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為什麼沒有a盤和b盤(windows為什麼沒有a盤和b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個疑問:“為什麼 Windows 電腦磁碟是從 C: 開始的?”A和B去哪裡了呢?
最後小A才發現,其實C 盤是 電腦單詞 Computer 的縮寫!
01、1.44MB 的 A: B: 盤
其實遠古的計算機是有 A: B: 盤的,那時候計算機系統還是 DOS,沒有圖形介面,連滑鼠都不需要,用電腦就像直接在 CMD 上敲程式碼一樣。
而這些古代計算機上都有一個軟盤驅動器,插入的一張軟盤就是 A: 盤,剛開始軟盤容體積有直徑8吋,後來逐步進化到3.5吋,容量也從最初的不到1MB提升到驚人的1.44MB。
後來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一次只能插入一張軟盤,軟盤間的傳輸資料實在太麻煩了:
1、插入第一張軟盤;
2、將資料拷貝到記憶體;
3、退出第一張軟盤,後插入第二張軟盤;
4、將資料從記憶體拷貝到第二張軟盤。
比把大象裝進冰箱還多一個步驟。並且,受限 DOS 系統可用記憶體最高 640KB的緣故,大檔案還需要分批次拷貝。
於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計算機帶有兩個軟盤驅動器,插入的第二張軟盤自然就是 B: 盤,資料可以直接在兩張盤之間來往,省事不少。
02、來不及的第三張軟盤
正當第 3 張軟盤準備加入戰場的時候,硬碟誕生並在 DOS 上得到了支援,硬碟容量更大,並且可以存在多個分割槽的硬碟,自然是更優的選擇。
但是因為 A: B: 碟符已經被軟盤驅動器佔用,所以硬碟分到了碟符 C: ,雖然現在軟盤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 Windows 系統依然延續了這個習慣。
03、找回你的 A: B: 盤
實際上說 Windows 沒有 A: B: 盤是不準確的,只是因為系統習慣以順序給分割槽碟符,即便你沒有軟盤,也能手動將硬碟分割槽命名為 A: B: 盤。警告:不要修改C盤(系統盤)碟符!!!右鍵點選 開機選單 - 磁碟管理;
右鍵 要修改碟符的分割槽 - 更改驅動器和路徑;
就可以選 A: B: 盤了。
但是有的系統來到 磁碟管理 修改碟符會發現,根本找不到 A: B: 盤,這時候用命令提示符也能輕鬆搞定。
首先以管理員身份開啟 CMD 命令提示符;
輸入 diskpart 進入磁碟管理命令模式;
輸入 list volume 列出當前所有的驅動器碟符;
找到你要修改的碟符卷標數字,輸入 select volume 數字 選中該碟符;
輸入 assign letter=修改後的碟符,修改碟符完畢。
對了,軟盤並沒有徹底離開我們的生活,很多軟體的 儲存 圖示都是軟盤的樣子
哈哈,你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