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筆記如何分類使用技巧(印象筆記如何分類整理)

玩個小遊戲

我們不妨玩個小遊戲,我們擁有以下圖形,我們該如何分類?

相信大家腦海裡,第一個方案是建立分類原則,再去分類:

1.建立分類原則:按形狀屬性分類

2.執行分類動作:圓的一組,非圓的一組

那麼相信大多個的結果會如下:

那再增加一些難度呢?再來看一下,把下面圖形分類。

OK,我們有了上面的認識積累,根據原則有以下步驟:

1.建立分類原則

2.執行分類動作

但這時候我們發現,分類方法多了,這個世界不再是非圓即方了,還有大小、顏色不一樣,方圓之間還有心形這類有多角度的圖形。

如果我們還按照第一種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分類:

可能還有按有無弧線、直線,有無等邊、是不是圓形等等多種分類方法。就像複雜的系統一樣,要素一旦多起來,各種分類方法湧現出來。

我們要怎麼去解決這種多屬性分類問題呢?

傳統的分類方法是建立多級分類,如金字塔結構、決策樹等等。

如果我們要用這種圖形的屬性分類方法,一個圖形的屬性越多,分級就越多,深度就越深,傳統思維會讓我們不斷的建立多級分類。

為什麼要做分類?

但回過頭來,我們去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做分類?

延伸閱讀可以瞭解一下知識圖譜

目前我的主要應該是兩個原因:

1.為了整理同類知識,通過取最大共約數、合併同類項整理同類知識。

2.為了快速找到知識,根據多級分類找相似同類的內容找到相對的知識。

如果用樹狀結構去組織去解決以上兩個問題會出現兩個問題:

  • 分類上,一個知識分了A類,就不能分B類

  • 找知識,只能逐級去找,一旦走錯分支,就又得從頭開始找

印象筆記做為目前最流程的筆記應用,到底有沒有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網狀結構以及物件和屬性兩個概念。

樹狀結構與網狀結構

樹狀結構屬性是一級一級的包含關係建立上下依賴關係連線。

網狀結構是沒有上下級關係,沒有中心化,大家是平行關係,通過共同的屬性關係關聯。如下圖,選擇大就會找到大圖形的一組,他們的因為有共同的屬性而被聯想到一組。

印象筆記的解決方案

印象筆記做為目前最流程的筆記應用,到底有沒有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呢?

我在用了幾年後,隨時知識的不斷增加,我發現,這個問題印象筆記早已經解決了。印象筆記對於知識的整理主要有種工具:目錄和標籤,可以搭配使用:

1.知識量少,結構簡單,使用筆記本和筆記本組建立兩層目錄,就可以分類處理。

2.知識量多,結構複雜,使用標籤,建立多層目標標籤方便整理知識,多標籤、主題標籤方便查詢知識。

方法一 目錄法構建分類

通過筆記本和筆記組建立兩級目錄

這種適合比較知識結構相對簡單的知識整體。那萬一我們還想做三級目錄怎麼辦呢?

利用標籤再對筆記本的知識再細分一層。

通過給知識打上標籤後,在選單標籤上輸入標籤,就可以找到這個目錄裡的這一類知識。 查詢本質上是過濾篩選的問題,這裡我們通過目錄和標籤進行過濾篩選。

方法二 通過標籤建立多級目錄

同樣取上面的圖形例子,一個圖形我們可以稱為物件,它有多個屬性,把屬性關鍵詞記做標籤,通過多標籤匹配來描述一個物件找可以快速鎖定這個圖形,同時標籤也可以按目錄分級去合併同類項。


   

通過標籤法去組織知識,剛開始會很順暢,找知識非常快。但用久了會有一個問題,知識點越多,標籤越多,比如像我有上萬條筆記,有數千個標籤。

這時候我想到標籤也是需要整理的,這時候我引入標籤目錄,全新整理過我的筆記標籤。按這種方法整理後,我上萬條筆記終於清晰了,整個世界豁然開朗。具體說來,這個方法有以下步驟:

步驟1.建立標籤目錄V1.0

通過自己的知識分類去建立標籤目錄。

通常我們建立標籤組有兩種方法

  • 一是按型別屬性分組,如我寫的1資訊型別一組,2行動階段一組 3知識領域一組 4主題場景一組...

  • 二是按專題分組,如我給資料產品做了一個專題。

同時標籤分組是可以建立多級目錄的,方法就是把標籤拖拽到別一個標籤下面。

以下是我做的標籤,可以看效果。

標籤分組方法一,按型別屬性

建立多級標籤目錄的方法

為什麼要寫標籤前面要寫12345這些序號呢?1是為了排序方便,2是為了後面用的時候方面,一會就講到怎麼用。

標籤分組方法二,按專題分組

步驟2 給筆記文章打標籤做分類

在我們建立好標籤的時候,在收集文章的時候就可以非常快的使用已有的標籤了,直接套用就行,要是沒有這個標籤,就新建立一個就好。同時因為我們給標籤打了序號,就可以直接按12345就會出現對應的關鍵詞了,非常快的打標籤和使用標籤。

如在下面,我們在標籤欄輸入4就會出現一系列4開頭的分類標籤,一個筆記可以打多個標籤,也不一定非要按12345的順序。一旦我們用習慣了標籤,就可以基本不用筆記本和筆記組的分類方法了,用標籤就可以。


   

步驟3 用標籤查詢文章

我們在全部筆記裡點選標籤,再輸出標籤,可以輸入多個標籤就可以快速鎖定我們要的體系化筆記了。

最後步驟4 優化標籤1.0 定期重新升級標籤。

總結

1.傳統的樹狀結構思考只適用於簡單的關係,複雜的知識關係需要用網狀思維去組織,我們的大腦也要同時具備樹狀結構和網狀結構思維。

2.知識點或者物品都可以描述為物件和屬性,點與點之間的關係可以通過共有屬性去連結,這種共有屬性我們可以整理成為標籤。

3.按2的推理想象,以前我和馬爸爸不在一個單位,按樹狀思維我們是不可能產生關係的,但是現在我們都有微信和支付寶,有了這層關係,說不定我們可以產生關係。

4.我的頓悟,說不定只是別人的基本功。歡迎加我微信: insightwhy (停雲記-貝葉斯),讓我找到你,和我一起分享基本功。

本文由作者@停雲 在PMCAFF社羣釋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