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需要哪些硬體支援
Apple Pay已於2016年2月18日正式登陸中國,它是基於NFC的一種移動支付。eWiseTech工程師對Apple Pay的特點和相關硬體進行簡要地分析:
一、Apple Pay簡析:
Apple Pay是基於NFC的一種快捷移動支付,配合Touch ID或密碼使用。
使用者只需拿著支援Apple Pay的蘋果裝置,靠近有銀聯閃付標誌的POS機,通過NFC近場通訊天線與交易終端進行無線互聯,並將手指放在HOME鍵(Touch ID)上驗證指紋即可進行支付,操作簡便,支付時間短。但部分情況還需要輸入銀行卡的交易密碼。
二、支援裝置和系統要求:
(1) iPhone系列:iPhone6、iPhone6Plus、iPhone6s、iPhone6sPlus
(2) iPad系列:iPadAir2、iPadmini3、iPadmini4、iPadPro
(3) AppleWatch
系統要求:iOS9.2及以上,WatchOS2.1或更高版本
三、特點:
(1)Apple Pay不作為資金結算平臺(Apple不會記錄使用者的消費明細),僅相當於放置銀行卡的虛擬卡包。
(2) 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使用ApplePay無需手機連線網際網路並進入APP操作,也無需喚醒螢幕,只需將iPhone靠近有銀聯閃付標誌的POS機,並將手指放在Touch ID上驗證指紋即可進行支付。
四、國內三大移動支付(Apple Pay、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橫向對比
支付方式 | Apple Pay | 支付寶支付 | |
本質 | 類似存放銀行卡的虛擬卡包 | 支付/結算平臺 | 支付/結算平臺 |
操作 | 無需聯網進入APP,也無需喚醒顯示屏。只要將 iPhone 靠近銀聯閃付POS機,並將你的手指放在Touch ID 上,即可進行支付。 | 需聯網進入APP,並進行掃描二維碼操作 | 需聯網進入APP,並進行掃描二維碼操作 |
體驗 | 快速簡便 | 較複雜 | 較複雜 |
安全性 | 不涉及結算,不儲存交易詳情 | 涉及結算,儲存交易詳情 | 涉及結算,儲存交易詳情 |
功能 | 支付 | 支付、轉賬 | 支付、轉賬 |
裝置 | 特定要求的蘋果終端 | 蘋果、安卓等終端 | 蘋果、安卓等終端 |
五、Apple Pay相關的硬體分析
( 1 )NFC近場通訊天線。NFC近場通訊技術其實早幾年就有了,只是蘋果公司在Apple Pay上的使用將其推向了關注的焦點,讓NFC技術在移動支付甚至其它APP應用方面上看起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不過目前蘋果的NFC天線僅用於最新推出的Apple Pay移動支付,暫時也不會給第三方APP開發者提供使用許可權。
蘋果的NFC天線設計比較特殊,一般手機的NFC天線採用柔性電路線圈形式,而蘋果手機是利用其金屬後蓋作為NFC天線,通過兩個饋電埠與主機板相連。(如下圖:iPhone 6s Plus的NFC天線),目前Apple Pay支援的手機有iPhone6、iPhone6Plus、iPhone6s、iPhone6sPlus,iPhone5s雖然有Touch ID,但沒有NFC天線,所以不支援Apple Pay。不過也有一種可能是iPhone5s的Touch ID的加密特性沒有達到Apple Pay的需求,這個暫時無法從此次的硬體分析得知。
NXP公司型號為NXP66V10的NFC控制器
(2)Touch ID:
Apple Pay通過iPhone或iPad完成移動支付時,需要通過Touch ID指紋驗證。上面介紹過銀行卡的資訊是不儲存在iPhone裡,而是用一個儲存在安全晶片中獨有的"裝置帳戶號碼"來表示,每次付款時再調取不同動態安全碼來完成支付。
如果將儲存這些加密資訊的安全晶片比做一個保險櫃,那麼開啟保險櫃提取裡面資料資訊的鑰匙就是手機上的Touch ID指紋感測器。下圖為 iPhone 6s Plus的Touch ID指紋感測器單元。
iPhone 6s Plus的Touch ID指紋感測器單元
安全性
Apple Pay的安全性通過兩層安全機制來實現,第一層是基於手機內建晶片的金融IC晶片級防護,第二層是基於第一層防護之上的蘋果Touch ID指紋確認。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軟體級別的安全性來說無疑可靠性更高。
總結
從上面的表格和硬體分析來看,三種移動支付中Apple Pay在整個支付過程的使用者體驗上優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特殊設計的NFC天線 Touch ID指紋驗證的支付方式在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也有一定優勢。但是功能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相對更佔優勢,不僅支援支付還有轉賬匯款和償還信用卡等功能。
從使用者群體角度來說,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使用者都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完成支付,特別是對於佔有率超過80%的安卓手機市場,而Apple Pay的使用則僅限於特定硬體和系統要求的蘋果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