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上型電腦保養常識(膝上型電腦如何保養維護)

現如今,筆記本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相較於桌上型電腦,筆記本憑藉著輕薄,便捷的特性,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膝上型電腦實際上是一種比較脆弱的裝置,不良的使用習慣會降低其工作效率,甚至會引起壽命縮短。那麼在我們平時的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地方呢?


定期清理灰塵,注意膝上型電腦的散熱

因為膝上型電腦的體積比較小,主機板,硬碟,風扇等元件在機身內部整合的十分緊密,不論是厚重的遊戲本還是輕薄的商務本都是如此,很不利於散熱。所以當計算機在進行一些比如像大型遊戲,3D製圖等高強度作業時,機身溫度將會非常高。儘管一些計算機在廣告中宣稱增加了什麼“導熱銅管”,“一鍵製冷”等,但都是治標不治本。而長期處在高溫狀態下,對膝上型電腦的傷害很大,並有可能導致機器暴死,藍屏等嚴重問題。

一般來講,膝上型電腦有一套完整的散射系統:導熱銅管——風扇——通風口。處理器與顯示卡執行時產生的熱量通過導熱銅管傳遞到風扇,通風口和外界空氣互動來帶走扇葉上附著的熱量。但是外界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灰塵等雜物,在揮發熱量的過程中也會被吸入機身,儘管電腦通常會在散熱鱗片出設計凸起狀的防塵結構,但如果使用者長期不手動清理積累的灰塵,就會堆積在防塵區域,堵塞通風口,進而影響散熱效能。

膝上型電腦清理灰塵的步驟並不複雜,只需要用螺絲刀開啟機身後蓋,再一把軟刷輕輕掃去風扇和通風口出的灰塵即可。清理灰塵的時間間隔由工作環境決定。如果是在塵埃較大的環境中,可能一個月就要清理一次;平常使用的話,2-3個月清理一次即可。對於一些遊戲發燒友,在清灰的同時還可以選擇在CPU上塗抹散熱矽脂,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除此之外,膝上型電腦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在執行四個小時後,最好先儲存當前工作狀態,然後讓電腦休眠半個小時。在炎熱的環境下,最好配備一個散熱底座。

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電池

關於膝上型電腦如何充電,很多朋友對此瞭解的並不透徹。其實簡單來講就一句話:“不論在什麼情況下能插電工作就別用電池,能過充就別過放”。

首先,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膝上型電腦的電池和手機電池一樣,都是鋰電池。鋰電池屬於消耗品,在經過多次充電放電的迴圈過程後就會老化,失去活性。而在插電的狀態下時,能夠有效減少迴圈次數,從而達到提高電池的壽命長度。

有一些使用者覺得長時間讓電腦處於充電狀態下會傷害電池,所以常常會等到電量消耗到5%-再關機。其實這種做法對電池更不利。現在的電腦都具備非常完善的電量管理系統(BMS),當電量充至100%後,就會自動轉至外接電源;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到電量顯示為0%的時候也不意味著會完全過放,電池通常都會留一部分電量保證機身內部運作。

另外有一種情況注意,膝上型電腦需要定期開機,不能長時間處於閒置狀態,否則很容易出現鍵盤失靈這樣的小毛病。

鍵盤清潔與螢幕保養同樣很重要

因為膝上型電腦的工作環境比較多變,尤其一些朋友喜歡在一旁擺些餅乾之類的小零食,這就導致鍵盤的間隙中積累很多塵埃汙垢,不僅看上去很不美觀,可能還會讓某些按鍵失靈。

我們可以在回形針的一段纏上雙面膠,在斷電的情況下(這點非常重要),輕輕的黏去鍵盤縫隙的雜物,這個過程一定要輕柔緩慢,以免刮傷鍵盤底座。要知道大部分膝上型電腦的鍵盤是無法更換的,壞了就意味著今後只能使用外接鍵盤了。其實最簡單的方法還是為我們的愛機買一個鍵盤膜,能隔絕大多數灰塵和汙垢。

再說膝上型電腦的液晶屏,這是一個很脆弱的裝置。所以不要圖方便在機身上放置書本,水杯等物件,以免壓壞螢幕,造成不可修復的嚴重損壞。

有些朋友習慣性的用單手抓住一邊開合電腦,諸不知這樣的舉動很有可能頂蓋和主機間的連軸斷裂,如果連軸斷裂的話,那就恭喜你可以去買一臺新電腦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雙手抓住兩邊或頂蓋中部位置,勻速開關電腦。

另外,我們在使用電腦時儘量避免在強光下工作,因為液晶屏在強光的照射下會很快的老化,螢幕發黃失去彈性,進而影響螢幕壽命。平時也不要用手去對螢幕指指點點,除非是你的電腦是觸控式螢幕。


除了上述內容外,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和臺式電腦一致,比方說定期清理系統垃圾,查殺病毒,關閉不必要的啟動項等,所以此處再不贅述。

其實保養膝上型電腦並不複雜,也不需要我們擁有太過專業的知識,可以說是舉手之勞。筆記本的壽命一般在3-4年之間。如果保養得當在妥善的保養下,一款膝上型電腦的壽命甚至能達到7年之久,可見平日使用習慣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