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修圖修出高階的感覺(常用修圖調色的方法有哪些)

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都關注了“手機攝影技巧”

我相信很多攝影新手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把自己的照片匯入到修圖軟體中,調一下曝光、調一下對比度、調一下色溫……,一頓操作後,發現完全修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於是復原,重新開始調曝光、對比度、色溫……,反覆操作後,套了一個濾鏡,算了,就這樣吧。

造成上述的情況的原因,就是後期調整思路的欠缺,這也成為了新手突破提升的一個大瓶頸,所以在這裡我就分享一下自己3年攝影之路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本文作者:@長安

思路1

學會分析照片

分析照片首先得明白照片是由哪些方面構成。一般來講,主題元素、構圖、影調、色彩是一張照片必有的構成成分,所以在修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逐個進行分析。

01

主題是否明確

是否需要二次構圖

沒有主題就沒有要表現的東西,沒有要表現的東西后期自然就找不到方向。所以修圖第一步,就是明確照片的主題。舉個例子,大家看下面四張照片。

這四張照片是我剛接觸攝影時拍的,我相信很多人剛開始攝影時,拍出來的也就是這樣的。這種景物很多,顏色很雜,觀看時目光無法集中在一個興趣點的照片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主題。這時,我們可以用二次構圖法,將多餘的景物、顏色剪裁掉,使照片主題明確。

方法1:裁剪掉不需要的元素,例如下面這張照片裁剪後,畫面乾淨簡潔,竟然呈現出一種幾何之美:

方法2:改變畫幅:

這張照片由於右邊人物的干擾,使照片左邊主體的吸引力被分散,改為豎構圖後,右邊的人物被去除,畫面變得更加緊湊,主題也就更加明確了。

02

照片是否存在畸變


照片的畸變包括鏡頭畸變和透視畸變,調整這些畸變將會讓我們的照片質量上升一個檔次。如下圖,校正畸變後,照片變得更耐看了。

03

不和諧的元素有沒有去除

照片中所有的元素都是為主題而服務的,如果畫面中有干擾主題的元素,我們就要用修補工具把它去除,例如下面這張照片,通過汙點修復除去葉子上的斑點後,畫面更加乾淨簡潔了:

手機上我推薦用retouch這款軟體,這是目前手機上功能最強大的修補軟體。

04

分析影調

影調簡單可分為:高調、低調、中間調。高調畫面主體為亮,低調畫面主體為暗,中間調明暗比較平衡。分析影調就是分析自己的照片適合什麼影調,然後調整影調中的問題。

第1個方面是整改照片原本的影調問題,也就是看照片有無過曝或欠曝,如下圖:

這張照片在拍攝時曝光不足,暗部太暗缺乏細節,這時我們就要通過調整陰影或曝光度的引數調整欠曝光。

提升陰影后,照片暗部細節得到還原。但是有個問題大家發現沒有,提升暗部後,照片的噪點將會非常明顯,這是因為手機的寬容度非常低,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前期就拍攝曝光正常的照片。

第2個方面是選擇合適的影調來突出主題,比如下面這張照片:

水和花的亮度都比較高,沒有對比,照片看起來特別平淡,這時我們改變照片的影調,用暗調來突出突出主體——花。

所以在調整前,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照片適合什麼影調。一般暗調給人的感覺是穩重,壓抑,亮調給人的感覺是輕鬆,美好,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想表現的情感來調整影調。

這裡提示一點:在修風光照片時,通常都是要展示更多的細節,所以在引數調整上一般是提升陰影,壓暗高光,使畫面細節更加豐富,同時增加對比,使畫面更加通透,而修圖時,我們同時使用曲線和亮度工具,會讓影調調整更加準確。

如下圖,在用亮度工具恢復暗部和亮部的細節後,我就是用曲線增加陰影和中間調的對比。

用曲線加對比有一個好處,它可以精確提升暗部與中間調、中間調與高光、暗部和亮部的對比,調節上更加靈活,所以也更容易調出我們想要的對比關係。

第三個方面是用區域性工具進行光影重塑,例如下面這兩張圖,我想突出車這個主體,所以就用區域性曝光工具把車的周圍壓暗,同時用徑向濾鏡提亮車,光影重塑後,照片就變得精彩了。

05

分析色彩

分析色彩就問自己這幾個問題:色彩關係需不需要改變?照片的主色調是什麼?為什麼要調成這種顏色?

首先第1個問題,色彩關係需不需要改變?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看照片本身色彩是不是雜亂,是不是影響了主題的表達。如下圖,照片中的顏色很多,干擾了主題。後期就可以通過HSL工具統一色彩。

通過統一色彩後,照片只剩下橙色和暗青色,車流這個主體就得到了突出。

第2個問題:照片的主色調是什麼?

通常照片的主色調為照片原本的主色,比如下面這張綠葉,綠色就是它的主色,後期中就可以加強綠色這個主色調。

原片的綠色不夠純,並且色彩不夠吸引人,所以在調整時,用HSL工具將葉子中夾雜的黃色統一為了綠色,並且降低綠色和黃色的飽和度、明度,最後增大影調的對比度。調整過後的綠色就變得更加深沉內斂了。

第3個問題:為什麼要調成這種顏色?

調色首先得了解色彩情感。一般來說紅色是熱烈,綠色是希望,藍色是純潔,粉色是甜蜜,黃色是溫暖,紫色是夢幻。所以我們如果想要用顏色來表達情感,就可以改變畫面原本的顏色,給照片換一個主色調。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的主色調是青色和黃色,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但是我現在希望照片能夠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那麼這裡我們就可以把主色調改成紫色,把色調滑塊拉向紫色就可以讓照片呈現夢幻的紫色:

當然除了色調的改變,我也提升了陰影,減少了畫面的清晰度來達到一種夢幻的效果。

06

是否需要新增效果

常用的效果有暗角、噪點、銳化等。效果是一張照片額外的加分項也是很多照片的毀圖手段,使用時一定要適當。比如懷舊的膠片風格,可以通過新增顆粒、劃痕、漏光等來製造懷舊感。如要集中觀眾的視線,則可以使用暗角這個效果:

適當給照片新增暗角

思路二

學會逆向攝影思維

逆向攝影思維,就是你腦子裡先有最終的成片,然後前期根據這個成片去拍攝,後期也根據這個成片去修圖,那成片怎麼來?

方法1

模仿別人優秀的作品

這裡要有一個思想要轉變,很多人認為模仿會制約自己的創新力,會被其他人禁錮住。但現實往往是,不去模仿的人經常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出不來,技術也長時間得不到提升。只要我們認識到模仿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技術的學習,就能通過模仿擴充套件思路、提升創新能力。

比如最近很火的rkrkrk的暗黑風格,我們就可以通過模仿他的拍攝思路和後期思路來達到學習進步的目的。下面這張照片這是我要模仿的。

首先對照片進行分析。在影調上,rkrkrk的這張圖對比度較大,暗部有壓縮,不過暗部細節保留比較好。色彩上,照片基本為三種顏色:紅色、橙色、藍色,而且這三種顏色整片飽和度和亮度都比較低。氛圍色上,暗部不是純黑,而是呈現藍色。

那麼我要調成他這種風格,首先在原片的選擇上就要和他的類似,所以我選擇了一張同是重慶的夜景照片,而且在畫幅的選擇上也選擇豎構圖。

調整思路

構圖方面:首先將圖片裁剪成和模仿照片一樣的5:4的豎構圖:

影調方面:通過曲線提升陰影和中間調的對比,同時壓縮暗部。然後通過亮度工具提升陰影,降低高光,恢復暗部和亮部的細節。

色彩方面,首先用HSL工具統一色彩,降低飽和度和明度。然後用分級工具在陰影新增藍色。

通過調整,基本和模仿的照片比較接近了,由於調色步驟比較多,這裡就只重點提示一下修圖的大致思路。

之所以我選用和模仿照片相似的照片進行調色,是因為調色和拍攝是一體的,我們模仿,不僅要模仿調色,也要模仿前期的取景。

方法2

重新分析之前拍的照片

第一點:分析主體。壯觀的風景,有趣的光影,有故事的人物,漂亮的妹子,這些主體天生就能給照片加分。所以我們在分析主體時,首先問問自己主體有沒有選對,可不可以選擇更好的主體。

這張照片在構圖光影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就是不吸引人,為什麼呢?因為主體本身不吸引人,如果照片裡的路上有人物出現,就會給照片提供了趣味點和靈魂。

第二點,分析構圖方式能不能改進,拍攝角度能不能變化:

這張照片也是非常平淡,但是人物本身是有吸引力的,但是為什麼感覺照片留不住觀眾的視線呢?我想是因為拍攝視角不夠有衝擊力。這張照片用的是平視的角度,這個角度都是大家日常的視角,所以就比較熟悉,因為熟悉所以沒有吸引力。如果我們改變視角,採取仰角拍攝,從右側人物拎著的鴨子下往上拍,那可能是個很有趣的角度,主題也會更有張力和吸引力。

第三點,分析後期能不能更好:

下面是後期圖,是我第1次修這張照片時候的思路,主要加大了暖色和冷色的對比,同時提升了對比度。

當我第2次面對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是想要一種朦朧、霧氣瀰漫的感覺,所以在後期我不但增加了冷暖對比,還增加了畫面的朦朧度,在色彩方面我選擇了一種青綠色,這種色彩更能表現一種寧靜的感覺。這樣修出來的效果就更好。

總結

後期修圖不在於你的後期技術有多精湛,而在於你的思維有多開闊。分析照片就是將照片拆解開來看,從色彩、光影、構圖等方面逐個分析照片的問題,從而讓我們的修圖更有方向性,逆向攝影就是通過學習和總結來開拓視野,擴寬自己的攝影思路。

好啦,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講解手機攝影后期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思路,文章的細節乾貨比較多,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希望對大家今後的拍攝有幫助。

原創文章

歡迎分享

更多教程可關注公眾號檢視

手機攝影技巧知名手機攝影師@楊精坤主編,暢銷書《手機攝影從小白到高手》作者,超100萬人關注的手機攝影學習平臺,專業教程技巧、詳細照片點評、優秀作品分享,讓你快速學會手機攝影,用手機拍出好照片。868篇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