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軟體安裝後要求重啟電腦否則就無法正常使用?

很多軟體在安裝完成以後都會友好地詢問使用者:

每當我心中看到這兩句話時,心中那一句媽賣X早已重複了不知多少遍。

重啟電腦,雖然明知道只要儲存了檔案就不會有任何損失,但是心中總感覺丟失了什麼,好像重啟了這遍電腦之前所做的一切就統統白費了。更何況有的時候根本沒看見那個提示,一個“完成”點過去,“啪”,“正在重新啟動”,那一刻,真是心都碎了。
       
       

不過,那些軟體為什麼非要打斷使用者的使用強行讓使用者重啟電腦呢

其實在之前,每當我遇到一個需要重啟電腦的軟體時都會對這個軟體吼一聲“mamaip”,不過現在,每當我遇到一個需要重啟電腦才能用的軟體時,我不會針對哪個軟體了,我只會對著微軟,對著windows大喊一聲“XXX”(此處省略三個都懂的文字)。
       

絕大多數時候這並不是軟體的原因,而是windows系統本身結構和設計所致

在windows中負責儲存核心資料的地方叫登錄檔,其中的引數將決定著windows的啟動、硬體驅動的呼叫以及部分軟體的執行。比如你在開啟一部嘿嘿嘿的電影時,某影音可能就需要從此獲得引數以完成解碼。
       
       

鍋就出在登錄檔身上。軟體想要在計算機的核心佔有一席之地,必須要在登錄檔中進行“註冊”,就像孩子出生後需要上戶口一樣。不過很蛋疼的是,登錄檔在系統完成載入以後就會將新人拒之門外,新人要想“註冊”,就必須趁著系統沒有載入完全時“乘虛而入”

還有一些情況是,軟體安裝需要註冊的系統元件恰好與其他軟體共用,但在其他軟體執行時並不能修改其引數。其實這種情況下,理論上只需要重新啟動某幾個軟體就行,但實際操作起來實在是很困難,直接重啟電腦比“重啟ABCDEFG軟體”簡單(粗暴)的多。

雖然知道緣由了,但心裡還是有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