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掉速怎麼解決(機械硬碟用久了變慢怎麼辦)
小A想問一下,大夥兒電腦中的硬碟都用了多久了?
硬碟作為電腦最主要的儲存裝置,負責存放咱們的系統、各種程式、重要檔案資料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比於 CPU 和記憶體條,硬碟的壽命往往短得多。
機械硬碟包含磁頭、磁頭臂、磁碟與滾軸等各種機械結構,在工作過程中,各結構會不斷磨損老化。
通常情況,機械硬碟在使用數年後就會出現讀寫速度變慢、響應遲鈍甚至資料丟失等情況。
而固態硬碟,雖然沒有任何機械結構,但因其快閃記憶體顆粒擦寫次數有限,使用壽命往往比機械硬碟還要低很多。
例如 QLC 顆粒的固態硬碟,擦寫次數僅 300 次左右,也就是說一塊 250GB QLC 固態硬碟擦寫壽命約為 75TB(垃圾 QLC 就該消失掉)。
達到擦寫上限後就會變得不穩定,甚至隨時都有可能 GG,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合理地使用和對硬碟進行定期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機械硬碟建議定期進行碎片整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硬碟的碎片檔案,提高執行速度。
而碎片整理工具微軟已經貼心地為我們準備好了。
在開始選單中搜尋「碎片整理和優化驅動器」然後開啟;
選擇對應碟符,依次點選「分析」、「優化」即可。
當然也可以建立優化計劃,在「更多設定」裡,選擇計劃間隔時間和需要執行的碟符,最後點選確認即可。
這樣就會按照計劃時間自動對硬碟進行碎片化整理。
注意:碎片整理僅適用於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具有超高的隨機讀寫效能,碎片整理並無太大必要,大量的碎片整理反而會消耗擦寫次數,影響其壽命。
建議建立碎片整理計劃時不要勾選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雖然不需要碎片整理,但也要需關注是否 4K 對齊以及開啟 AHCI 模式,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目前固態硬碟出廠基本都是開啟了這兩個選項,不過不排除少部分沒有開啟。
大夥可以下載「AS SSD Benchmark」工具進行檢視。
下載地址:
https://as-ssd-benchmark.en.softonic.com/
紅框中第一行顯示「OK」表明 AHCI 模式已開啟,反之則沒開啟。第二行顯示「OK」表明已 4k 對齊,反之則沒對齊。
具體的開啟方法我們這篇文章有詳細介紹:有了固態SSD也不能讓電腦縱享絲滑?原來是這些在搞鬼
除此之外,高溫也是影響固態硬碟效能及壽命的關鍵因素。
正常來說,固態硬碟工作溫度不超過 70 度,對於高發熱的 M.2 固態硬碟,小憶建議搭配一個散熱片。
按照以上方法正確使用機械與固態硬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效能與使用壽命,不過終究無法改變它們最終走向損壞的結局。
咱們還是要經常關注下硬碟的健康狀態,特別是使用了數年以上的硬碟。
畢竟硬碟損壞事兒小,但「重要資料」丟失事兒大。
相信大夥兒也不願意在出事兒後才來補救!
那我們應該如何檢查硬碟的健康狀態?
這裡可以用到三方工具「Crystaldiskinfo」:
下載地址:
https://crystaldiskinfo.en.softonic.com/
這款工具通過讀取硬碟 S.M.A.R.T(硬碟自帶的狀態監測與預警系統)來檢測硬碟健康狀態。
通過它可以快速瞭解硬碟的溫度、通電時間、寫入量等資訊。
並且還會根據 S.M.A.R.T 資料做出評估,當硬碟狀態不佳時就會發出警告。
另一款工具「HD Tune」可以對硬碟進行持續寫入測試與壞道檢測修復。
下載地址:
https://hd-tune.en.softonic.com/
在 HD Tune 中選擇大容量進行寫入測試,觀察自己硬碟寫入速度是否正常,緩外掉速的話屬於正常情況。
在「錯誤掃描」選項裡可以對硬碟的壞道情況進行檢測。
少量壞點可以嘗試修復,如果出現大面積壞點,說明硬碟基本快到了生命終點,修復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建議儘早更換新硬碟吧。
為了保證資料安全,也希望大家養成定期資料備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