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監控攝像頭安全嗎
監控變直播,你家的智慧攝像頭安全嗎?
近年來,通過安裝智慧攝像頭看家護院,已成為許多“潮流”人士的選擇。然而不久前,國家質檢總局卻釋出了一則質量安全風險警示,在受檢的40批次智慧攝像頭中,32批次被曝出質量安全隱患,可能導致使用者監控視訊洩露,甚至智慧攝像頭被惡意控制等情形,使安全監控變成了洩露隱私的直播,著實令人不安。
為什麼盯上智慧攝像頭?
智慧攝像頭,通常是指無須連線電腦,直接使用Wi-Fi聯網,搭載手機App後,可遠端實時檢視監控環境的智慧家居產品。有的產品還支援視訊分享、遠端操作監控視角、移動偵測報警等多種功能,因其具有安裝門檻低、操作簡單、功能強大等特點,受到了廣大使用者的青睞。
但不可否認,智慧攝像頭也存在穩定性差、安全性低等問題,很容易被黑客攻破,成為非法竊取使用者隱私的幫凶。以“智慧攝像頭”“破解”等為關鍵詞在網上搜尋,可以看到各種部落格、貼吧、論壇、興趣群等公開討論智慧攝像頭破解方法,甚至有不法人員網上兜售破解工具和教程,僅花費數百元即可買到被破解的IP地址、登入賬號和密碼,不覺中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而智慧攝像頭被黑客和不法人員盯上,又與其自身使用特性不無關聯。
1.應用場所敏感。
智慧攝像頭一般用於重要場所、特殊位置的安防,隱私性很強,監控資料敏感。例如,有不法人員在網上公開販賣破解教程的宣傳噱頭竟然是“浴室”“臥室”等,以此吸引眼球。
2.與行動網路互聯。
與傳統意義上的攝像頭不同,智慧攝像頭可提供移動應用及網路監控管理,從而實現與智慧手機的互操作。此外,使用者還可以遠端實現監控畫面的放大、縮小、旋轉等功能,這種非接觸性的特點,無疑為黑客攻擊提供了便利。
3.衍生功能強大。
為了增加賣點、提升使用體驗,越來越多的廠商為智慧攝像頭開發了360度雲臺、夜視、錄音、錄影、拍照、語音通話等附加功能。但功能的複雜勢必帶來更多的安全缺口,資料傳輸未加密,App未進行安全加固,軟體程式碼存有缺陷,硬體除錯介面可被橫向控制等安全缺陷,使得智慧攝像頭愈加成為不法人員垂涎的目標。
黑客如何攻破智慧攝像頭?
黑客的攻擊過程主要分為兩步:第一步,在網路空間中找到智慧攝像頭。智慧攝像頭在網路空間中表現為一個節點,黑客利用自制的掃描軟體或公開的搜尋引擎,搜尋所有與網際網路關聯的伺服器、攝像頭、印表機、路由器等,進而根據功能特徵找到節點位置,準確定位其IP地址。
第二步,破解使用者賬號和密碼。黑客先利用智慧攝像頭IP地址進入Web登入介面,再利用邏輯推理或暴力破解等手段,獲得賬號和密碼,從而進入監控系統,實現偷窺。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使用者安全意識不強,直接使用廠商預設的賬號和密碼,黑客根本無須費力破解,即可直接登入。
而黑客之所以能破解智慧攝像頭,回溯其設計和生產過程,不難從4方面發現問題。
1.訪問控制方面。
一是使用者使用了弱口令。據統計,遭受攻擊的使用者中,賬號名稱大多為user、admin,密碼則是abc、123456等,複雜程度較低,經不起推敲,而廠商也未對使用者的密碼複雜程度進行限制。二是未限制預設賬戶的訪問許可權。出於方便使用者使用和線上升級維護等原因,一般情況下,廠商不會對預設賬戶的訪問許可權進行限制,否則可能會導致某些功能無法正常使用,黑客則恰好利用這一便利條件發起攻擊。
2.身份鑑別方面。
一是廠商未提供登入失敗處理功能,不能有效防範黑客的暴力破解和非法攻擊。二是智慧攝像頭未採取結束會話、限制非法登入和超時自動退出等措施,使使用者易遭受重放攻擊,即黑客盜取代表使用者身份的認證憑據後,再把它重新發給認證伺服器,以達到欺騙的目的。而“賬戶 口令”的認證方式本身安全性就較弱,應採用電子密碼器、身份認證卡等更高階的方式,保護使用者身份不被冒用。
3.資料加密方面。
一是使用者賬號、密碼明文儲存,或使用者註冊資訊可被隨意檢視,從而使黑客輕而易舉地取得管理許可權。二是廠商後臺存有漏洞,致使海量視訊監控資料被非法下載。三是監控視訊儲存於本地或雲端,尤其是儲存於本地的資料,未經加密處理,無法保證安全性,黑客下載後可直接使用。
4.更新功能方面。
一是部分廠商為日後遠端除錯裝置,便於售後服務等原因,特意留下了“後門”,這種“後門”一般具有較高的許可權,能夠修改智慧攝像頭資訊,甚至篡改裝置本身,為黑客非法操控留下了可乘之機。二是部分廠商未提供系統和韌體的更新功能,不能及時修補漏洞,一旦黑客掃描到系統漏洞併發起攻擊,系統不能及時響應和防護,造成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不可不知的安全策略
當前,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硬體裝置進行的智慧化改造,實現了“人員-網路-硬體”之間的無縫對接,在提高人們工作生活便捷性的同時,也帶來了紛繁複雜的網路資訊保安風險。當下,智慧攝像頭不僅作為家用產品,在政府部門、部隊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均有應用,其安全性也須從設計、生產、選購、安裝、使用等全生命週期通盤考慮。
對廠商而言,應加大安全投入,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規範設計、生產、維護智慧攝像頭,努力提高安全防禦能力,具體可從3方面做起。
1.增強系統安全防禦能力。
智慧攝像頭監控系統包括監控裝置和移動應用兩部分。除了要在訪問控制、身份鑑別、資料加密等方面提高監控裝置的安全防禦能力外,還須在App軟體設計、智慧攝像頭韌體更新等方面提高研發能力,減少安全漏洞。
2.確保雲服務安全可靠。
智慧攝像頭的雲服務由廠商運維保障,裡面儲存著大量使用者註冊資訊和海量視訊監控資料,十分敏感,必須保證其獨立性。同時還要通過加密手段,確保監控系統與雲服務平臺之間的資料互動安全。
3.建強售後服務團隊。
廠商應建立一支可靠的售後服務團隊,制定安全應急預案,一旦出現網路安全問題,確保能夠及時處置、妥善應對。同時,廠商還有必要向廣大使用者及時發出安全提醒,在日常使用中更新安全知識。
而作為普通使用者,可以從以下方面採取防範措施。
1.選購知名品牌裝置。
眾所周知,知名廠商研發能力強,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比較注重安全問題,且售後服務較為完善,在更新系統、增打補丁、封堵漏洞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
2.及時修改並定期更換密碼。
智慧攝像頭安裝完畢後,使用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入Web管理介面或手機App,修改預設管理密碼,提高密碼的複雜度,並不時進行更換。
3.適時關閉智慧攝像頭。
例如,當有人在家時,可以採取切斷電源、拔除網線、關閉Wi-Fi等方式關閉智慧攝像頭或切斷其與網際網路的連線,防止其在不必要的時間內工作。
4.避開敏感位置。
尤其是帶有云臺的智慧攝像頭,使用者要及時觀察監控角度是否發生變化,以免受到外界操控。在日常使用中,還要及時升級相關應用,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停用裝置,並向廠商反饋,等待修復結果。
原載《保密工作》2017年第11期,作者:劉小虎 何宙陽
原創 劉小虎 何宙陽 保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