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到晚玩平板怎麼辦(兒童玩ipad的危害)
寒假和疫情疊加,孩子們不得不開啟宅家模式。宅家當然少不了接觸手機、PAD等電子產品。雖然當前各類電子產品已成為兒童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但螢幕時間過長會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趕時間的看這裡,劃重點啦
兒童青少年每天螢幕時間多少為宜?
兒童青少年應控制電子產品使用,一般情況下每天的螢幕時間應控制在2小時之內,年齡越小螢幕時間應該越短;
非學習目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小學生線上學習時間每次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線上學習時間每次不超過30分鐘;
連續線上學習時間或視屏時間20-30分鐘後宜向6 m以外遠眺至少10分鐘。
如何控制兒童青少年螢幕時間?
共同約定螢幕使用時間;
增強身體活動;
家長應減少自己的螢幕時間。
想知道具體如何控制兒童青少年螢幕時間的家長,歡迎繼續往下閱讀。
螢幕時間三宗罪:
近視、肥胖、影響社會行為和語言發育
螢幕時間是指看電視、玩電腦、手機、PAD等電子產品的時間。頻繁地使用電子產品不僅會增加近視風險,還會因為久坐而減少身體活動,增加肥胖風險,嚴重沉迷甚至會影響兒童社會行為和語言發育,並對認知功能造成障礙。
那麼如何控制兒童青少年螢幕時間,以下三點可有效減少螢幕時間
共同約定螢幕使用時間
圖片來源網路
按照前面螢幕時間要求,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制定假期螢幕使用時間規則,應該遵循一個原則:年齡越小,螢幕時間越少。允許兒童在一定範圍內小幅度地調整規則,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性和控制感,能夠加強兒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力。在兒童不理睬規則,甚至耍賴生氣時,應當溫和且堅定地執行,避免情緒主導。
增強身體活動
加強身體活動是減少螢幕時間的主要方法之一。2020年11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世衛組織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的指南》指出,兒童和青少年應達到平均每天60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並且限制久坐時間,尤其是娛樂螢幕時間。中小學生戶外活動時間每天應該達到2小時及以上,一週累計14小時以上,已經近視的同學應再延長戶外的活動時間。
具體怎麼做?可以詳細閱讀以下建議:
_ | 少量身體活動優於不活動; |
_ | 從少量身體活動開始,逐漸增加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 |
_ | 出行時儘量用騎車或走路代替其他交通工具; |
_ | 上樓時儘量走樓梯,而不用電梯,如果樓層高,可以部分使用電梯,下樓時可走樓梯,增加能量消耗; |
_ | 引導兒童參與家務勞動,如幫家人提東西、打掃衛生等,可以增加身體活動; |
_ | 多參加消耗能量多的運動(如:游泳、球類運動等),保證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 注:新冠疫情期間,建議減少參與聚集性活動,帶兒童青少年外出時應做好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等。 |
家長應減少自己的螢幕時間
家長應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少看電視,少玩電腦、手機、PAD,多陪孩子進行親子活動,採用共同閱讀等替代電子產品,減少螢幕時間。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小妙招幫你減少螢幕對孩子的影響:
移走孩子臥室的電視或電腦,家庭用餐時關閉電視;
宜選擇投影儀、電視、臺式電腦等大尺寸螢幕電子產品,相同螢幕尺寸情況下,選擇螢幕解析度高的電子產品;
電視的觀看距離不小於螢幕對角線距離的4倍,電腦的水平觀看距離不小於50cm,手機的觀看距離不小於40 cm;
觀看電子產品時,頭頸部宜保持正直或略向前傾斜,避免頭頸部側偏、過度前伸、後仰或過度低頭;
避免兒童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中使用電子產品以及睡覺前使用電子產品,不臥姿觀看電子產品。
參考文獻:
[1]《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教體藝〔2018〕3號)
[2]《傳染病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WS/T773-2020)
供 稿:楊東玲
編 輯:李欣宇
審 稿:祁月 羅春燕 馮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