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時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人臉識別什麼時候出現的)

有心的人肯定還記得,2015年,在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博覽會的開幕式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首次向外界展示了臉部識別技術:他將自己的臉放置於機器的識別框內,系統自動識別後完成了支付,為他成功購買了一張1948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紀念郵票。

如今,時隔兩年時間,刷臉支付的場景已從德國漢諾威走進了普通人的日常消費中。

蘋果釋出會攪動“刷臉支付”熱潮

9月13日凌晨蘋果釋出會公佈,iPhone X的Home鍵被叫做Face ID的功能取消,該功能可以支援使用者面部解鎖。使用者只需注視螢幕,即可通過面部識別攝像頭組解鎖iPhoneX。並且,蘋果支付Apple Pay也可通過Face ID人臉驗證完成支付。

由於蘋果用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取代了指紋識別,市場普遍猜測支付寶和微信剛培養使用者習慣的指紋支付是否會被蘋果的刷臉支付大面積取代呢?其實,支付寶早已出招。

9月1日,支付寶在杭州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成為全球首個商用刷臉支付的場所,今後顧客在這家餐廳,即使沒帶現金和手機,通過刷臉也可完成支付。

具體是這樣玩的:在自助點餐機上選好餐,進入支付頁面,選擇“支付寶刷臉付”,然後進行人臉識別,大約需要1~2秒,再輸入與支付寶賬號繫結的手機號,確定後即可支付。支付過程不到10秒。

其實整個過程無非就是“刷臉 輸入手機號”,不需要手機帶在身上等待驗證碼之類,流程非常簡約高效。但是在首次使用此功能前,需要先在支付寶APP上開通“刷臉支付”的功能。

同樣在本月初,京東金融在自家的線下門店京東之家測試了刷臉支付。和支付寶不一樣的是,京東刷臉支付首先要在螢幕上輸入手機後四位數字,然後系統會自動檢測,驗證通過後自動跳轉至臉部驗證環節。使用者正對拍照介面,系統會自動比對,驗證通過後京東將會從使用者繫結的京東支付賬戶中扣除對應的金額。

銀行們的刷臉取款已執行多時

事實上,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已大規模應用“刷臉取款”。

2016年,招行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臺ATM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使用者可不帶銀行卡、身份證,不用輸入銀行賬戶,靠“刷臉”就能取款。同樣,為了防止詐騙,招行同時進行了人臉識別、手機號碼驗證、密碼驗證三層防護。

2017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也面向全國2萬多個分支機構推出“刷臉取款”,客戶在ATM終端裝置上刷臉檢測後輸入身份證號,通過後選擇使用者名稱下的銀行卡進行交易取款,最終輸入密碼取現。

根據高盛的調研報告《支付:商業生態系統的入口》顯示,從2010年到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增長了超過74倍。刷臉支付的加盟,無疑會為無現金社會增加一份新動能。

安全性仍是刷臉支付難邁的一道坎

一些網友驚歎黑科技終於成真;也有網友擔心安全性問題:人臉和手機號是公開或半公開的資訊,賬號會不會很容易被冒用?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主持人曾僅用一張照片,而不是用自己的臉,對著鏡頭,就輕鬆進入了一個需要人臉識別認證才能登入的APP。

不過與“刷臉登入”相比,“刷臉支付”的安全係數更高。但在原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劉雲淮看來,“類似的場景可能會出現在刷臉支付交易中。”安全性始終是刷臉支付難邁的一道坎。

螞蟻金服生物識別負責人陳繼東表示,支付寶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通過軟硬體結合的方法進行活體檢測,能有效避免各種人臉偽造(照片、視訊或者軟體模擬生成的)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

同時,支付寶還會通過各種安全風控策略確保賬戶安全。比如刷臉支付功能需要使用者首先開通“刷臉支付”功能,使用者也可隨時關閉。

雖然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表示,支付寶配備了3D紅外深度攝像頭,且輔之以軟硬體結合的方法進行檢測,誤識率低於十萬分之一。目前的刷臉識別技術對於同卵雙胞胎的人臉識別,機器仍難免誤判。

劉雲淮坦言,相比於檢測誤差,人臉識別技術採集的大量帶有唯一性的生物特徵資料被盜取,才是這種生物認證方式真正的痛點。“臉是唯一的,如果被盜,那你不能像換密碼一樣換一張臉吧?”

人臉識別技術還能幫助解決走失兒童問題

除了便利生活外,刷臉還有另一用處——幫助解決走失兒童的問題。這是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巨集今年提交的第一個提案。

李彥巨集委員說,“一方面,人臉識別能夠提升影象偵查效率,儘早鎖定失蹤兒童和涉案人員。另一方面,人臉識別能夠實現海量人臉資料的跨年齡比對,幫助偵破兒童被拐案。”一些很小就走失的孩子,再次進入公眾視線時可能已經上小學、中學了。辦學生證時需要拍照,通過人工智慧的比對就有可能找到走失的兒童,這個技術可應用到公安機關等部門。

李彥巨集描繪了一個可智慧刷臉的“將來時”——不僅繁瑣的身份識別可刷臉完成,還可通過智慧面部識別協助偵破兒童走失案件。他說,目前這方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需要和相關部門配合,將其做成一個系統,根據場景不斷調優。因此在這份提案中,李彥巨集的具體建議包括:建立適用於搜尋走失兒童的人臉識別模型;建立覆蓋全國的走失兒童資料庫;將人臉識別技術與治安、交通監控系統相結合等。

觀點: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支付手段越來越豐富。沒帶現金?沒關係,可以刷卡。卡也沒帶?那就刷手機吧。沒網路、沒流量?甭擔心,還可以掃二維碼。什麼?連手機也沒帶?那就直接刷臉吧。刷臉支付的落地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更為便捷的選擇,現在你可以完全脫離裝置的束縛,靠人本身完成支付。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從網際網路公司到銀行,從零售領域到金融領域,都在試水刷臉支付。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三年內,二維碼支付仍是主流,刷臉支付則會成為一種有益的補充。同時,大眾對安全及隱私的擔憂也是各大支付平臺必須直面的問題。

資料來自:人民網、中國經濟網、環球網、鳳凰財經、和訊科技、新浪網等。