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vga和hdmi區別(什麼是DP與HDMI介面?)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新款XBOX、PS5的釋出不僅讓人對次世代主機遊戲垂涎三尺,還把4K120Hz高刷遊戲電視推上熱搜,還為主機玩家普及了HDMI2.1標準埠知識——HDMI2.1版與目前主流的2.0版相比,每秒能傳輸更多的視訊、音訊內容,因此才能負荷4K超清解析度下,高達120幀的畫面重新整理率。
但事實上,4K120Hz在PC領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使用DP1.4標準埠的顯示卡和顯示器,可以輕鬆達到4K120Hz。今人不解的是,同樣支援4K120HzDP介面的協議是免費的,無需繳納專利費,為什麼電視廠商“視而不見”,一直堅持使用HDMI介面呢?
什麼是DP與HDMI介面?
DisplayPort(簡稱DP)是一個由PC及晶片製造商聯盟開發,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標準化的數位式視訊介面標準。該介面免認證、免授權金,主要用於視訊源與顯示器等裝置的連線,並也支援攜帶音訊、USB和其他形式的資料。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HDMI)是一種全數位化影像和聲音傳送媒介,可以傳送未壓縮的音訊及視訊訊號。HDMI可用於機頂盒、DVD播放機、個人電腦、電視遊樂器、綜合擴大機、數位音響與電視機等裝置。
通俗點說,DP和HDMI介面在功能上非常相似,都能用於視訊和音訊訊號的傳輸,當然方便之餘,決定兩種介面強弱的還要看他們的硬體引數:
DP1.4:主鏈路最大總頻寬32.40Gbps,最大總資料率25.92Gbps
HDMI2.1:傳輸頻寬48.0Gbps,最大資料率42.6Gbps
其它效能方面的對比:兩者均支援1080p30-240Hz、1440p/2k@30-240Hz、4k30-144Hz/240HzDSC、5k30-60Hz/120HzDSC、8k@30Hz/60HzDSC,色彩格式、色彩深度、色彩空間的支援上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別就是DP1.4還支援DCI-P3色彩空間,HDMI2.1則額外支援8K120Hz
總體來看,DP1.4比HDMI2.1頻寬稍小一些,但是目前主流應用絕對是綽綽有餘,而且新升級的DP2.0標準還將能達到80GB/s的頻寬。
淺析電視廠商堅守HDMI的原因
從技術層面分析,DP1.4介面和HDMI2.1介面在引數上相差無幾,一些極限“效能”差距也僅僅是針對超級影音發燒友而言,而對於普通使用者日常娛樂使用而言,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那麼為什麼電視廠商不改用免費的DP介面?
事實上並不是電視廠商錢多得沒地方花,反而是出於成本和收益的權衡才堅持採用HDMI介面。DP介面是PC與顯示器廠商主導的協議,而HDMI介面是則是電視廠商主導的協議。現階段在電視領域,HDMI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同時與電視相關的各種“衍生產品”——家裡所配套的電視盒子、遊戲主機、播放器、音箱功放等等也都以HDMI介面為主。
如果拋棄HDMI介面採用DP介面,就會面臨向下相容問題——家裡一堆老裝置不能連電視了!所以如果電視廠商準備過度DP介面,為了基礎市場,仍然要保留HDMI介面,這樣HDMI DP的雙介面設計,無疑是增加了銷售成本,但又不會增加太多銷量,畢竟PC玩家依然被顯示器廠商牢牢把持。
另外對於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少數人群——PC主機連線電視,顯示卡大多也會配有HDMI介面,而且DP介面也很容易通過轉接的方式支援HDMI連線。而HDMI轉接支援DP,則非常不方便,而且價格昂貴!因此綜合之下,電視廠商根據市場需求,升級HDMI介面至2.1標準,是最符合成本利益考量的方向。
DP介面的未來展望
總體而言,雖然DP介面在硬體引數上都十分優秀,DP2.0的引數堪稱“暴力”,但與現階段的HDMI介面的市場佔有率相比,DP介面只能算一個小眾介面,普及率不高。不過,隨著人們對於畫面解析度和重新整理率的要求越來越高,DP介面的普及是充滿希望的。
目前熱門的HDMI2.1標準介面實際上早在2017年11月就已釋出的,時至今日才被電視廠商逐步推出使用。原因很簡單,在當時電視使用領域,4K高重新整理率的使用需求並不多(幾乎沒有),HDMI2.0足以應對4K使用需求,沒有必要增加成本來使用更高階的HDMI2.1標準介面,甚至大部分1080p解析度的電視還使用了HDMI1.4標準的介面,直至4K視訊的逐漸普及,HDMI2.0才逐漸嶄露頭角。
目前智慧家居盛行,智慧電視作為智慧家居的核心繫統之一,已經開始融合了智慧音箱、視訊通話、監控等功能,隨著新款PS5和Xbox的釋出,遊戲電視的市場將逐漸被挖掘,未來頻寬更高的DP2.0,雷電3介面,甚至於Type-C介面,都有可能會隨著市場需求,漸漸滲入電視領域,帶來更豐富的擴充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