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背景橡皮擦摳圖怎麼用(ps怎麼用背景橡皮擦工具摳圖)

上期的知識點學會了嗎?

上期我們主要講解了在摳圖的同時還能快速的保留背景的投影。原圖:


調整後:

對於這種簡單的圖片,我們只是利用了“選擇主體”工具,然後加上簡單的圖層混合模式就可以輕鬆辦到。非常容易。


今天分享另外一個摳圖小知識。

這個玩意兒叫做“背景橡皮擦”,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工具。

我們小時候寫作業都用過橡皮擦,寫錯字的時候,用橡皮擦輕輕塗抹即可。所以橡皮擦它可以把你寫錯的字或畫錯的顏色輕鬆塗抹掉,就像這樣:


請問在上圖中,你擦除的是什麼?

答:模特和背景顏色都被擦除了,這個容易理解吧。


既然你知道了橡皮擦的用法,那“背景橡皮擦”就是拿來擦除背景的,請留意觀察。


再問你,這次我們擦除的是什麼?

答:我們這次只擦除了背景,但模特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叫“背景橡皮擦”了吧,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進行摳圖。


接下來做案例的同時,我把它的原理告訴你。

比如我們想利用“背景橡皮擦”工具把這個人物摳出來,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背景橡皮擦”的工作原理。


首先,把背景複製一層,然後在背景上方新建一個純色調整層。

這個圖層順序,看的明白嗎?

1、因為我們需要在模特圖層上去編輯,所以要複製一層;

2、當我們把圖片摳下來的時候,就透出了下方的純色;


選擇“背景橡皮擦”工具,點選中間的滴管,限制選擇“不連續”,稍微調整容差。

上圖的引數,我們等會再來詳細講解。


選擇模特圖層,然後沿著頭髮邊緣去塗抹。



發現沒有,我們用背景橡皮擦把背景的藍色去掉了,但是模特的頭髮被保留了下來。


如果你一直沿著這個模特邊緣去塗抹,它會變成這樣。

所以模特的邊緣就輕鬆的獲取到了。


那“背景橡皮擦”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還記得剛才我們做的工具引數嗎?

上圖1的位置表示當前你選擇的橡皮擦的大小,這個很容易理解。


可能在過程中,可能你會感到好奇,為什麼軟體知道哪裡是頭髮,哪裡是背景?

答:全部都靠這個小按鈕。

這三個按鈕都是用來取樣的,取什麼樣?

取背景的顏色作為樣本,當軟體知道背景是一個藍色,所以當你在塗抹的時候,就會把這個藍色刪除掉,從而達到摳圖的目的。

如何理解呢?

1、看到畫筆中間的小點了嗎?假如你把中間的點,停留在藍色的位置;

2、當你的滑鼠按下去的一瞬間,軟體就會識別這是一個藍色;

3、隨著你的畫筆一直塗抹,軟體就會把你塗抹的這塊區域的藍色刪除,從而保留了頭髮的顏色;


中間的這個按鈕表示取樣一次,是什麼意思?


還是拿這張圖來說

1、當軟體已經知道這個顏色是藍色後,相當於軟體取了一次顏色樣,比如這個顏色是藍色;

2、如果你的滑鼠一直不放手,一直在塗抹,軟體就只會刪除當前這個顏色,不會影響到其他顏色;


軟體知道這個樣本是藍色,所以也就只能刪除藍色。就算你不小心塗抹到白色上面去,也是不會將白色刪除的,因為我們只取了一次樣,它是藍色。


如果你接下來鬆開滑鼠,再次把滑鼠停留在白色上面的時候,再去塗抹。軟體這時候就會重新取樣了,這個時候取樣的顏色就是白色。

明白了嗎?

這裡的“取樣一次”就是代表:

1、你的滑鼠開始塗抹的那一瞬間,軟體就取了一次樣,這時候你開始塗抹;

2、一旦你鬆開滑鼠,第二次按下滑鼠的時候,就會產生第二次取樣;


既然“取樣一次”明白後,這裡的“連續取樣”是不是就明白了?

意思就是不論你鬆不鬆開滑鼠,只要你在塗抹,軟體就會一直取樣。


這個就更加簡單了,比如你把背景設定為黃色,那麼他就會一直針對黃色來進行取樣,相當於你進行了自定義。平時我們用的比較少。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選擇“取樣一次”,也就是中間的那個滴管,因為取樣都是由我們自己去決定,所以會相對準確一些。


這裡有一個容差,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

簡單點理解就是顏色的範圍,數值越大選擇的顏色範圍就越多。

數值越小,選擇的顏色範圍就越小。


比如我把容差調小塗抹的話,會變成這樣:

因為容差變小了,軟體只能刪除剛才你取樣的顏色,和這個顏色稍微有點區別就刪不掉了,所以就會導致毛糙,因為頭髮上面混合了其他雜色。


如果把容差調大一點,再觀察。

剛才的毛糙感覺就沒有了,因為容差大,選擇的顏色範圍就廣了。之前頭髮上那些粗糙的顏色就被刪除了。


所以我們結合以下這幾個引數就可以輕鬆的拿到模特選區。

1、合適的橡皮擦大小;

2、沿著邊緣塗抹,每次塗抹的時候“取樣一次”,稍微細緻一點,不要一塗一大片區域;

3、在塗抹的時候隨時控制好顏色容差;


所以經過塗抹,最終會變成這樣:

黑白格子的區域就已經變成透明區域了。


我們經常說要做到無損編輯,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把背景複製一層。


然後拿到剛才摳好圖的選區。按ctrl鍵,點選圖層縮圖就可以得到選區。


選擇剛才複製過的背景,按蒙版按鈕即可。


這樣你就為我們剛才使用過的背景橡皮擦圖層做好了蒙版。接下來按住“alt”鍵進入蒙版內部編輯。


用黑色畫筆把人物以外的區域塗黑即可,你大致會塗抹成這樣。


在這裡告訴你一個小技巧,在塗抹蒙版的時候,如果發現下圖這樣的區域。

直接把畫筆的混合模式改為“疊加”使用黑色畫筆直接去塗抹,把流量放小一點。這樣的好處是它是不會影響白色的。


選擇蒙版圖層,再次按住alt鍵,點選蒙版縮圖,就可以退出蒙版了。

如果這幾步蒙版知識你完全看不懂,我之前出過一期專門講蒙版的文章和視訊,有空可以看看。


換個背景看看,利用這個簡單的辦法摳出來的影象還行。

少許髮絲斷裂,沒關係。後期畫筆稍微修復即可。




總結:

1、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小工具;

2、“背景橡皮擦”僅僅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不要指望它能夠做所有的事情;

3、學會這個工具後,請不要忘記快速選擇、魔棒、鋼筆等工具。當然,今天這個案例用通道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4、因為每個工具都有它自己的特徵,往往你在工作中是需要多個工具的結合,才能達到目的;

5、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針對每種圖片不同的特徵來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