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奶牛需要什麼條件(奶牛飼養管理技術)
大部分奶牛養殖戶或多或少都存在誤區:
1.由於牛奶價格低,飼料價格高,為了降低投入成本,大多數農戶家裡有什麼就喂什麼,飼料隨意性大;
2.能氮不平衡造成營養過剩或不足,以粗飼料主,精料少;
3.不分階段餵養造成營養過剩或不足;
4.不注視礦物元素、微量元素、維生素的補給;
5.隨意飼餵新增劑;
6.飼料粉碎過細不利於消化;
7.飼草的質量差,飼餵次數不夠;
8.一次性配料過多、時間長,;
9.攪拌不均勻,投放不科學;
10.用水泡精料,發酵後喂牛。
針對以上問題,特提出如下技術措施:
1.選擇高產、優質、健康、長壽的奶牛品種;
2.牛圈的環境條件好冬暖夏涼,通風良好;
3.日糧要科學搭配,應含有優質的青綠飼料和乾草而且適口性好,保證日糧質量,飼餵次數要合理;
4.要有清潔衛生的水並且保證供給;
5.管理上做到定時(喂料、飲水、擠奶)、定質、定量、定序;
6.加強防疫嚴防疾病發生;
7.定期做好圈舍及飼養人員的消毒工作。
奶牛泌乳期養殖技術要點:
誘導飼養法 從母牛產犢前兩週開始,在幹乳期給料的基礎上,逐日增喂一定數量的精料,即第一天約餵給1.8公斤精料,以後每天增加0.4公斤,直到平均每100公斤體重採食1-1.5公斤混合精料為止。體重550公斤的奶牛;每天最多能喂到5.5-9公斤精料。兩週共喂60-70公斤。待乳牛產犢後為使其獲得較多的營養,繼續增加精料的喂量每日為0.45公斤,一直增加到產奶高峰或達到自由採食為止。並給予充足的飲水,以減少母牛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法僅限於高產奶牛,對低產奶牛會導致過肥。
挑戰飼養法 母牛進入幹奶期前,必須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進入幹奶期後,在基本上只喂優質粗料的基礎上,每日增飼0.45公斤精料。1周後才使其盡食精料,但最高日喂量不得超過15公斤。而且僅限於大約12周以前的高能量飼料,以後則應按照維持需要和生產的正常要求調配飼料。
更替飼養法 每7-10天改變一次日糧構成,主要是調整精料與飼草的比例,但日糧總營養不變。如:從母牛產後20天開始,日給乾草8公斤,青貯料10公斤,精料7公斤。飼餵1周後,將精料減少到3公斤,乾草增加到11公斤,青貯料增加到30公斤,產乳量不下降。持續一週後,將精料降至4-5公斤,乾草增加到14公斤,多汁料增加到40公斤,產乳量不下降時,下週內,再將精料漸增到11-13公斤,產奶量可繼續增加。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