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magic4拍照效果(華為magic4拍照怎麼樣)

今年3月,榮耀釋出了Magic4系列手機,在面對驍龍旗艦機晶片這道大題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上個月,我們將Magic4帶到了內蒙古,在黃沙飛舞之地,用Magic4記錄下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外觀設計

這一代Magic4系列依然分為Magic4、Magic4 PRO與Magic4 至臻版三個版本,配置各有區別,從外觀上也可以很輕易的分辨它們。

Magic4螢幕挖孔位置在上方正中心,而Magic4 Pro與Magic4 至臻版因為配備了支援支付級別的3D深感攝像頭,所以挖孔拉長並左移。另外,由於Magic4最長支援50倍數字變焦,所以在後方會標上“50×”(另外兩款支援100倍數字變焦,標註“100×”),以示區別。

左為Magic4 至臻版、Magic4 Pro螢幕挖孔

右為Magic4螢幕挖孔

從左至右依次為Magic4 至臻版、Magic4 Pro、Magic4

Magic4擁有青、金、白、黑四種顏色,手機背部均有一層類玻璃的防刮材質,就觀感而言,我們手中這款金色確實非常討喜。

該機採用一塊6.81英寸的OLED曲面屏,整機淨重199g,相較於如今較多的“半斤機”,拿在手中不會感覺到過重,不過手機背部因為加入了類玻璃的防刮材質,直接使用會感覺比較滑,建議在平常使用時還是套上手機殼。

來到這次評測我們最關注的後攝模組,Magic4依然沿用了前幾代的“繆斯之眼”設計。圓形的攝像頭模組凸起不多,如果套上手機殼能讓手機完全放平在桌子上,攝像頭具體配置如下:

廣角攝像頭(主攝):5000萬畫素、光圈F1.8、1/1.56英寸感測器、IMX766處理器

超廣角攝像頭:5000萬畫素、光圈F2.2、122°視場角

潛望式長焦攝像頭:800萬畫素、光圈F3.4、5倍光學、50倍數字變焦、OIS光學防抖

鐳射對焦感測器:單點鐳射對焦感測器,基於實時的深度資訊探測

Flicker感測器:抑制拍照頻閃

理論測試

Magic4在開啟RAW格式拍攝後,就無法支援變焦功能,所以在解析度測試與畸變測試中,測試結果均使用各焦段鏡頭JPG直出獲得;寬容度與高感測試結果,使用廣角主攝拍攝Raw格式獲得。

001 解析度測試

通過各個焦段拍攝解析度標版,並截圖中心與邊角畫質後可以看到:

Magic4超廣角與廣角主攝的中心畫質差不多,均無毛邊產生,畫質紮實,而潛望式長焦鏡頭的中心畫質則略差,畫質較軟。

到了邊緣畫質,三顆鏡頭的差別被進一步放大,廣角主攝的邊角畫質相較中心畫質有輕微衰減;超廣角鏡頭的邊緣畫質則下降的更厲害;潛望式長焦的邊緣截圖的線條周圍產生了可見毛邊,但畫質還在可用範圍內。

002 高感測試

在Magic4的專業模式中,可以在ISO50~ISO6400之間手動調整機器曝光,通過逐級增加ISO,我們可以看到:
   畫面細節在ISO1600時出現些許塗抹感,在ISO3200時進一步加重;而畫面暗部在ISO1600時產生明顯噪點,ISO3200時,畫面噪點明顯增加。建議平常拍攝手動控制ISO時,將感光度控制在ISO3200以下。

003 畸變測試

通過三顆鏡頭分別拍攝間距相等的條紋格可以看到:廣角主攝與潛望式長焦鏡頭在畸變控制方面做的非常好,畫面橫平豎直,沒有可見畸變產生;而超廣角鏡頭則會產生輕微的枕型畸變,不過這種程度的畸變對於一顆等效11mm的鏡頭來說已經非常難得了,平常使用基本不會造成太多困擾。

   

廣角主攝

   

超廣角鏡頭

   

潛望式長焦鏡頭

004 寬容度測試

Magic4有±4檔的曝光補償可以手動調節,通過拍攝20級灰階Raw格式照片,並在後期拉回,可以看到:Magic4在-4~ 3檔之間的細節可以完全拉回,在 4檔時才丟失了亮部資訊,這樣高的寬容度在手機中非常罕見,同時也說明Magic4更傾向於對暗部的保護。

005 防抖測試

Magic4三顆後置鏡頭都帶有EIS即電子防抖,開啟錄製模式時,Magic4的防抖便會自動開啟,我們通過快速走動測試Magic4的超廣角與廣角主攝防抖效果,可以看到,超廣角與廣角主攝內建的電子防抖可以很有效的抵消大部分手部抖動,對於豎直方向上的Z軸抖動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潛望式長焦是EIS OIS雙重防抖加持,從固定鏡頭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就算是開啟10倍的超長焦拍攝,畫面依然比較穩定。

圖片拍攝體驗

001 成像表現

廣角主攝

在普通模式下使用主攝拍攝圖片,畫素為1200萬左右,整體成像效果調教的比較好,對於毛髮細節的還原十分真實,在光線理想的條件下,顏色過渡順滑,能較好還原內蒙天空上豐富的漸變細節。

超廣角鏡頭

當然,除了主攝,這顆與主攝畫素相同的超廣角鏡頭也同樣擁有良好的畫面表現力,等效全畫幅12mm的視場角讓Magic4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場景元素(目前大部分安卓陣營手機超廣角為13mm~16mm之間)。

潛望式長焦

在這次最激動人心的賽馬和越野摩托等活動拍攝上,這顆潛望式長焦鏡頭髮揮了不小的作用。作為系列的“中杯”,Magic4支援5倍光學變焦與50倍數字變焦,開啟後畫素為800萬,它在顏色過渡方面會稍有欠缺,但較快的對焦速度,可以讓我們在跟隨高速運動的摩托車時,抓住精彩瞬間。

雖然高倍的變焦會導致畫質下降、色彩表現變弱,但因為視角較窄的緣故,可以比較好地突出主體。這時候我們會選擇使用Magic4內建的色彩濾鏡,有些濾鏡加強色彩的飽和度、有些提高或降低對比度,或者使用最純粹的黑白,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回避長焦端的畫質問題。

內建多種濾鏡

002 Raw格式

在專業模式中,我們可以開啟Raw格式拍攝並記錄影象,相比於JPG直出圖片,Raw能保留更多的明暗細節,便於後期調整。Magic4的寬容度極高,即使是在光比較大的環境中,也能較大程度的拉回暗部。

手機直出

RAW格式調整後

但Magic4的Raw格式也存在一些限制,即在開啟Raw格式記錄的情況下無法調整焦距,意味著三顆鏡頭中只有廣角主攝可以拍攝Raw格式影象,對於喜歡拍攝大場景的我們來說,無法用上這顆超廣角鏡頭拍攝內蒙的風景,稍顯遺憾。

左為手機直出,右為Raw格式影象調整後匯出

003 近攝&微距功能

Magic4主攝鏡頭自帶一定的近攝功能,手機靠近物體後不會如大多數安卓陣營手機一樣,自動切換成微距模式,這樣的設計免去了不同鏡頭間切換造成的延遲,能更快捕捉到轉瞬即逝的畫面,這一點在內蒙拍攝各種動物時,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如果近攝沒辦法完全滿足我們對微觀世界的好奇心,也可以在手機中直接開啟“超級微距”功能,此時自動切換為超廣角攝像頭,主體周圍的環境自帶旋焦效果,隨手就可以拍出細節豐富、質感十足的微距大片。

004 眩光控制

Magic4的眩光控制一般,在直面光源時,會有明顯眩光產生,使用得當也能讓本就充滿衝擊力的畫面更具亮點,不過這隻限於與畫素較高的超廣角、主攝鏡頭搭配。

在使用長焦端,且逆光的環境中,畫面就會呈現出一種類似HDR高動態範圍的表現,眩光會顯現出與螢幕RGB排列相似的bug,暫時還不知道這種bug的原因,只能說不建議在需要使用長焦的情況下逆光拍攝。

偶爾也會看到Magic4演算法失靈的現象,仔細看沙丘邊緣,原本平緩的沙丘卻硬生生被演算法算出兩個“大坑”,不過好在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大多數拍攝摩托的照片還是可用的。

005 夜景
   在我們這段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對於Magic4印象最深的還是它的夜景演算法。Magic4中內建夜景拍攝功能,在拍攝時需要保持手機穩定不動2~4秒的時間,在內蒙草原上,太陽下山後,星星明亮可見,這時直接拍攝效果是這樣的:

而開啟夜景模式後,通過演算法合成,就能得到這樣的畫面,可以說是無限接近夜視儀了:

夜景拍攝過程中輕微的手抖並不會影響成像,但畫面中如果有運動物體則會對畫面計算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下圖中的火光,而且,我們無法在夜景模式中選擇曝光補償,也就是無法調整高光部分的亮度,對於畫面中有明顯光源的場景,會稍顯掌控力不足。

006 人像
   在人像拍攝上,Magic4自帶美顏與虛化功能 ,具有美化與突出主體的作用。美顏級數分為10檔,虛化效果自然,在主體與背景的處理上不算生硬,人物周圍沒有出現其他手機常產生的鋸齒狀邊緣。

視訊拍攝體驗

Magic4的最高拍攝規格為4K 60fps,可在機內選擇16:9或21:9的錄製畫幅,通過軟體檢視,可知Magic4拍攝的4K視訊碼流最高(開啟Log模式)在60Mbps左右。

001 LUT

在“電影”選單中,我們可以選擇HDR、Log、LUT等多種拍攝檔案記錄方式,其中,最好出片的莫過於十分具有電影感的LUT功能。點選LUT,便可在下方的好萊塢經典、溫暖之光、黑白魅影、蔚藍交響等預設中,選取合適的LUT。

002 Log模式

Log模式也是我們使用微單拍攝視訊時常用的一種功能,最近在手機中也能常常看到它的身影。在“電影”與"專業視訊"模式中可以開啟Log,使用Log拍攝視訊可以獲得更寬廣的動態範圍,保留更多的明暗細節。

雖然Log模式可以提升短片質感,但在拍攝時,較高的灰度會使我們很難控制畫面的曝光傾向,目前手機上也沒有較好的支援Log模式調色的APP,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後期在電腦上手動拉回。總體來說,目前在手機上使用Log模式拍攝的流程還是非常複雜的。

003 延時

Magic4的延時功能支援焦段間的切換,多使用視場角寬廣的超廣角鏡頭拍攝,可以獲得場面震撼的延時視訊。並且,由於機內自帶EIS防抖,在風沙較大的內蒙,即使手機在拍攝時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晃動,但在後期檢查時,成片依然表現的比較穩定。

總的來說,Magic4的視訊效能雖不如它的平面拍攝能力強悍,但也充分利用了晶片的運算優勢,做到了類電影流程中的Log拍攝與LUT實時巢狀,加上內建EIS與OIS防抖,也讓視訊具有了更多可用性。
   不過,Magic4也有目前安卓陣營手機的通病,就是視訊介面不夠簡潔直觀,拍攝視訊前需要在錄影、電影、專業視訊三項視窗中選擇,對於剛上手,並想要多拍視訊的使用者來說,還是有一定門檻的。

綜述

榮耀Magic4在硬體方面給的相當多,潛望式長焦的加入足以覆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個焦段,演算法方面有很多亮眼之處,特別是對於夜景拍攝的幫助,可謂十分巨大,但也存在不少有待改善的地方。

截止到發稿之前,Magic4系列的Pro版與至臻版也已推出,Magic4售價為3999,Magic4 Pro售價為5499,Magic4 至臻版售價為7999。相對於Magic4的影像系統,Magic4 Pro與Magic4 至臻版雖然在長焦與對焦效能上有些許提升,但價格卻比Magic4要貴上許多,所以綜合來看,Magic4確實是一款在影像方面頗具價效比的手機。


   優點:

1、夜景模式十分強悍

2、焦段覆蓋範圍大,特別是在廣角端

3、潛望式長焦保證了長焦下的畫質

4、視訊拍攝中使用了Log、LUT等專業視訊流程中才有的功能

缺點:

1、演算法偶爾會出現bug

2、對眩光的控制能力稍差

3、夜景模式下無法選擇亮度

圖片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