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越用越慢的原因是什麼(固態硬碟很卡怎麼回事)

再聰明的天才,腦子也有卡殼的時候。固態硬碟雖然效能很強,但也難免有犯渾卡殼的時候。

為什麼速度快和卡頓這兩個看起來截然相反的情況會同時出現在固態硬碟身上呢?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原因。

NAND快閃記憶體單元寫入限制

快閃記憶體需要在寫入之前先進行擦除,這是在1987年東芝發明NAND快閃記憶體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的。不同型別的快閃記憶體讀取、寫入和擦除操作所需的時間不一樣,但擦除總是比寫入更耗時,從而成為有可能引發固態硬碟卡頓的一個潛在因素。

除了使用者的讀寫請求之外,固態硬碟內隨時在發生著複雜的快閃記憶體管理操作,包括磨損均衡、垃圾回收等功能都會引發讀寫和擦除同時進行。雖然快閃記憶體讀取和寫入是要比機械盤快很多,但是擦除的話就不一定了。

設計合理的韌體能夠選擇正確的時間執行垃圾回收工作,將快閃記憶體擦除操作給固態硬碟效能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逐漸普及的3D快閃記憶體技術在帶來高密度和高容量的同時,也兼具了更高寫入速度和更高可靠性的優勢。

LDPC糾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LDPC糾錯技術的出現,使得過去在BCH時代難以處理的快閃記憶體錯誤率問題得到了解決。主控可以通過硬解碼、軟解碼、RAID資料恢復等多次嘗試來完成資料讀取。

但LDPC糾錯在增強糾錯能力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多次嘗試糾錯的過程會增大資料處理的延遲,從而在快閃記憶體壽命末期產生固態硬碟卡頓。當然這個問題主要存在於採用白片或回收顆粒的固態硬碟上,選擇快閃記憶體原廠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特挑體質)就能完美避開這個坑。

處理不好就翻車的LPM節能

很多IT部門的朋友都知道,聯想的筆記本跟很多固態硬碟八字不合,裝上後老是時不時地卡頓。這其實是LPM電源管理在作怪。

出於節能的考慮,固態硬碟支援Partial和Slumber兩種節能狀態,可以由主機端或硬碟裝置端發起節能休眠,如果兩端在協商過程出現不相容的狀況,固態硬碟從休眠狀態喚醒速度過慢,就會產生嚴重的卡頓甚至是藍屏宕機。

只要開啟Windows的高效能電源模式就能解決SATA LPM節能相容性問題產生的卡頓現象,對於桌上型電腦使用者來說沒有問題,但筆記本使用者就會在發熱、噪音和硬碟卡頓之間難以抉擇了。要避這個坑主要靠經驗(特定型號問題集中),其次看韌體升級服務。固態硬碟的問題千千萬萬,但沒有多少是通過韌體更新解決不了的,當然前提是固態硬碟廠商有韌體更新這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