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群活躍度的方法(社群運營怎樣讓群活躍起來)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收穫最實戰的社群運營幹貨!
本文共1085字,閱讀需3分鐘
一、給定目標:製造內部衝突或外部衝突
社群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而是一群人在一起後共同完成某件事,很多社群運營者成天忙著拉人,卻忘了最終目標,導致後期社群沒有凝聚力。因此,要設定終極目標,構建一個遠大的使命,凝聚所有人的力量。
這個使命可以來自於外部衝突,也可以來自於內部衝突,外部衝突是指理想環境和現實環境的衝突,比如水泊梁山的替天行道,內部衝突是指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衝突,比如30天堅持鍛鍊。
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媽,如果只是跳跳舞,就不叫終極目標,也沒有凝聚力。
如果大家都是為了“讓廣場舞佔領全世界“,那大媽們跳舞的步伐和節奏肯定更加起勁,她們會更有使命感和榮譽感,這件事更容易做成。
當然,這個目標最好是內外衝突兼備,比如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不但需要大家齊心協力,還需要大家不斷提升自我。
總之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儘量同時設定外部和內部衝突,構建使命感,讓使用者更有凝聚力的去做一些事。
二、結構設計:給不同的社群成員設定不同的角色
活躍的社群裡,不同的社群成員都有不同的人設,一個活躍的圈子,一定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籤,大家的腦海裡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
一個大長腿美女
一個憤青小鮮肉
一個有想法有能力的群主
一個愛發黃段子的帥小夥
一個經歷豐富的中年大叔
當然,舉這些例子是想告訴大家,要去挖掘社群裡帶標籤的人,他們更容易成為社群的節點使用者,並能帶動社群的活躍。把這些有標籤的人挑選出來,分配到有不同功能的社群角色中,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些角色大致可以分為5類:
組織者:負責群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也是群內的活躍分子,一般都是群主或管理員
能力者:對某些領域有深刻認識,在圈子有威信和影響力的人
善談者:或是插科打諢,或是話題深刻,這類人是群類話最多的人,也是社群最為需要的人。
圍觀者: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時常潛水,偶爾冒泡。
挑戰者:入群后並不認同群內的價值觀,對群管理和交流內容提出不滿的人。
在5類中先說一個重點,就是挑戰者,社群是一個需要共性加持的群體,道不同不相為謀,遇到挑戰者立即清除即可。
在建立社群的初期,最重要的就是能力者和善談者。
善談者能有效活躍社群氣氛,他們通常比較包容和開放,不需要特別關照,但是要給與一定的精神鼓勵,比如稱號、勳章什麼的。
能力者能夠提高社群的價值勢能,他們比較稀缺,而且時間比較少,不希望被打擾。這類人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接資源,所以提供高效服務就是最好的方法。
組織者一類是社群團隊成員,另一類是志願者,他們能夠有效協助社群運營,也可以從種子使用者中選拔,是日後擴充團隊的最佳人選。
對於圍觀者,不要過多打擾,也不要放任不管,通過頭部使用者逐漸帶動他們的活躍即可。
你在社群運營中還遇到過什麼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問題有價值,我將會選為下一期分享主題。
喜歡的朋友請收藏、評論加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