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c怎麼連線電腦(筆記本usb-c介面有什麼用)
點選右上角關注我們,每天給您帶來最新最潮的科技資訊,讓您足不出戶也知道科技圈大事!
在看完上週雷電 3 的科普之後,我就把這個介面作為了購機的必備引數之一。正好趕上我上一臺筆記本罷工,於是入手了被稱為「豆子峽谷」的 Intel NUC8i5,實際到手價格 4000 元左右(不帶儲存的裸機價格 2300 元左右)的它可能是目前最便宜的雷電 3 裝置。
在花了一中午時間裝好主機和系統之後,我開始想象雷電 3 能夠為我帶來的便利與豐富的擴充套件性。
許多人提起雷電 3 就會想到外接顯示卡,於是我去京東搜尋了一下顯示卡擴充套件塢,然後找到了下面這款產品。
△ 裡面沒有顯示卡
雷電 3 的另一個重要特性就是 40Gbps 的資料傳輸速度,可以同時連線行動硬碟、顯示器等外部裝置,還能夠將多個擴充套件塢串聯起來……
以上產品的價格加起來與我手上這臺裝了 2TB 固態的主機價格相當,自然已經超過了我的預算。
這時,我突然想起來雷電 3 能夠相容全功能 USB Type-C。同樣可以實現視訊輸出等功能,相關產品價格也比較便宜,所以入手了一個 USB Type-C 分線器。
隨著越來越多膝上型電腦加入全功能 USB Type-C 介面,我認為它可以被稱為「全民版」雷電 3。
同時,以下三個問題應該是大家在入手相關產品之前比較關注的。
Q:什麼是全功能 USB Type-C 介面?
USB Type-C 介面是 USB 組織在 2014 推出的介面外觀標準。與之前的 USB Type-A(也就是我們在電腦上最常見的那種介面)相比,該標準不僅體積更小,觸點更多,並且支援正反插,不會出現好幾次插不進去的情況。
2015 年,英特爾推出了第三代雷電介面(簡稱雷電 3),同樣使用了 USB Type-C 外觀。更高的頻寬、可以連線外接顯示卡和顯示器等特點讓其他仍然使用 USB 3.0 等標準的產品顯得十分尷尬,所以促使了全功能 USB Type-C 介面的誕生。
全功能 USB Type-C 介面在原始資料傳輸標準的基礎上加入了 DP 視訊輸出以及 PD 充電等功能。也就是說在傳輸資料的同時,還可以兼顧視訊線以及充電線的功能。
也就是說,雖然目前還無法實現擴充套件顯示卡和更快的檔案傳輸,全功能 USB Type-C 已經可以實現雷電 3 的大多數功能,並且價格更便宜。一般來說,相關的擴充套件塢和充電器的價格都在 100-200 元左右。
這讓我想起了蘋果去年推出的 iPhone 11。它擁有與 11 Pro 類似的效能,在顯示效果和攝像等方面稍微差了一些。但是憑藉較低的價格和可圈可點的綜合表現,以及保留了超廣角這個常用焦段等特性,成為了去年的「年度國民手機」。
那麼我們不妨將全功能 USB Type-C 評為「全民版」雷電 3 介面。
Q:全功能 USB Type-C 介面能做什麼?
這種設計與智慧手機的需求十分契合,因為它們不需要外接顯示卡等大量裝置,「全功能」的加入可以通過一根線完成與顯示器、鍵鼠、外接儲存以及電源的連線。
初期 USB Type-C 的供電效率比較低,只能夠為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充電。隨著 PD 充電的發展,目前單根線材已經可以實現可達 20V5A 共計 100W 的電力輸出,不僅能夠滿足許多輕薄本的用電需求,還為手機等產品帶來了最高 65W 的快充體驗。
這使得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開始加入全功能 USB Type-C,逐漸取代了其他介面。因為它在兼顧充電、畫面和資料傳輸的同時,體積更小,可以幫助廠商將產品設計的更薄。
我最初和許多人一樣,認為這種做法「方向錯了」,並且會影響使用者連線外設。
但是在只用一個 200 元左右的擴充套件塢完成了網線、顯示器、電源、擴充套件塢、鍵鼠和 SD 卡等產品的連線之後,我只能承認全功能 USB Type-C 真香。至於出門使用,留一個 USB Tpye-A 給滑鼠接收器也就夠了。
Q:如何入手全功能 USB Type-C?
最後就是喜聞樂見的安利環節,因為我在體驗到某個產品的便捷之後,都喜歡將它推薦給別人。
目前許多筆記本和智慧手機已經用上了全功能 USB Type-C 介面,具體情況可以去各家的產品官網瞭解,下面提供的表格僅供參考。
△ 表格來源:綠聯官網
全功能 USB Type-C 一般需要搭配擴充套件塢使用,這裡我比較推薦綠聯或者飛利浦的產品,價位普遍集中在 100 到 300 元左右,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例如我本次選擇了加入有線網路、HDMI、讀卡器、兩個 USB 和充電的版本,完全可以滿足我作為一個內容編輯的外設需求。
如果你想要實現 DP 視訊輸出的話,我推薦購買 USB Tpye-C 轉 DP 的視訊線。價格一般不到 100 元,這裡就不放圖了。
總結以上內容,除了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產品,如果想要在家裡和公司各準備一套擴充套件塢的話,開銷大概在 300-500 元左右。我認為這個預算還是比較合理的,而且還沒有碰到雷電 3 的入門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