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更換系統盤如何轉移系統(電腦系統怎麼遷移到新硬碟)
寫在前面:本文內容適用於將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從一個硬碟複製到另一個硬碟,適合電腦硬碟擴容、系統從機械硬碟遷移到固態硬碟等應用,不適合希望靠重灌系統解決病毒問題或系統BUG的場合。
有時候我們需要將系統裝進一個大一點的硬碟,或者將機械硬碟中的作業系統和軟體裝進固態硬碟中來提速,比較常用的是重灌系統的方式,但重灌系統費時費力,重灌過程可能遇到各種BUG導致開不了機不說,重灌之後原來常用的各種軟體和個性化設定也需要從頭再來,甚是麻煩。其實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採用系統遷移的方法,保留原系統盤內的所有資料,遷移系統後,開啟新電腦,各種資料和軟體設定和原來是完全一樣的,非常方便。
本次系統遷移使用的工具是傲梅分割槽助手,這是一款免費正版綠色軟體,直接搜尋“傲梅分割槽助手”就可以找到官網:
點選右上角的“產品與下載”:
在這個介面上下載分割槽助手專業版就可以了。我們用到的功能都是免費的,軟體內部也無捆綁無廣告。
安裝後軟體後,將要遷入系統的硬碟與電腦連線。如果你的新硬碟連線的是電腦上額外的M.2或SATA介面,那直接進行開啟軟體後的步驟就可以了;如果你的電腦上只有系統盤正在使用的一個介面,準備更換更大或者更快的硬碟,那麼你可以考慮買一個硬碟盒,就像下面這種:
使用硬碟盒將新硬碟轉換成USB口,像U盤一樣連線電腦,就可以進行後面的操作啦。
連線好新硬碟後開啟傲梅分割槽助手(免費啟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硬碟的分割槽格式,常見的硬碟分割槽形式有MBR和GPT兩種,對於電腦小白來說,為了避免後續自動遷移時出現問題,在遷移系統操作前請務必保持遷入盤與原系統盤的分割槽格式一致,原系統盤是MBR遷入盤就應該是MBR,原系統盤是GPT遷入盤就應該是GPT。硬碟分割槽格式不同導致的引導失效是系統遷移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如下圖,原系統盤是GPT,如果想遷入下面的MBR硬碟,應先在遷入盤上單擊右鍵,執行“轉換為GPT磁碟”操作。
硬碟分割槽格式搞定後,點選介面左上角的“遷移系統到固態硬碟”按鈕。
然後會提示你選擇要遷入的硬碟。系統遷移會刪除新硬碟上的所有資料,所以如果有需要保留的檔案的話,請提前備份。
單擊下一步後會要求你為新系統盤分配空間。這裡GG還是建議大家分多一點或者乾脆不分割槽,免得日後C盤又塞滿了,再更改會比較麻煩。
然後點選完成就可以。這裡的提示是告訴你如果遷移過後系統仍然不能從新硬碟啟動,就把兩個硬碟位置對調或者拔掉原硬碟。
注意此時要點選左上角的“提交”按鈕,軟體才會進行下一步操作。這也是傲梅分割槽助手所有操作的邏輯。GG在這裡提醒大家,任何直接對系統盤進行的操作都有小概率的崩潰風險,因此在系統遷移操作前一定要將重要檔案備份!
點選提交後,會提示你需要重啟電腦,同時顯示預估時間。點選“執行”。
如果出現下面這個對話方塊,一般來說我們保持預設的PE模式就可以了。
點選確定,此時軟體會自動執行系統遷移操作,期間你的電腦會黑屏然後不停地彈出各種看不懂的英文,這段時間內不要進行任何操作,保持電腦的電源連線正常就可以。
系統遷移的時間根據你的系統盤資料量大小,在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遷移操作結束後電腦自動重啟,再手動關機,更改一下開機啟動項或者乾脆拔掉原系統盤,再開機,你會發現新硬碟已經成了系統盤,同時所有的軟體和資料都被保留了下來,連自定義桌面和圖示縮放倍率都是一樣的,再也不用再費勁兒地重灌軟體驅動和轉移資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