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影調透視來提升畫面空間感?
影調透視是人們根據色彩明暗產生遠近不同的視覺感受的方法, 而總結出來的規律。我們在做設計或畫畫時,新增陰影或增加顏色過渡,畫面就能呈現立體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感覺近處的物體色調深且暗,遠處的物體色調淺且淡,越遠越淡;這種感覺對越遠的物體越明顯,因此到很遠處就很難分辨出顏色,這是由於空氣中的水氣、煙霧、沙塵等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紗幕”,近處的空氣“紗幕”薄,遠處的“紗幕”厚,正是這道無形的“紗幕”產生的影調明暗變化,讓人產生距離感縱生感。
這種視覺上近處的物體色彩飽和度高,遠處物體的色彩飽和度低,近處的景物清晰,遠處的景物模糊的現象就是影調透視,也稱為空氣透視效果。
如何運用空氣透視效果來增強畫面的縱深感呢?拍攝時通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1、選擇不同光位
選擇不同的光線射角,即不同的時間段,或不同的天氣。如果在傍晚空氣中有輕霧,太陽角度低,陽光穿過大氣層時容易產生空氣透視,在相比之下,中午時段陽光強度高,光線穿透能力強,製造空氣透視就差得很多。選擇有輕霧的天氣時,同時合理利用光線,如利用側光、逆光容易在畫面上形成亮部和陰影部分,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感、縱深感,運用早晚的側逆光,這種效果更加明顯。
2、虛化背景
把遠處背景控制在景深範圍之外,使背景虛化,這是運用遠處物體虛、近處物體清晰的視覺效果。這種方法經常用於空間深度不大的場合,比如課堂會議廳、拍攝人像、或背景比較雜亂等,通過虛化造成的視覺透視效果拉遠主體與周圍環境的距離,從而實現主體與背景環境分隔開。
3、線條透視和影調透視相結合
可以把線條透視現象和影調透視現象綜合應用,比如拍攝霧景時,運用色彩鮮豔的景物作為前景,用廣角鏡頭靠近前景拍攝。色彩鮮豔的前景和遠處的景物形成明顯的色彩,反差和強烈的大小對比,從而產生明顯的縱深感、空間感、層次感。
關注我,學習更多攝影小知識!
歡迎大家分享更多優秀作品。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