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瀏覽不健康網站怎麼教育(青春期男孩看不健康網站家長怎麼辦)

作為一名兒童心理醫生,經常遇到父母“偷偷地”“小心翼翼地”“憂心忡忡地”來諮詢:“我無意間發現兒子手機上沒有來得及刪掉的上網記錄,都是些成人漫畫,我當時就像給人打了一棒子。”

“有一次我的手機突然壞了,然後借用了兒子的手機來查一點東西,無意間看到了兒子手機瀏覽器的記錄,一點進去我差點暈過去,因為這個網站是一個成人網站,並且裡面的東西都是一些十分暴露的圖片,甚至還有一些成人的視訊。當時我大腦一片空白,真想不到才上小學的兒子怎麼會看這種網站。”

“我孩子是一個初三的男孩,在初一時第一次接觸到了色情影片。此後這幾年,看了很多色情影片、小說、圖片,而且開始把周圍漂亮的女同學當作性幻想物件進行手淫。”

……

當父母發現青春期的孩子有上述現象的時候,多數會感到很意外,突然間發現孩子長大了,可是又不知道怎樣跟孩子講“那方面”的知識(性教育),有的父母甚至認為不用講,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前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確的性教育和引導

根據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的資料,74%的高中生父母未與子女交流過性知識,而49%的青少年主要從網際網路獲得各種性知識。學校對於青少年性教育不重視,教材內容枯燥乏味;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該在這方面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農村留守女孩更是得不到關心和教育。孩子遇到性問題或性知識方面的需求,往往不知到哪裡去諮詢。有些家長自身沒有做好榜樣,對性持錯誤態度,會影響孩子對性的態度和與異性的交往方式。

在上海社科院釋出的《上海社會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中,有針對上海青少年性健康做的調查。調查顯示,青少年性行為低齡化已經是一個普遍的趨勢:青少年有戀愛經歷的比例,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分別為9.9%、37.2%、53.9%;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接吻或性交)的比例,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分別為8.7%、33.2%、54.3%。《報告》顯示,認為“即使沒有愛情,也可以發生性關係”男女生比例分別達到20.5%和7.2%,而1999年的這一資料為4.8%與0.9%。

青少年對異性交往的允許程度逐漸走向開放,以接吻為例,1999年,青少年的允許接吻比例為10.4%,2004年上升至12.6%,而這次《報告》的資料達到25.4%。

上海社科院裘曉蘭博士說,許多家長和老師對性教育的態度給這次調查造成了較大困難。許多家長和老師感到非常尷尬,覺得這種事情不太好對孩子明說,或是遮遮掩掩,或是直接拒絕。孩子很難從學校或家庭得到恰當的性教育,往往只能通過網路“自學成才”。但是網路資訊良莠不齊,很容易導致青春期的孩子誤入歧途。

英國著名教育家尼爾說:“父母對性的壓抑態度會不自覺地傳遞給孩子。最糟的問題兒童就是從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如果你憎惡性,你就憎惡生命,也無法愛你的鄰居。”尼爾創辦的夏山學校被稱為《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的原型。

著名醫學家吳階平曾指出,有些青少年後來在健康方面或行為方面出問題,往往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的知識不足或教育不當。

怎樣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和引導

建議政府部門從提高整個國民素質和生育力保護的高度,去認識和調控,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的改革,完善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的性教育相關的立法和教育工作考核指標,設立性教育教師的人才培養和專業設定。

媒體有義務配合學校,開發青少年性教育的課外讀物,並結合電視電臺少兒節目、健康教育頻道,進行不同年齡青少年的性教育。

學校應重視青少年的性教育,相關性教育內容應納入教學大綱。可以學習其他國家好的經驗,如德國的青少年性啟蒙教育,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善的教學大綱。

對很多父母來說,常常“談性色變”,對於孩子的性教育,不知道怎麼講,覺得沒有必要講,或者十分反感講,甚至怕孩子學壞,禁止孩子瞭解性知識。這些都是不當的。

那麼對於父母來說,和青春期的孩子該如何說性呢?

一是不要認知錯誤。每個孩子都想優秀,都需要被認可和尊重,這是我們看待孩子行為的總的出發點。當看到孩子有“瀏覽不健康網站”等不良行為時,首先不要認為孩子“學壞了”,要認識到,多數行為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都是正常的;要認識到孩子有了需要了解性知識的需求但又沒有合適的獲得途徑。父母首先要有正確的性觀念,性不是醜惡的,它是知識,是每個人應知應會的。

其次,不要簡單粗暴。青春期孩子的心靈都比較脆弱,這個時候最擔心的就是父母的批評或者打罵。現實中,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看不良雜誌或者視訊等,可能會說出“不要臉”或者“下流”這樣的話,這對於孩子心靈會造成很大的創傷。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存在逆反心理,甚至出現過激行為,比如說離家出走或者輟學等,到時候相信後悔都來不及了。

第三,不要一味禁止。有的父母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會進行各種限制,比如說當看到孩子偷看色情視訊、圖片的時候,往往會直接沒收並加以限制,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這個時候不妨告訴孩子可以學習其他更多的知識,或者參加各種體育鍛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不要諱莫如深。建議主動與孩子共同探討性,對孩子提出的有關性的問題絕不迴避,解釋力求準確到位。美國的性教育專家戈爾頓教授認為:“不要指望僅僅用某種教科書來解決孩子青春期的所有問題,而最好的家庭性教育的方法,是和孩子拉家常。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借某件性問題方面的事,開啟話匣子,讓孩子瞭解性活動、甚至節育方面的知識。瞭解這些,並不等於允許他們過早這樣做,而是要讓孩子知道過早這樣做有害無益。”同時,戈爾頓教授還強調:“受過家庭性教育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大都能推遲首次與異性接觸的時間。”

總之,青春期孩子對性的各種渴求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積極進行引導,和孩子及時溝通,讓孩子從更深層面瞭解性知識,以便孩子更好地渡過青春期。學著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正如深受歡迎的有關性教育的印度神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中,帕普的爸爸對孩子的教育觀是“我要做一個爸爸,而不是一個父親,我要做孩子的朋友。”

(作者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