作一事,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則迴應稱“不予置評”。

快手主播帶貨能力有多強,似乎已經不再需要驗證。最明顯的對比莫過於:

“快手某博主:7萬粉絲,5個月賺8000萬。”

“抖音某博主:100萬粉絲,溫飽線掙扎。

實際上,拼多多與快手聯合帶有著惺惺相惜的感覺。

1、拼多多沒有內容,快手達人缺變現渠道

拼多多在此次合作之前是沒有短視訊和直播內容資源的,流量多是社交流量,由分享、砍價的激勵動作激發購買,而這些動作讓使用者降低了對產品本身的關注度。和已經成熟的快手合作,彌補了相關缺口。

除了額外可以為商家帶來銷量紅利,對快手達人而言直接擁有電商分銷渠道也是一種實質性激勵。大V們或許不缺變現途徑,但是光靠大v是無法支撐起一個內容平臺的,對於那種有固定粉絲但是並不火爆的微網紅來說,這樣的合作值得期待。

2、兩者定位非常一致,五環外銷售潛力巨大

好的合作一定是會涉及到合作者之間是否調性相符,而拼多多和快手的輻射範圍相似,如此合作更容易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在快手,上架商品的屬性其實跟快手使用者屬性不謀而合。快手上多是一二線以外的小鎮、農村青年,以老鐵、土味聞名網路,購物實用划算才是這群使用者的首要考慮。

這一點與拼多多使用者群體的喜好可謂天然合拍。同樣是深耕下沉市場,拼多多素來給大眾留下的印象便是“廉價、便宜、價效比”,符合小鎮、農村青年的消費習慣。

如此可見兩者在同一範圍類都表現除了強勁的影響,垂直化合作後,銷售潛力或大幅放大。

3、內容電商是發展趨勢,而下沉渠道仍然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淘寶作為電商行業領頭羊在內容領域動作頻繁,接入小紅書筆記、開通直播,精細化挖掘使用者需求。但是阿里的農村電商卻沒有很大起色,淘寶在下沉市場的普及並沒有達到理想化。

拼多多和快手的合作是對下沉市場的再一次深耕,在電商和小視訊等網際網路形式還不發達的地區,通過娛樂化的方式,來尋找低成本流量,是它們的強項。

作為內容平臺,快手需要商品;作為電商平臺,拼多多需要流量和帶貨能力。再加上二者都是騰訊系,本來就是“同門兄弟”,因此他們進行合作可謂順勢而為。

拼多多 快手, 重寫行業規則

隨著行業的發展,短視訊和直播已經牢牢吸引了商家的目光,他們逐漸接受且習慣了用這種新形式進行帶貨,積極擁抱內容電商行業的迭代。因此,電商平臺也嗅到了這種趨勢,紛紛入局直播、短視訊,拼多多並非個例。

極光大資料iPP監測平臺顯示:

30-50歲的女性在快手的佔比高達25%,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對於價格因素是最為敏感的,而且有足夠時間精力貨比三家。

而拼多多中13.7%使用者來自線下購物為主的人群,平臺上銷量百萬以上的爆款型別以日用百貨、小吃零食、服飾鞋帽為主,這些商品的特點是單價低。

使用者群在需求上如此吻合的快手和拼多多合作之後,究竟會給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快手流量龐大,且與拼多多使用者屬性相似,那麼符合快手屬性且使用淘寶購物的使用者,在快手與拼多多合作之後,極可能會把這部分流量吸引過去。

再加上,快手作為直播端平臺,其使用者對於主播的信任度會遠高於淘寶這樣完全以商品為核心主打賣貨的,這將對拼多多的交易額起到很大幫助。

因此快手和拼多多合作之後,可能會讓其他電商平臺直播的整體交易額下滑。

趨勢來看,電商已經將直播納入到大促狂歡的節奏中。即將到來的618,天貓預計直播引導的成交將達到130億元。

去年“6.18”期間,京東首次與抖音聯動,隨後的“雙11”,京東直接引入網紅並設立直播基地。聚美在去年9月上線了發現頻道,該頻道以直播和短視訊為主,包含商品推薦、秀場直播等內容。

不過,可以發現大多數電商平臺都是選擇開通直播、短視訊板塊,甚至直接推出獨立App。但這樣的問題在於,他們需要引入達人、機構進行合作,並非易事。

快手與拼多多合作,可謂提供了一種“內容平臺 電商平臺”的全新合作模式。雙方能夠各自發揮所長、各取所需,能夠放大自身的優勢,達到利益最大化。

電商巨頭對直播產生的效果寄予厚望,但頻頻聯手碰面背後也需要冷思考,雙方能否融合迸發更多空間還有待觀望。畢竟電商的引流效果主要依賴精準推送和直播內容本身。

說到底,無論何種方式,如何經營好使用者,留住使用者才是關鍵所在。

結語

電商與直播平臺間的關係從疏遠變為親近,實則是一場必然發生的商業聯姻,前者渴求流量和銷量資料,後者急於實現流量變現。

對於拼多多來說,“內容 產品”是大趨勢,電商搭配短視訊已經是必然的走向,與其和其他短視訊互相試探磨合,不如選擇快手——氣質相符,使用者又精準。

但對於下沉市場這兩大“巨頭”而言,如何在短視訊 電商模式下搶食,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