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會議要付費嗎

#騰訊會議部分功能開始收費#的訊息被頂上熱搜。只是不同於其他APP的收費,騰訊的這次操作,迎來的是大多數人的點贊。

這下,公司慌了,員工樂了。

甚至有網友在評論區支招:能不能把開麥功能也設定為付費;能不能把開會時長也限制了……

更有甚至差點在評論區點一首《好運來》,放一門禮炮,含淚寫道:求你了,趕緊收費吧。開攝像頭也收費,白用我心裡過意不去。

說這些話的人多是摳摳搜搜,點外賣要都領外賣優惠券的普通社畜。可為什麼這次社畜變得如此大方?

原因只有一個:對公司頻繁無效開會的行為深惡痛絕,積怨已久。

開會不算加班,領導廢話連篇

前段時間有一個視訊火爆網路,視訊內容上是一個領導深夜組織員工開會,宣貫會議精神。會議推進了20分鐘,領導只說了兩層意思:一是自己很辛苦;二是他想犒勞辛苦的員工。

下面有員工直懟:能別廢話了嗎?時間不早了要睡覺。

這樣的領導不在少數,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綜合下來領導的廢話文學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這個那個”,就是不說重點。嚴重懷疑他是臨場發揮或者突然忘詞。

二是“車軲轆話”來回說,嚴重懷疑他開會有KPI,單純是為了湊時長。比如:“今天開這個會,我先簡要說明一下開會的目的。為什麼要開這個會呢?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不知道為什麼開這個會,那就不知道開會是為了什麼。”

三是羅列“一二三四五”,每個內容都很重要,但又好像內容燙嘴,不說重點,生怕洩密。

社畜們在下面早就聽得是內心土撥鼠尖叫,要不是有社畜的血脈壓制,早就脫鞋對領導進行了物理攻擊。

領導話多是不爭的事實,說是三分鐘,一開腔就是一個小時,說是500字,延伸25000是常事。

不是開會消磨了社畜的耐心,而是形式大於內容的長篇廢話佔用了打工人本就不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天天加急會議,不分時間地點

江明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7、8年前甲方還能剋制,老闆還知道收斂,開會至少得提前半天預約通知,加急的臨時性會議也不算太多。偶爾想躲個小懶還可以直接關掉手機裝死。

自從有了線上會議,到了這個連網線都不需要年代,就連你在洗澡,老闆都可能喊你開會。

晚上11點,老闆微信群一個通知:準備下20分鐘開會。

管你的生存狀態,管你的心情感受。

最可恨的是每次都打著很“十萬火急”的幌子開著“不痛不癢”的會議。

無數次的打擊只告訴社畜一個道理:會不重要,重要的是開會的人。領導想要測試的可能只是服從。

更要命的是會議一般可以分為四種型別:戰略決策型、通知曉喻型、集思廣益型、動員號召型。

除了第一種型別社畜不配參與外,其餘三種,不論是否有工作相關性,普通社畜總被要求旁聽。

至於張一鳴提出的使用“飛閱會”的形式,減少臨時性會議,約好10點結束就是10點結束,多一分鐘都不行,只邀請相關人員參會,開完自己的部分隨走的形式,那是別人家的公司,羨慕不來。

很多公司開會就像“烽火戲諸侯”,習慣性緊急,除了加重社畜的焦慮,只剩下累積社畜的不滿情緒。

會中隨時抽查,會後秋後算賬

你線上開會,會穿的西裝革履,腳踩戰靴嗎?

居家辦公的日子誰不是蓬頭垢面,甚至臉都不洗就坐在了電腦前開始了社畜的一天。

曉涵作為社畜中的常見一員,穿著睡衣參加線上會議,沒想到領導卻突然要求她開啟攝像頭。被隨機cue發言,也就算了,開啟攝像頭算怎麼回事。

像極了宿舍整頓內務,她快速清理桌面,換了個上衣,理了下頭髮。找了個網不好的藉口,本以為彼此心照不宣沒有後續了,沒想到領導讓行政發了一個線上辦公要開攝像頭工作的通知。

劍指曉涵“某些同事居家辦公不在工作狀態。”

線上會議發言像極了上學時被抽查課文,最重要的是發完言還總跟著領導點評;突然被要求開像宿舍抽查內務,總是疲於應付。

社畜也需要隱私,有時候開著會還能聽見同事小孩唱《孤勇者》的聲音,老公衝馬桶的背景音。一人開會,全家靜寂,這樣真的好嗎?

最可怕的是有些公司還要讓行政在後臺清點人頭,中間有掉線的還要給出合理解釋,為了證明你有在參會,還要讓你複述開會內容。

開會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一次開會,一場民不聊生。社畜本就在夾縫中求生,不整頓工作,費盡心思整頓這樣的“內務”真的會倦。

在職場上逼走一個社畜的方式有很多種,開會算一種。

專案進行不下去了,怎麼辦?開會。提前完成了全年業績,如何慶祝?開會。公司內部要做結構調整,怎麼辦?開會。

希望職場來一場會議整頓,能少開點會,多做點事。

作者 | 桃之窈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