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屏重新整理率和解析度哪個重要(顯示器重新整理率和幀數的關係)
在我們購選顯示器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關於顯示器螢幕的專業詞彙,比如重新整理率60Hz,又或者60fps,這兩個都是講顯示器在1秒內能出現60張圖片,那麼為什麼又說這兩個有區別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 幀數FPS
FPS(Frames Per Second)是指螢幕畫面每秒鐘傳輸幀數,比如60fps指的是一秒鐘出現60張動畫或視訊的畫面數,每秒鐘的幀數越多,所顯示的動作就越流暢,但是對幀數起到決定性的是電腦中的顯示卡,顯示卡效能越強,幀數當然就越高,畫面自然而然就更流暢。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 —— 重新整理率Hz
重新整理率是指電子束對螢幕上的影象重複掃描的次數。一般都是出現在顯示器或者螢幕上,重新整理率越高,所顯示的影象(畫面)穩定性就越好。
比如G-STORY的高重新整理率便攜顯示器—— GST156,擁有165Hz的高重新整理率,意思就是顯示器的物理重新整理速度上限是1秒鐘165張。當然想要展現高重新整理率,就需要顯示器的面板、驅動電腦支援,而這些資料來源於顯示卡的輸出。
但是如果顯示卡輸出只有60fps,但是顯示器有120Hz重新整理率,那麼會怎樣?
這樣就會導致畫面略顯示卡頓,因為顯示器固定一秒顯示120幅畫面,但卻只有60 幅可以提供。
反過來,如果顯示卡輸出為120fps,顯示器卻是60Hz,那麼顯示器依舊是固定1秒顯示60幅畫面,多輸出的60fps將會被拋棄掉,就是無效幀數。
所以才有了NVIDIA推出的G-SYNC、AMD FreeSync技術,可以讓顯示器與顯示卡輸出幀數同步,做到相互融合相同輸出。顯示卡輸出120fps全部都用上,顯示器重新整理率也在120Hz以上,這樣在遊戲上才能如絲滑般的暢爽。
所以它們的區別就很明顯了,FPS幀數是由顯示卡決定的,重新整理率是由顯示器決定的,但物理上的顯示器約束了幀數的表現上限,重新整理率的高低決定了有效幀數的多少。
tips:如果你想要遊戲達到165Hz下玩遊戲,那麼必須要選擇165Hz的顯示器,自然而然,顯示卡也不能太差。
如何檢視或修改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
50
視訊文字解說
第一種方法,
①電腦桌面單擊右鍵,選擇“顯示設定”
②在“顯示”介面,將滑鼠滑到最下面,選擇“高階顯示設定”
③點選下面的“顯示適配屬性”
④彈出視窗,選擇“監視器”,在“螢幕重新整理率”下修改你的顯示器重新整理率
修改完成後,點選“確定”,保留修改應用即可。
第二種方法
①電腦桌面單擊右鍵,選擇“NVIDIA控制面板”
②在左邊欄目,選擇“顯示”下的“更改解析度”
③在右邊欄目選擇你要修改的顯示器
④第2欄的“解析度”,上面是在電視模式下的解析度,下面是PC的解析度(也就是顯示器的解析度),直接選擇PC下的解析度,再修改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
修改完成後,點選“確定”,保留修改應用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