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製作質感磨砂顆粒(ps怎麼給照片增加顆粒感)
給一張合成的圖片增添「顆粒感」目的是為了使成品看起來更加精緻和諧。因為不同的素材往往具有不同的解析度,如果圖片中包含有純色的部分,那麼它是完全純淨高清的,絕大部分素材和純色相比都顯得不夠清晰。當不同清晰度的素材結合在一張圖中時,這樣的合成就顯得不夠真實(雖然事實上就是不真實的)不夠自然。那麼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是,給它們統一覆蓋一層質感,這樣就能銜接起所有素材。
圖1
比如圖1,背景是純色,人像是摳圖所得,如果只是簡單的疊放在一起,會顯得粗糙。而圖1中我們能看到有一層「顆粒質感」鋪在其上,為圖片增加了電影般的畫面效果。雖然這樣的細節很多人並不會發現,但,觀眾若毫無察覺也無抱怨,恰恰說明了圖片自然。就像足球場上判斷一場比賽的裁判執法是否得當的一個標準是——觀眾渾然感覺不到裁判的存在。
OK,讓我們進入 Photoshop 進行設計。
將目標圖片拖入 Photoshop 中,並新建一個透明圖層。選中該透明圖層,點選頂部選單欄中的【編輯】-【填充】,在內容選框中選擇【50%灰】。
圖2
同樣是選中透明圖層,繼續在頂部選單欄中找到【濾鏡】-【雜色】-【新增雜色】,設定為20%左右(這個比例適用於任何尺寸的圖片,因為後續還能通過調節雜色圖層的不透明度來控制)並勾選單色選項。不勾選的話,雜色裡會含有其他顏色。然後點選確定。
圖3
將該透明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選為【柔光】,可以看到圖片擁有了顆粒質感。和原圖(左邊)的對比如圖4所示。
圖4
通過控制灰色顆粒圖層的不透明度可以增減顆粒質感的輕重。接下來的操作是為進一步增加顆粒質感的精細度。
將灰色顆粒圖層複製一次:【圖層】-【複製圖層】(或直接按快捷鍵 command/ctrl J)。選擇【編輯】-【自由變換】(或快捷鍵 command/ctrl T),將該複製出來的灰色顆粒圖層的大小設為原大小的200%~250%左右,點選enter鍵確定。然後將其不透明度調小至你想要的程度(通常為30%以下 )。
圖5
以上操作是為了在原顆粒質感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大的顆粒紋理。因為第二層灰色顆粒圖層是原圖的2~2.5倍,為了不增加檔案大小,我們對其進行裁剪。在選單中找到【選擇】-【選擇全部】(或快捷鍵 command/ctrl A),然後【影象】-【裁剪】,這樣第二層灰色顆粒圖層就被裁剪為素材圖片的大小了。我們再來對比一下原圖和加上了第二層顆粒質感後的效果。
"關注”私信另外再送你免費PS等學習課程哦!
私信回覆“學習”領取UI及ps課程等海量資源,及UI操作UI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