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確定cpu安裝正確(自己裝cpu要注意什麼)
曾經聽過有一位網友說,“裝機。是一門學問”,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是挺贊同這句話的。因為我曾在網上見過有玩家利用手上僅有的1000塊,在某二手平臺上硬是湊出了一臺能玩“吃雞”的主機,處理器用的是AMD 速龍的某款。同樣,我也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組裝了一臺光是處理器就上萬元的主機來玩遊戲。
但是裝機者也並不全是上面的這些發燒友,還有不少是初次裝機的新人小白。他們自己DIY裝機無非是想,在有限的價格預算裡裝一臺價效比較高的機子,網上關於小白系統裝機的內容文章很多,在這裡我就不重複了,今天講的主要是從CPU的角度出發,講講CPU的挑選、安裝、測試及使用體驗等。
為什麼裝機時選一款好CPU這麼重要?都知道CPU是電腦的“智慧中樞”,好用的CPU能起到基準擔當的作用,雖然它不能百分之一百反映出主機的效能,但強大的CPU能撐起一部主機的下線,說白了就是,只要CPU足夠強大,這部主機的效能就差不到哪裡去。而且當選定CPU型號時,同時也會選定檔次與之對應的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硬碟等。
處理器選擇:
今天我們要講的CPU“主人公”是AMD 銳龍R5 3600,它是定位於中低端的千元處理器,對於不少裝機發燒友來說,AMD 銳龍R5 3600算是“熟面孔”了,原因無它,就是價效比高。AMD在2019年7月推出了銳龍3000系列之後,把桌面級處理器的競爭變得更加白熱化,消費者們也收穫到CPU廠商們競爭所產生的紅利。因此在裝機界裡如果要論價效比的話,那麼大多數玩家會回答“AMD,Yes”。
AMD 銳龍R5 3600採用7奈米制程工藝,擁有6核心12執行緒,4.2GHz的最大加速頻率配上IPC工藝的改進,AMD 銳龍R5 3600的TDP僅為65W,從效能和功耗上來看,AMD 銳龍R5 3600能交出很亮眼的資料。此外,在價格方面它也具有較大的優勢,1300左右的千元級價格即可擁有一款主流的中高階處理器,價效比高也符合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上手安裝
如今CPU的安裝已經高度成熟,按照相關教程操作上手難度很低。不過需要注意CPU與主機板搭配的介面相容,相容AMD 銳龍R5 3600的主機板型號就有采用X570、X470、B450等系列主機板,筆者個人建議小白直接選擇主機板 CPU套裝,價效比高還更省事。
AMD 銳龍R5 3600安裝起來基本沒什麼難度,拆開包裝後,你可以看到主要有CPU本體、說明書、贈送的散熱風扇等。首先用酒精擦拭乾淨CPU表面,安裝的雙手儘量不要有油漬灰塵,然後找出AMD 銳龍R5 3600邊角上的三角指向標
然後找到位於主機板中間位置的CPU安裝槽,把位於側邊的小鐵棍提起,接著把AMD 銳龍R5 3600邊角上的三角指向標對準安裝槽上同樣的三角指向標,輕輕放進去,再把側邊的小鐵棍壓下去。
官方附贈散熱器已經預塗抹了散熱介質,因此使用官方散熱器的話,只需要按官方說明書圖示安裝好扣具,壓上並固定好散熱器,將散熱器風扇電源接到主機板FAN介面上,這樣CPU的安裝就算基本完成了(使用第三方散熱器的小夥伴需要自行新增矽脂並按第三方說明書操作安裝)。
實機測試
首先我們用“CPU-Z”來給AMD 銳龍R5 3600做個直觀的跑分測試,在單核跑分上,AMD 銳龍R5 3600拿了499.9分,多核跑分上則拿了4028.3分。
其次我們還用了專門測試CPU“生產力”的CINEBENCH R20軟體,該軟體主要測試CPU在渲染一張圖時的表現,是業內廣受認可的主流CPU效能測試軟體。AMD 銳龍R5 3600的多執行緒得分為3515pts,在CPU裡面的表現算是中等偏上了,對比上代級別銳龍產品有約20%的提升。
遊戲試玩與生產力測試
搭載有AMD 銳龍R5 3600的整機用處當然不僅限於日常使用和商務辦公。按照AMD 銳龍R5 3600的主流DIY配置套餐來看,主機組裝預算多為5000-7000左右。而多數人入手整裝的臺式或筆記本的預算是4000-6000左右。很明顯裝機多出的這些錢必定會體現在電腦的效能上。
以遊戲為例,雖然它不是所有方面都受到CPU 的影響,但CPU確實是判斷機子是否能玩某款遊戲的基準之一,例如PCIe 4.0介面和35MB遊戲快取記憶體幫助AMD 銳龍R5 3600大幅提升遊戲的啟動和載入速度,為電腦暢玩各種3A大作提供算力保障。至於遊戲的幀率、畫質等影響遊戲“爽度”的任務則是顯示卡負責的了。
在“生產力方面”,CPU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在非3D類的平面與視訊中,AMD 銳龍R5 3600高達4.2GHz的最大加速頻率對檔案的渲染和匯出時間影響還是很大的。例如在某視訊編輯軟體中,匯出一段1分鐘左右、HD 1080P的視訊檔案,AMD 銳龍R5 3600的耗時是3分20秒左右,足夠很好地滿足相關視訊剪輯師的生產力需求。。
總結
雖然對於剛接觸的新人小白來說DIY裝機是有點複雜,但當你摸透之後你就會發現DIY裝機也可以擁有不一樣的樂趣,例如當你根據自己的判斷以合適的價格選下某款CPU之後,它帶來的效能提升能讓你感受到實打實的裝機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