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地鐵有幾種支付方式(公交車有幾種支付方式)
公交和地鐵支付渠道多少種?
按我們以前的認識來說,進地鐵或者公交不就是買票或者刷卡,這兩種方式很簡單,第一種就是現金買票,第二種就是刷卡,也就是我們公交卡(每個地方的名字不一樣)但是你知道這樣的一個故事麼,這個故事來自於英國,讓我們瞭解一下吧。
第一個使用地鐵的國家你知道是哪裡麼?是英國,而全球第一條地鐵也正是由這個國家的人們打造出來的,那就是倫敦地鐵,這條地鐵如今已經有了165年曆史,一度是全球最為先進的地鐵,但最近這條地鐵卻傳出了不那麼先進的新聞。
雖然這條地鐵百年來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從未被取代一直在進步,但這裡至今都沒有開通4G訊號,甚至有很多乘客抱怨,乘坐地鐵時候可以完全用沒訊號來形容,這也是為什麼當地很多居民在乘坐地鐵的過程中喜歡帶本書看的原因,因為地鐵裡網路實在是差得不像話,曾經到這旅行的時候,想在地鐵裡用手機查一下地圖都不行,因為基本都是顯示無服務,沒有網路連線的。
要知道倫敦地鐵在以前可是出了名的先進,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非接觸式票務,在2014年又推出了非接觸式卡支付,後者號稱是全球第一個使用這種支付方式的公交系統。但現在這裡卻並看不出哪裡先進,連網路都沒有,在我國熟悉的手機支付成了泡影,直到今年當地政府才宣佈在2020年倫敦地鐵會正式逐步的開始覆蓋4G訊號,目前已經開始行動其中的“銀禧線”將會是最早享受到4G的。
一時之間其國內的媒體紛紛報道,當地百姓更是開心的不得了,畢竟馬上不用上地鐵還帶本書打發時間了,雖然估計還要等明年其4G訊號才能真正落實,但對於會使用這條地鐵的人們來說已經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了。不過仔細想想,這條地鐵已經發展了165年,如今卻連訊號都做不到覆蓋,也著實是一件相當落後的事情了。要知道這條地鐵在1863年就開通了,那個時候我國還在清朝呢,這麼一聽是不是覺得兩者不是同一時代的產物呢?
一百多年時間內這個地鐵的規模不斷的壯大,如今依舊是這座大都市中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說這樣一座至今日客流量超過200萬人次、年客流量8億5千萬人次,提供了眾多就業崗位並且擁有輝煌歷史的地鐵站,至今沒有還4G訊號也難怪淪為大家的談資了。不過作為一條客流量如此之大的地鐵,想必乘坐的人們都早已經習慣了,畢竟這事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
而落後他們近百年的中國地鐵呢?早就有了4G訊號,而且現在WiFi都有了,而這樣讓現在的地鐵有更多的支付方式,網際網路的接入移動訊號的接入,讓移動支付在地鐵和公交支付成為了日常。
而我們移動支付有許多中,現在有很多種支付方式可以選擇。
1.NFC裝置支付:其中有手機,手環等產品
2.支付平臺支付:其中代表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
3.銀行=支付:這是新的一種支付方式,銀聯閃付。
說起第三種支付方式這是之前在深圳的一段試驗,深圳地鐵車站內部分車站的閘機和地面上貼上了“銀聯閃付”和“全國交通一卡通”的標識。據悉,深圳地鐵集團攜手港鐵(深圳)、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推出的金融IC卡銀聯閃付過閘服務,以及全國交通一卡通過閘服務將於近期上線。需要注意的是,兩類卡暫時不能用於乘坐11號線商務車廂。且使用金融IC卡乘坐地鐵前,需先開通該卡的小額免密功能,且確保卡內可用餘額不低於14元。預計2019年10月前深圳市地鐵全線網車站所有閘機將全部支援這兩類新卡的過閘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增金融IC卡和全國交通一卡通過閘應用的閘機上,原有的單程票、深圳通儲值卡、日票、計次卡和乘車碼使用均不受影響,進一步方便了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與無線網路時代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因此而不斷改變,你期望未來的生活中,還可以用什麼支付乘車呢?說不定以後你的指紋,你的臉也是可以支付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