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中計算是幹嘛用的(ps中計算功能的運用)
初學PS的朋友對於計算工具的好奇,大都來源於網上各種的大神教學貼,在跟做過程中瞭解了這一工具的強大,但卻始終不得精髓,不知道每一步的意義,以及其主要原理。所以,現在就讓小哈帶領你們瞭解這一神奇的工具吧!
一、什麼情況下會用到計算工具
這就不得不提到網上的教學貼了,比較常見的就是介紹通道磨皮的帖子了,不僅立竿見影,也是相當吸引初學者的神技之一。方法就不多做介紹了,大概步驟各有不同,但都逃不脫這幾個——“選擇反差適中的綠色通道,高反差保留,計算”。
這種方法,是將通道作為選區功能的一次徹底應用,通過計算工具,選取出人物面板需要提亮美化的部分,進行工作。所以簡單來說,“計算”是通道的一個選擇手段或工具。
二、計算工具如何工作,有什麼作用
計算和應用影象、圖層混合模式,既有相關,又有區別,想要了解計算工具的作用,並且熟練為自己所用,就需要對通道,對圖層混合,至少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第一,計算工具和通道緊密關聯,它在通道中運算產生,形成新的Alpha專用通道,產生的Alpha通道正是我們所需要選取的部分。瞭解PS的朋友,都應該明瞭在PS中,通道就是選區,所以“計算”也僅僅只是通道“選區”作用的一個產生工具而已;
第二,使用過應用影象工具的朋友,都知道它是直接作用於本圖層,且不可逆的,而計算工具是在通道中形成新的待選區域,作為待選或備用;
第三,計算工具、應用影象工具和圖層混合模式關係甚密,而要了解圖層混合模式,必須從色彩開始系統瞭解PS的基礎應用,圖層混合模式的應用相當常見,下面會單列其基礎知識;
第四,“圖層混合”是圖層與圖層之間以某種模式進行某種比例的混合,是層與層之間的影響;“應用影象”是某一圖層內通道到通道(包括RGB通道或者Alpha通道)採用“圖層混合”的混合模式進行直接作用,即把通道看成圖層與圖層的一種混合,只是這種混合的主題是圖層內的單一通道或者RGB通道,是通道到通道發生作用而直接產生結果於單一圖層,最終結果是單一圖層發生了改變。
而對於“計算”,其結果,既不像圖層與圖層混合那樣產生圖層混合的視覺變化,又不是“應用影象”中單一圖層發生變化,“計算”的實質是通道與通道間採用“圖層混合”的模式進行混合,產生新的選區,而這一選區正是下一步操作所需要的。
三、輔助知識——圖層混合模式基礎
圖層混合模式可以將兩個圖層的色彩值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不一樣的效果,其應用相當廣泛,所以能正確。靈活使用各種混合模式,也可以為影象效果錦上添花。
圖層混合模式共有25種,應用控制上下圖層的混合效果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設定圖層不透明度來調整效果,以下介紹的混合模式的說明都是在不透明度為100%的情況下的作用。
正常:該選項可以使上方圖層完全遮住下方圖層;
溶解:上方圖層具有融合的半透明邊緣,選擇該項則可以建立畫素點狀效果;
變暗:兩個圖層中教案的顏色將作為混合的顏色保留,比混合色亮的畫素將被替換,而比混合色暗畫素保持不變;
正片疊底:整體效果顯示由上方圖層和下方圖層的畫素值中較暗的畫素合成的影象效果,任意顏色與黑色重疊時將產生黑色,任意顏色和白色重疊式顏色則保持不變;
顏色加深:選擇該項將降低上方圖層中出黑色外的其他區域的對比度,是影象對比度下降,產生下方圖層透過上方圖層的投影效果;
線性加深:上方圖層鍵根據下方圖層的灰度與影象融合,此模式對白色無效;
深色:根據上方圖層影象的飽和度,用上方圖層直接覆蓋下方圖層中的暗調區域顏色;
變亮:使上方圖層的暗調區域變為透明,通過下方較亮區域使影象更亮;
濾色:與“正片疊底”的效果相反,在整體效果上現實由上方圖層和下方圖層的畫素值中較亮的畫素合成的效果;
顏色減淡:和“顏色加深”效果相反,有上方圖層根據下方圖層灰階程度提升亮度,然後再與下方圖層融合;
線性減淡:根據每個顏色通道的顏色資訊加亮所有通道的基色,並通過降低其他顏色的亮度來反映混合顏色,此模式對黑色無效;
淺色:該項與“深色”的效果相反,此項可根據影象的飽和度,用上方圖層中的顏色直接接覆蓋下方圖層中的高光區域顏色;
疊加:此項的影象最終效果取決於下方圖層,上方圖層的高光區域和暗調將不變,只是混合了中間調;
柔光:使顏色變亮或變暗讓影象具有非常柔和的效果,亮於中性灰底的區域將更亮,暗於中性灰的區域將更暗;
強光:此項和“柔光”的效果類似,但其程度遠遠大於“柔光”效果;
亮光:根據融合顏色的灰度減少對比度,可以使影象更亮或更暗;
線性光:根據示例顏色的灰度,來減少或增加影象亮度,使影象更亮;
點光:如果混合色比50%的灰度色亮,則將替換混合色暗的畫素,而不改變混合色亮的畫素;反之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色暗,則將替換混合色亮的畫素,而不改變混合色暗的畫素;
灰度色暗:根據上下圖層中影象顏色的分佈情況,用兩個圖層顏色的中間值對相交部分進行填充;
差值:上方圖層的兩區將下方圖層的顏色進行反相,暗區則將顏色正常顯示出來,效果與原影象是完全相反的顏色;
排除:建立一種與“差值”模式類似,但對比度更低的效果,與白色混合將反轉基色值,與黑色混合則不發生變化;
色相:有上方圖層的混合色的色相和下方圖層的亮度和飽和度建立的效果;
飽和度:由下方影象的亮度和色相以及上方圖層混合色的飽和度建立的效果;
顏色:有下方影象的亮度和上方圖層的色相和飽和度建立的效果,這樣可以保留影象中的灰階,對於給單色影象上色和彩色影象著色很有用。
四、計算工作例項應用
PS後期功能強大,但並不代表使用者能夠盲目脫離實際進行使用,事實上,攝影后期和前期一樣重要,拿起相機拍之前就要率先想到畫面應該如何,同樣修圖之前也要先考慮這張圖要修成什麼樣最合適或者怎麼去修。
這張圖,白色瓷杯和竹筒的質感和光感都不錯,但是背景相對來說比較昏暗,所以可以對背景進行提亮。
但是直接用曲線工具進行提亮的話,白瓷杯和竹筒的亮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對想要提亮的部位進行選擇。這裡就可以用到計算工具應用於通道去產生選區。
首先明確我們需要一個高反差的選區來將白瓷杯和背景完全分離出來,通過對比RGB通道可以明顯發現藍色通道的反差更加明顯,所以最終選定藍色通道。
為保留白瓷杯的質感,所以需要對白瓷杯進行加亮,按照上面模式說明,混合模式選擇“線性減淡”,結果選擇“新建通道”,這樣就會產生一個Alpha1通道。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Alpha1通道只是個備用選區,圖片也不會因此而發生任何改變。下一步,就是將選區調整至最合適的狀態,然後使用其調整圖片。
進行進一步“計算”,用“強光”的混合模式,圖片的反差明顯增大,白場到黑場之間幾乎沒有層次,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效果。這一步操作會產生Alpha2通道。
接下來就是,利用Alpha2通道生成選區。按住Ctrl鍵的同時,滑鼠左鍵點選Alpha2通道,這一步就是載入選區,將高光選區選取出來了,但是需要操作的是背景部分,利用反選(快捷鍵Ctrl Shift I)將背景選取出來。
通過反覆計算得出的選區載入蒙版後,可以明顯的發現白瓷杯的細節被保留了下來,而背景也達到了提亮的效果。
學習計算的核心,歸根到底,是理解圖層混合模式,更精確的找到選區來調整圖片。而本文中也僅僅是演示最為基礎的應用——利用計算產生出選區為區域性調整所用,對於其他相類似的方法不做過多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